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江苏省无锡市天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10月质量检测试卷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我正在哪里”的文学观照

    ①“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三个经典的哲学命题始终萦绕在世人的脑海中,引发阵阵沉思。其实,在这三个命题之中,还蕴含着另外一个命题,那就是“我正在哪里”。“我从哪里来”,是要理清自己的来路,寻根溯源;“我要到哪里去”,是对未来走向的一种前瞻性思考,展望自己的去路;“我是谁”试图解决“我”的本质性意义,是人向内用力,对自身进行拷问。而“我正在哪里”,是从外部的角度,让人确立自己的坐标和支点,对所处的时代、时空进行精准的定位,摸清楚自己所处的外在环境,对人自身进行更为透彻的审视。在某种意义上说,文艺领域提倡现实题材创作,就是期待作家艺术家围绕“我正在哪里”的命题进行艺术化的回答与阐释。

    ②书写过往,一头扎进历史的故纸堆,有时看来是一件颇为快意的事,因为路径可能是现成的,可以轻松上路,再运用好一些刚面世的新资料和现代化的新思维、新手段,总是能留下一些新的发现或者新的思考,区别在于多与少、深与浅。

    ③书写未来,天马行空的想象是一种无羁绊的放纵,竭尽全力地搅动自己的脑容量,去对世界进行私人化、个性化的观察与开拓,只要无限地忠诚于自己大体上可行了。尽管“未来已来”,但更远的未来还在路上,还是可能歇口气的。

    ④而书写现在,却是一件棘手的事。大家都在场,都身处其中,绝对的“零距离”,稍有偏差和不符,就容易冠之“不真实”“太离谱”的罪状。好不容易把事情梳理得纹路清晰,但发展中的事实陡然拐弯,有了新的轨道,于是一切努力可能会显得有些陈旧,甚至有可能成为一个笑话。

    ⑤“我正在哪里”的现实题材创作是难的。现实生活的话语方式、言说姿态已经发生了截然不同以往的变化,再一味搬弄那一套“老古董”,纯属无效劳动,甚至成为反面教材。但并不意味着就可以偃旗息鼓、败下阵来,作家艺术家必须要有切实的行动,要有专业的敏感,而走走过场,无异于隔靴搔痒,难有真收获、大收成。直面现实,直面人生,直面时代,是作家艺术家的使命,也是宿命。

⑥自然,现实题材创作不是对现实进行简单的搬运,而应该是一种创造,一种具有包容性的创造。孙犁说过:“为人生的艺术,不能完全排斥为艺术而艺术。你不为艺术而艺术,也就没有艺术,达不到为人生的目的。”现实题材创作不是单向的,而是复合的,要有大的气度和胸襟。同时,有必要明确的是,现实题材创作本身并不意味着“高级”,简单化地滑入“题材决定论”,以为只要是现实题材创作就有“豁免权”,就天然地“高人一等”。现实题材创作就是好的,这是一个伪命题,而以为篇幅长的、规模大的就好上加好,更不是一种好风气。文艺创作是有水准要求的,是有自身发展规律的,是有一套完备的价值评判体系的。任何文艺作品,都要经过这套评判体系的衡量,才能得出真正的斤两。

(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正在哪里”蕴含于三个经典的哲学命题之中,更强调从外部环境着手,确定自己在时空中的位置,从而透彻地审视人自身的问题。 B、“书写过往”强调翻出新意,“书写未来”强调个体发挥,而“书写现在”则具有不可预测性,一味原样照搬,极有可能产生无效劳动。 C、“我正在哪里”的现实题材创作是一件棘手的事情,因为现实生活随时在发生变化,创作者稍有偏差和不符,很容易被人冠以各种罪状。 D、进行现实题材创作,是艺术家的使命,只要围绕“我正在哪里”进行艺术化的回答和阐释,艺术家们就一定能够创作出更多的传世精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通过与三个经典哲学命题的对比,指出“我正在哪里”命题的本质特征,引出现实题材创作要围绕这个命题来回答和阐释。 B、第②、③段导出“书写过往”和“书写未来”两个概念,揭示其特点并加以完全否定,与下文“书写现在”的困难形成鲜明对比。 C、第④、⑤段指出“书写现在”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并分析其产生的深层原因,提醒艺术家要直面现实,切实行动,完成使命。 D、第⑥段进一步论证现实题材创作应该是一种包容性的创造,要符合文艺创作自身的发展规律,要经得起其价值评判体系的衡量。
(3)、进行现实题材创作要注意哪些方面?请简述。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文后小题

心理的调整

梁漱溟

    大家来到此地,都抱有求学研究之志,但我要告诉大家说:单是求知识,没有用处,除非赶紧注意自己的缺欠,调理自己的心理才行。要回头看自己,从自己的心思心情上求其健全,这才算是真学问;若能如此,才算是真进步。

    人类所以超过其他生物,因人类有一种优越力量,能变化外界,创造东西。要有此改变外界的能力,必须本身不是机械的。人类优长之处,即在其生命比其他物类少机械性。这从何处见出呢?就是在于他能自觉;而更进步的,是在回头看自己时,能调理自己。我们对外面的东西,都知道调理他,譬如我们种植花草,或养一个小猫小狗,更如教养小孩,如果我们爱惜她,就必须调理他。又如自己的寝室,须使其清洁整齐,这也是一种调理。我们对外界尚需要调理,则对自己而忘记调理,是不应该的。

    不过调理自己与调理东西不甚一样,调理自己要注意心思与心情两方面。心思方面最要紧的是要条理清楚。凡说一句话,或作一篇文章,总要使其清楚明白。如缺乏条理,徒增多知识是无用的,因为知识是要用调理来驾驭的。至心思之清楚有条理,是与心情有关系的。在心情不平时,心思不会清楚,所以调理心情是最根本的。

    对心情应注意的有两点:一是懈,一是乱。懈是一种顶不好的毛病,偶然懈一下,这事便做不好;常常散懈,则这人一毫用处没有。在写文章时的苟且潦草敷衍对付,都是从懈来。文章写得短不要紧,最不好是存苟偷心理。一有这心理,便字不成字,话不成话,文不成文。苟且随便从散懈心理来,干什么事都不成样儿。乱是心情不平,常是像有点激动,内部失掉均衡和平,容易自己与自己冲突,容易与旁人冲突,使自己与环境总得不到一个合适的关系。乱或暴乱,与散懈相反;散懈无力,暴乱初看似乎有力,其实一样的不行。因其都是一种机械性,都无能力对付外面变化,改造环境。然则如何可不陷于机械而变成一个有能力的人?这就要能自觉,不散懈,亦不暴乱,要调理自己,使心情平和有力,这是改变气质的根本功夫。

    调理自己需要精神,如果精力不够时,可以休息。在我们寻常言动时,绝不可有苟且随便的心情;而在做事的时候,尤须集中精力。除非不说不做,一说一做,就必须集中精力,心气平稳的去说去做。譬如写一篇文章,初上来心很乱,或初上来心气尚好,这时最好平心静气去想,不要苟且从事,如果一随便,就很难得成为一气。所以我们的东西不要拿出则已,拿出来就要使他有力量。诸同学中有的却肯用心思,但在写文章时,条理上还是不够,有随便苟且之意,字句让人不易看清楚。有的同学还更差些。这不是一件小事体,这是一个很要紧的根本所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西美学比较

彭吉象

    人类都在追求真善美,但是,中国的美学和中国的艺术更多地追求美和善的统一,更加强调艺术的伦理价值;而西方的美学和西方的艺术更多地追求美和真的统一,更加强调艺术的认识价值。正因为如此,两种艺术表现形式具有很大的不同。以西方话剧和中国戏曲中的悲剧为例,西方的悲剧可以说是彻底的悲剧,一悲到底,如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到最后差不多台上所有的主要人物都死了。中国的戏曲不是没有悲剧,但它一定要有一个光明的结局,或者称为大团圆的结局,一定要让“善”战胜“恶”,这就是中国文化强调的美与善的统一。

    中国传统美学强调的是表现、抒情、言志,而西方美学强调的是再现、模仿、写实。这是一个很大的不同。中国的艺术注重表现艺术家的情感。如中国绘画更多地强调表现,不注重焦点透视,而是注重散点透视;西方绘画却强调再现、模仿和写实,非常注重焦点透视。为什么会这样?区别的原因在哪里呢?我觉得除了两种文化不同以外,还有一个就是两种文学的源头不一样。中国文学史是从《诗经》《楚辞》开始的。《诗经》大部分在黄河流域,而《楚辞》是在长江流域。它们分别代表了中国的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都是抒情诗歌。抒情诗歌就是要表现、抒情和言志。所以中国文学艺术的源头是抒情文学,文化的传承形成了中国艺术强调抒情的特点。西方文学公认的源头是《荷马史诗》和古希腊戏剧。《荷马史诗》是史诗,是在讲故事,而且故事非常精彩。还有古希腊的戏剧也很有名。我们可以发现,《荷马史诗》和古希腊戏剧都是叙事文学,叙事文学一定要再现、模仿、写实,和我们抒情文学的表现形式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两种文学艺术的源头不同,造就了中西方美学与艺术各自的特色。

    不过,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民族文化的不同。中国文化的特色是什么?答案众说不一,如果只用一句话来概括中国文化的话,我国著名学者张岱年先生、季羡林先生和汤一介先生都曾经说过,就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最精髓的地方,“天人合一”强调人和自然和谐相处。西方文化从古到今都是“二元论”,最早是上帝和人,文艺复兴以后,变成了人和自然二元对立。因此,文艺复兴以后,西方的自然科学发展得非常快。“二元论”就是强调主客分立,人要不断地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我们现在用的自然科学包括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和天文学都是从西方传过来的。现在进入21世纪了,西方文化潜在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主要表现在人一味地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最后造成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现在西方很多思想家甚至是科学家,要求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收精华,他们已经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很多东西是可以借鉴的,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因此,就中西文化来说,很难说哪个优哪个劣,应该说是互相取长补短。归根到底,中西方美学的不同是由于两种文化的不同造成的。

(摘编自《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艺术精神》,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郦波教授的新著《五百年来王阳明》对王阳明其人其思的解说,行文虽有“亲民”之浅白,内里却不乏“明明德”之深刻,因其开宗明义地提出了两个终极问题:完人之问和心学之问,两者作为核心主题统摄全书,使读者带着问题深入王阳明的人生变迁和思想发展,并以此为镜,观照自身。而这两个问题,不仅指向了王阳明,也指向了儒学两千年的根本:内圣与外王、修身与平天下、克明俊德与协和万邦的融贯。它不是要营造“无牵累的个人”的“小确幸”,而是要让人在时代中、在家国天下里反省自己的内心。

    完人之问的核心,或可在书中所载王阳明与乔宇的对话中管窥。乔宇本人正如王阳明一般,爱好广泛,才学不凡。但后者却为他下了断语:“世人多巧,心茫茫然”。这不由让人想起论语中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艺不可或缺,但道是根本的统摄。这甚至可与西方哲学中的源头主题“知识即美德”相互参照印证——知识指向终极的理念,“意见”所涉则是纷繁的事物。王阳明给乔宇三个字:专、精、正;若能由诸艺之专精着手,或可升华为正道;这大约正是真正意义上的格物致知,是王阳明早年格竹而不得之后的大彻大悟,也与西哲所思并无二致:超越“意见”之上,才可窥见普遍性的理念。

    当然,对于阳明心学而言,“知”并非全部,知行合一才是成就完人的根本。郦波教授此书引人入胜之处,正在于将王阳明之德、言融于剿匪戡乱等不凡事功之中,抽丝剥茧,娓娓道来。全书反复提及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词,大约就是“事上练”。中国传统里对知行关系的讨论,至此可谓大成。有意思的是,自苏格拉底之后,西哲也分为两派,一派偏重纯粹的哲思,另一派则注重在公共事务的参与中实践对美德的认知——以反省内心之《沉思录》流传于世的斯多亚学派哲学家、罗马皇帝奥略留,大概就是西方“事上练”的最佳代表。

    客观而言,郦波教授在“心学之问”上的展开,似不如“完人之问”那样详尽丰富。因为这所涉及的,已经远远不是阳明心学本身,而是其背后两千年的儒学传统,在面临两千年未有之变局时因何无力这一百年来争论不休的主题。作为一本介绍王阳明其人其说的通俗读物,郦波教授此作的价值,或许并不在于系统、缜密地作出解答,而在于为读者开启了两条思路。其一是中日行为之对照。其二是中西思想之对比。此书虽以阳明心学为主题,其中两处涉及西学的文字却尤为让人印象深刻。

    《五百年来王阳明》,虽立足历史,却以“完人之问”和“心学之问”这两个终极问题指向当下、指向未来。东海西海,心同理同,王阳明的智慧,大约并不不只会诗意地栖居在神州大地上,也会与四海先哲的思想,共栖于世界,与天壤而同久。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7年11月14日16版,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英国纳菲尔德生物伦理学协会近日发布报告说,在充分考虑科学技术及其社会影响的条件下,通过基因编辑技术修改人体胚胎、精子或卵细胞细胞核中的DNA(脱氧核糖核酸)“伦理上可接受”。

    纳菲尔德生物伦理学协会是一家相当于民间智库的独立机构,它基于调查研究而得出基因编辑“造人”在“伦理上可接受”的结论是否能为社会广泛认同,可能并不确定。但是,这至少反映了一种社会趋势,一些人认为,可以为基因剪刀“造人”开绿灯。

    国际社会对基因编辑婴儿从一开始就是坚定的红灯警示,现在却有人准备开绿灯,这个转折过程的时间之短令人吃惊。2015年,中山大学副教授黄军就因团队进行胚胎基因编辑遭到国际生物医学界的反对。当时有人预测,世界上首次诞生基因编辑活产婴儿可能还要50~100年。但是,从那时到现在才三年,就已经有人呼吁为基因编辑婴儿开绿灯了,这是否意味着基因编辑婴儿的诞生为时不远了呢?

    基因编辑“造人”技术具有巨大的社会需求和实用性。目前已知有超过4000种遗传性单基因疾病,影响全球超过1%的新生儿。从理论上讲,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帮助预防这些疾病,让每个家庭都获得健康婴儿。这显然比胎儿出生前的基因检测更先进。

    不过,纳菲尔德生物伦理学协会提出基因编辑婴儿“伦理上可接受”的同时,给予了严格的限定条件。其一,基因编辑婴儿必须确保并符合未来出生婴儿的福祉;其二,符合社会的正义和团结,不会增加歧视和分裂。这两个条件看似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非常复杂和困难。

    仅仅从技术上看,基因编辑要符合婴儿的福祉就是一个难题。黄军等人对胚胎修改β地中海贫血的致病基因时,试验了86个废弃胚胎细胞,最终只有28个基因被成功编辑修改,成功率约为33%。显然,这个成功率并不足以获得安全性和成功率的保障,也让人们对此技术抱有疑虑。

    现在,研究人员进一步发现,有“基因魔剪”之称的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技术并不精准,脱靶率较高。这也意味着,如果使用基因剪刀修改致病基因,如地中海贫血的致病基因,也有可能把正常的基因剪掉;或者导致胚胎或生殖细胞上的基因发生重组,导致残障婴儿的出生,毁灭婴儿的福祉。因此,基因编辑婴儿技术如果没有100%的准确性,尚不可能用于临床“造人”。

    另一方面,即便技术有保障,基因编辑技术被批准用于“造人”之前,还需要专业界和社会对它的应用和各种潜在可能性进行广泛而充分地讨论;而且需要深入和全面的研究来建立临床安全标准,制定相应的监控和审核措施;还要充分评估它对个人、群体和社会的负面影响,到最后才可能立法。

    以英国而言,目前允许人体胚胎研究,但英国法律不允许对人类胚胎进行基因编辑后移植入子宫。因此,即便伦理和技术都为基因编辑“造人”开绿灯,但要让法律开绿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选自张田勘《基因编辑“造人”可以开绿灯了?》,《中国青年报》2018年7月20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代文艺审美中的“粉丝”与“知音”

周兴杰

    ①市场经济与大众传媒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但改变了文艺的存在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欣赏习惯。“文学终结论”尚且余音未绝,又有学者提出了“粉丝能不能替代知音”的疑问,引发热议。

    ②“知音”一词源于钟子期与俞伯牙的故事。子期因为能听出琴音寓意,被伯牙引为“知音”。子期辞世,伯牙毁琴不操,以示痛悼。由此可知,“知音”的内涵至少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接受者能准确把握、解读出作品的主旨,从而经由作品,接受者与创作者在精神层面产生深度契合;二是以作品理解为基础,创作者与接受者形成相互依赖、相互需要乃至相互尊重的关系。在高雅艺术的欣赏中,接受者以能成“知音”为荣,创作者以能有“知音”为幸。18世纪美学学科形成之初,为解决“趣味无争辩”的难题,休谟也推崇批评家来提供“趣味和美的真正标准”。可见,“知音”的趣味早已渗透到经典艺术标准当中。因此,“知音”有意无意地被默认为高雅文艺的欣赏者。

    ③而“粉丝”这一名称则有些不伦不类,它是大众对“fans”一词自发的、戏仿式的音译。在最直接的意义上,“粉”或“粉丝”就是对某些事物的“爱好者”。如果仅在“爱好者”的意义上来使用的话,那么说“我是莎士比亚的粉”也是没有问题的。但由于社会成见和媒体引导,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粉丝”一度被贴上了狂热、非理性、病态等标签,当作对某些大众文化产品不加辨别的、缺乏抵抗力的消费者而受到非议。尽管现在人们能以一种理解的眼光来看待“粉丝”,但其被限定特指大众文化的欣赏者却是事实。需要指出的是,大众文化在使用中的确具备活跃的意义再生产功能,而且流行文艺也的确包含有别于高雅艺术的美学旨趣。因此,可以明确,“粉丝”的欣赏和“知音”的欣赏对比,它首先是一个趣味差异的问题,而不是一个品位高下的问题。

    ④知音精于深度耕犁文本,其文本辨识力自不待言。那粉丝有没有文本辨识力呢?通过深入粉丝的文化实践,研究者发现,粉丝对于特定文本是存在敏锐的辨识力的。20世纪80年代,有人用“全庸”之名仿作金庸小说,以图鱼目混珠。结果读者去芜存菁,终使各式“全庸”尽数淘汰。有趣的是,金庸晚年按“经典”标准大力修改当年作品,不想费力不讨好,竟遭众多“金迷”抵制。由此可知,粉丝像知音一样,都具有敏锐的文本辨识力,并忠于自己的文本感受。但粉丝文本辨识的有趣一面在于,他们会因为极度关注某些文本的细节,而选择性地忽略其他细节。这种“专攻一点、不计其余”的辨别方式,主观随意性不言自明,与知音式文艺批评的理性、客观旨趣相去甚远。

    ⑤粉丝欣赏要求突破高雅文艺欣赏所规定的“距离”,使欣赏化为广场式的狂欢。粉丝欣赏的参与性更突出的表现是,他们不会仅仅停留在对小说、影视作品、歌曲等原作本身的欣赏上,还会进一步消费许多衍生产品,如印有明星头像的T恤、玩偶等等。如此,粉丝将文化工业提供的资源带入其日常生活实践,并在使用中完成文本意义的重新组装。与此不同,“知音”则更尊重作家的创作意图或作品主题,他们更像采矿者,努力掘开文本的岩层,提炼出深藏其下的金子般的创作主旨。

    ⑥伴随积极的参与,粉丝的生产力也释放出来了:他们不会停留在文本的消费上,而是以文化工业产品为资源,创造出数量庞大的、五花八门的新文本,如网络同人小说、模仿秀及流行音乐粉丝们的翻唱和MTV翻拍等,这种新文本有时会达到与原作不相上下的地步。而“知音”呢,他们的生产力主要表现在分析精辟的批评文本上,此外很难看到其他类型的新文本。

    ⑦由此可见,“知音”和“粉丝”不能相互替代。但是,将“粉丝”与“知音”并置,能建构一种相互映照的批判视野,使我们可以借此反观二者。二者并非没有相通之处,那就是不管接受什么类型的作品,都得有以文本辨识为基础的热爱。如果有了这份热爱,知音与粉丝未必是不能沟通和相互接受的。基于此,笔者以为可以提倡“知音型粉丝”和“粉丝型知音”,来构建这种相互映照的批判视野。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屡屡提及并不断丰富的一个国际关系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一个关键原则和方向。那么,它的特色究竟“特”在哪里?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认识其思想文化本源?

    客观地说,世界上主要文明地区的政治文化中都有命运与共、共同体、世界主义的政治思想,例如西方基督教世界秩序及西方永久和平论、印度思想中的“不害”、伊斯兰世界“天下一家”、中国古代的“天下大同”等观念。总的来说,早期这些共同体观念解决的只是内部秩序问题,还没有很好地解决不同文明之间如何共生共处的问题。其中,历史上不少共同体思想还受到二元对立世界观的局限,它们所强调构建的共同体是以一个假想或现实的敌人为目标的,这种思想很容易导致世界陷入对抗之中。事实上,直到今天,这种思想还在影响着个别大国的外交政策,值得我们去辨别和防范。

    我们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其思想文化本源来自传统和现代两部分。所谓传统,中国古代有丰富的中外秩序资源,在当时地理所及的范围内,形成了一套处理中外关系的思想和实践做法,这套思想和做法在今天需要创造性转化。所谓现代,“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还需要从马克思主义中寻找本源。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共同体和人类解放的思想中,包含着国际主义以及很多“人类命运与共”的资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关于世界不平等、剥削以及世界政治经济秩序根源、改造的论述等,都是我们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本源。同时,这些思想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学理上区别于既往及现在流行的一些共同体理论,如各种带有宗教色彩的联盟、大西洋共同体、“民主”价值观联盟等的重要依据。

    以往绝大多数国际秩序思想和实践,要么服务于强者,要么用来结成一个国家联盟以反对另一个国家联盟,要么是一种宗教秩序的外在表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中蕴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它们的区别在于,其并不是从排他性国家联盟的角度来狭隘地理解共同体,而是从世界范围不平等经济秩序的变革、大多数人实现自身解放从而结成联盟的高度来理解共同体。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今天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否定其他文明中关于人类合作的合理的思想资源。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开放的概念,不同的思想文化都可以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理解的位置。这个概念将随着全球人、财、物、智互联互通的发展,拥有越来越大的世界基础,具有较广泛的心理认同和感召力量。

    我们说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意味着当今世界就是一片祥和了。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一定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当前,国际关系中的矛盾、阻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因素仍然广泛存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还需要解决很多矛盾和难题。中国倡导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是在呼吁世界团结起来共同克服当前面临的困难。

(选自“中国社会科学网”,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