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语文入学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的历史小说在古代主要以“演义”形式出现,通过文学虚构,其与历史有了根本之别。但历史小说的虚构是有尺度的。茅盾曾说过,艺术真实应该建立在对史料的考证上,做到事事有出处,甚至“找不出证据的东西,我们最好暂时不作大胆的猜想”。

    新历史小说作家则认为,只有摆脱现实生活经验和现有历史材料的束缚,完成对历史的“消解”,才有可能更加接近历史的“真实”。于是他们倾心于探寻历史与时间之间的关系,以虚构的热情执著于历史叙事,使作品散发新的文学魅力。可以说,新历史小说拆除了真实与虚构的樊篱,在对历史的消解中,历史的时间边界随之模糊不清,历史的复杂性和历史的本质在文本叙述的“历史时间”中得以呈现。

    新历史小说消解历史的一个重要方式是时间的淡出。小说像一把扇子似的把时间打开或折拢。有时完全打乱,原本在时间轴上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纠结在一起,在小说中浓缩为一刹那的功夫。这种时间的停滞,使由“过去—现在—将来”构成的历时性故事被叠合或拆解,更多以共时性故事呈现,故事的时间安排都获得解放,正史的权威话语也面临质疑和挑战。

    在刘震云的《故乡相处流传》,李冯的《另一种声者》和《我作为英雄武松的生活片段》等小说中,叙事者无视时间的自然流程,让故事主人公在时间轴上不断变换着身份,自由往来过去与现在、梦境与现实之间。出现在这些小说里的“历史”不过是一个空洞的事件背景或时间限制,看似实际却又充满虚幻性。作家把对人物和事件没有价值的时间剔除。把有价值的时间放大,以此揭示小说所讲述的过去与现在无非千古如此、未经变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新历史小说消解历史的另一个方式是时间的循环,让时间回到永恒的轮回的本质,以叙事时间造成对故事时间的悖离形成文本叙事的张力。莫言在小说《生死疲劳》中以佛家的六道轮回构建了历史的传奇叙事,达到了突破时间对人类精神本源状态的一些遮掩和控制,让生命真正回归到它的自然本质之中的目的。可以说,作家正是在对时间的征服中摆脱了传统情节结构的束缚,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话语自由

    对历史的消解,是为了表达作者自己对于历史的感知,也催生了种种具有现代色彩的想象。作家把不同种类、不同时代的素材杂糅在一部小说的整体结构中,既解构又建构,有利于隐喻历史和现实,使文本更具张力;但也有一些作家将自我囿于内心的狭小天地中,这无疑大大缩小了新历史小说的视域,令小说沉浸在一种自我沉迷、自我哀怜、自我放逐的境地了。综观近年来的一些新历史小说,作家的想象力更为丰年对内心的描绘也更为细腻,但是,其对自我意识的指升却是以自我封闭为代价的。当自我主动地躲避与当代社会思潮之间的互动之后,小说便更去了思考人类命运的坚实基础,变得脆弱而无力。部分新历史小说走到这一步,的确是有走向消亡的危险。

(摘编自王平《虚构历史的魅力——新历史小说的文学价值》)

(1)、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与传统历史小说相比,新历史小说主要通过消解历史而非考证史料的方式凸显作品的独特价值。 B、新历史小说以共时性故事来表现历时性故事,打破了时间的线性形式,文本的时间安排也更加自由。 C、《生死疲劳》中轮回的传奇叙事,让人的精神和生命不再被时间遮掩和控制,得以回归自然本质。 D、当作家封闭自我内心世界,拒绝与当代社会思潮进行互动,他们创作的新历史小说会有消亡的危机。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一、二段运用对比论证,清晰明确地阐明了与传统历史小说相比新历史小说“新”在何处。 B、文章主体部分从时间的“淡出”和“循环”两个角度闸释新历史小说怎样消解历史,层次分明。 C、文章第三段采用比喻论证,形象生动地论证了“时间淡出”这一方式的意义在于“时间的停滞”。 D、文章既介绍了新历史小说的艺术特色及其独特价值,还分析了其发展的局限,体现出辩证的态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论述了新历史小说消解历史的方式及其价值,这些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为其他历史小说创作者提供了借鉴。 B、新历史小说作家留取特定历史人物和历史时间,放大某一“瞬间”的价值的做法,达到了揭示时间必然性的目的。 C、新历史小说作家模糊历史时间边界的做法,能让作品远离传统历史小说的情节结构,并获得更多的话语自由。 D、如果作家不通过具有现代色彩的想象完成对小说素材的解构和建构,新历史小说的文本张力就无法体现。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当今世界,文明冲突、宗教冲突的危险正在加剧,各国不同文化背景的学者都在寻求人类文明免于毁灭之道。1993年,美国芝加哥世界宗教大会通过了《世界伦理宣言》;1997年,联合国科教组织成立了“普遍伦理计划”,孔汉思继而起草了《人的责任之世界宣言》。在这些跨文化的对话中,我们认为儒家思想对化解宗教间的冲突、促进世界和谐会有一定帮助。

    ②首先,儒家的“恕道”是人类文明和谐相处的“金律”。恕道就是仁道或者是仁的实现之道,它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价值。《世界伦理宣言》指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应该是通用于生活的所有领域一一家庭与社区、种族、国家与宗教的不可取消的、无条件的规范”又被称“金律”。“金律”就是孔子的恕道。文明冲突、宗教冲突的根本原因是强势文明或宗教借助国家强权不顾他国人民的意愿,强行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等等所致,即“己所欲,施于人”所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正是对治此种症结的良药。

    ③其次,“和而不同”是实现人类不同文明和谐共存的良方。和同之辨是中国哲学的古老辨题,孔子明确提出“和而不同”并赋予和同之辨以价值意义和人文精神。“和而不同”告诉我们,世界上不同事物的并存是必然的,合理的,世界因不同事物的存在而充满生机和活力,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事物了,这种事物也不能存在了,世界也就枯寂了。对世界和平的最大挑战不是因为文明与宗教的多样性,而是文明或宗教背后强烈的“求同”而不“存异”的独断主义或排他主义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在“己所愿,可施于人”这种根深蒂固的理念的支配下必然导致政治的单边主义乃至强权政治,走向文化帝国主义或曰文化殖民主义。

④站在和而不同的角度审视,文化普遍主义不仅是危险的,而且是不道德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如果世界完全附和了某一种文明,就是陷全人类于不义。任何一种经人类伟大的心灵创造的、并经过长期历史演进证明能与时俱进的文明或文化,都具有内在、不可代替的价值。这些文化或文明以其独特的方式表现着人类某一特定区域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体现着人类的尊严、良知和价值。对伟大文化的持守,既是人类文化发展之必然,也是人类道德所应然。当然,和而不同决不意味着文化部落主义,更不等同于固步自封,相反,和而不同是一开放、生生不息的文化观念。这一观念是人类不同文明、不同宗教实现和平共存之良方。

    ⑤最后,“共育并行”是人类不同文明的最高理境。推己及人的“恕道”,“和而不同”处世之法是人类文明多样存在之保障,而人类多样文明的共育并存,充量发展,才应是人类不同文明实体的共同追求。这就是儒家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庸》)

(摘编自《文明冲突与化解之道》,有删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伟大的思想开始于纸上,教育是在纸上完成的,商业是由纸质确立的,爱情是由纸质给予认定的,重要的新闻通过报纸得以传播……

    纸在人类的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是,几十年来,文明的进步已经尝试超越纸而拥抱一个无纸化的世界,纸迅速地被像素和屏幕替代。它应该如何立足?将走向何处?为什么做出了如此多贡献的纸张必须不断 创新?

(摘编自百家号《鼓吹了这么多年,为什么无纸化世界还没到来?》)

材料二:

(摘自《无纸化时代已经开启——基于区块链的可信电子凭证应用》,《金卡生活》杂志)

材料三:

    我国是纸张使用大国,纸浆进口量逐年攀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纸浆进口量高达2107万吨,出版印刷企业用纸量64299.06万令。大量消耗纸张,不仅导致成本增加,还带来环境污染问题。1万张A4纸,就是一棵100公斤的大树。近年来,我国开始在办公、交易、物流等领域推行“无纸化”,居民也习惯了电子存储、电子阅读等方式。有专家解释,“无纸化”是对“电子化”的一种通俗表达,是现代社会各行各业经历了移动浪潮、“互联网+”等技术洗礼之后的必然趋势,是信息时代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必然结果。

    …………

    如今,大多数人在日常生活中仍然习惯使用纸张,无论是订立合同还是获取交易凭证,依旧认为“白纸黑字”更可靠。同时,由于政策层面整体设计不够,尤其是一些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和衔接。有的部门还坚守纸质办公方式,不承认其他部门提供的电子材料,要求重新提供相关的盖章纸质材料才能通过。这给办事者带来麻烦,还造成纸张浪费。纸张替代型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也影响了“无纸化”进程。比如,市场上有些电子书制作粗糙、定价不合理,导致公众电子阅读的习惯没有完全培养起来,不少人依然选择纸质书。有关人士表示,“无纸化”不意味着一定要取消纸张,但应从政策方面进行引导,培育健康的市场秩序。“我喜欢看书,阅读纸质书感觉还是很不一样,但培养‘无纸化’的意识和习惯也很重要。希望能加大宣传,规范市场,推动降低电子书的成本。”相关技术不够完善也是一大影响因素。信息的保密、电子签名的认定、电子发票的开具使用等,尚有拓展与改善空间。另有人认为,电子发票技术从开始应用到逐步普及需要一个过程,眼下还属于新生事物,系统正在逐步完善。现在通过电子签名等技术手段加密和认证,可进行比对,防止发票造假;如有需要,电子发票也可以打印出纸质发票,与传统管理方式有效对接。

(摘编自《“无纸化”生活,你准备好了吗?》,《人民日报》2018年08月10日)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①学问不只是读书,而读书究竟是学问的一个重要途径。因为学问不仅是个人的事而且是全人类的事,每科学问到了现在的阶段,是全人类分途努力日积月累所得到的成就,而这成就还没有淹没,就全靠有书籍记载流传下来。书籍是过去人类的精神遗产的宝库,也可以说是人类文化学术前进轨迹上的记程碑。我们就现阶段的文化学术求前进,必定根据过去人类已得的成就做出发点。如果抹煞过去人类已得的成就,我们说不定要把出发点移回到几百年前甚至几千年前。读书是要清算过去人类成就的总账,把几千年的人类思想经验在短促的几十年内重温一遍,把过去无数亿万人辛苦获来的知识教训集中到读者一个人身上去受用。有了这种准备,一个人总能在学问途程上作万里长征,去发现新的世界。

    ②历史愈前进,人类的精神遗产愈丰富,书籍愈浩繁,而读书也就愈不易。书籍固然可贵,却也可以变成研究学问的障碍。

    ③我国古代学者因书籍难得,皓首穷年才能治一经,书虽读得少,读一部却就是一部,口诵心惟,咀嚼得烂熟,透入身心,变成一种精神的原动力,一生受用不尽。现在书籍易得,一个青年学者就可夸口曾过目万卷,“过目”的虽多,“留心”的却少,譬如饮食,不消化的东西积得愈多,愈易酿成肠胃病,许多浮浅虚骄的习气都由耳食肤受所养成。

    ④任何一种学问的书籍现在都可装满一图书馆,其中真正绝对不可不读的基本著作往往不过数十部甚至于数部。许多初学者贪多而不务得,在无足轻重的书籍上浪费时间与精力,就不免把基本要籍耽搁了。做学问如作战,须攻坚挫锐,占住要塞。目标太多了,掩埋了坚锐所在,只东打一拳,西路一脚,就成了“消耗战”。

    ⑤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十部书都只能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多读而不求甚解,则如驰骋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心花意乱,空手而归。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如暴发户炫耀家私,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不甘寂寞的当代艺术

陈德洪

    当代艺术在市场退潮后犹如积压的商品,在寂寞的如库房的展厅中陈列,因为市场热潮不再而更加刻意扮演一种曲高和寡的姿态。其间的忸怩作态、故作高深、自我标榜其实也难掩对廉价赞誉追捧和高价售出的热切期待。艺术家过于标榜个性、微观叙事导致的自恋和自我中心其实极端矛盾地希望得到公共性的认同、传播和抬举。

    移动互联网彻底改变了艺术的生态,把微小的嗓音放大到全民皆知。于是大家都不寂寞,但传入耳朵的声音则全是八卦。艺术成为一种舆论,一种街头巷议的等同物。如此接地气的状态要再扮演崇高的角色已经更加困难,于是,理论家、批评家粉墨登场,专著、论文、研究成果,研讨会套用各种晦涩的话语,营造一种浓郁的学术性氛围,让不再有光晕的艺术发出万道金光,等待被迷住双眼的金主下注。教授、博士、专家、xx长,xx主席使艺术界成为一种头衔密集的重灾区。

    说了这些闲话全由几本闲书引起。所谓“以史为鉴”、“殷鉴不远”这些格言在这个重视历史叙事的国度可谓深入人心。改写历史的冲动无处不在。而通过几本闲书,我恍然发现中国艺术史是一部悲催的血泪史和心灵的放逐史。国破家亡,江湖放逐成全了一个又一个艺术大家——颜真卿、黄公望、倪瓒、徐渭、八大、石涛,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即便是盛世的李杜不也不得志吗?或许我们可以得出一个不算离谱的结论:艺术史往往不是记载那些功成名就者和歌功颂德者的荣誉证书,它更可能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由此来看,艺术本是寂寞的,而不甘寂寞的往往是以艺术之名进行的操作、经营、糊弄以及蒙和骗的勾当罢了。当作品成了小便器,套用丹托的名言,是理论使小便器成为了艺术。我们如果不识时务地去拨开附加于艺术的层层包装,最终呈现的可能象贵妇人的一身赘肉不堪入目。

    法国古典主义画家普桑经典的作品《阿卡迪亚的牧羊人》或许可以看成一种关于艺术史的隐喻。艺术是那坟墓里的枯骨,而艺术史就是对墓志铭的解读,也许不做掘墓人我们就永远不可能看清艺术的真相。但盗墓者垂涎的是艺术坟墓中想象的宝物,没有人想盗窃那几根枯骨。由此奉劝有大师情结的艺术家们,不修成正果,炼成舍利,枯骨不可能因为陪葬的华贵而增值。

    艺术研究者其实面对作为社会事实的艺术场域知道的并不比牧羊人更多。解读墓志铭也许并不是艺术研究者真正的工作,正如牧羊人,放羊才是正业才是生活,而研究墓志铭则是生活的闲暇和余兴。古人讲“游于艺”,没有游于艺的超脱与从容,也许就已经和艺术擦肩而过了。

    回归寂寞对中国当代艺术未必不是好事,而不甘寂寞的折腾倒是需要警惕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刚满10岁的女儿到上海迪士尼乐园游玩,却因为身高超过规定标准被要求补买门票。迪士尼在国外采取以儿童年龄为标准制定门票优惠政策,在中国则采取身高标准,这是典型的“双标”模式,属于歧视性政策。而之所以如此,则跟国内的儿童票价格优惠政策规定有关系,迪士尼表面上看并未违反规定,可这种做法对儿童来讲并不公平,部分发育较快、身高较高的儿童,本身年龄尚小,却要支付成年人的票价,无法享受优惠福利,显然是不合理的做法。

    2012年,国家发改委《关于进一步落实青少年门票价格优惠政策的通知》中,采取了“身高与年龄”的双轨制。景区和商家可以自行选择采取优惠政策方案,如此就会给景区和商家可乘之机,选择对自己更为有利的票价优惠模式,迪士尼就是因身高检票更方便快捷,管理成本更低,才选择以儿童身高为标准。

    显而易见,采取儿童年龄标准作为票价优惠政策,并不存在现实问题,身份验证技术也已逐步成熟,诸如儿童身份证、电子证件、户口本、人脸识别等,都可以作为儿童年龄的识别依据。关键是要实现公平性原则,让所有儿童都能享受到同等的票价福利。

(摘编自中国青年网)

材料二:

    儿童票是未成年儿童依法享受的票价优惠福利。从法治视角来看,以身高决定儿童票收取的规定违背了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从全世界范围来看,青少年法律或青少年政策都是以年龄作为界定标准。因此,儿童票收取以年龄为依据,是遵循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要求,是促进儿童福利政策公平化的举措,也是顺应公众普遍期待的改革方向。

    当然,以年龄为儿童票收取依据在现实中难免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加以细化,既保障儿童出行权益的公平平等覆盖,也照顾优惠政策在执行方面的可操作性。例如,可以通过学籍卡等证件证明乘车人的年龄,或者采取为身高超过一定标准的儿童办理特殊证件的方式,方便交通运营部门查验儿童年龄。

(摘编自光明网)

材料三:

放眼全世界,还没有哪一个国家,以身高来确定一个人是不是儿童,因为这不科学。人们之所以希望儿童票以年龄为标准,是因为现行的儿童票身高标准大大滞后于时代。随着时代发展,中国儿童身高已经大大提高了,对比一下《儿童身高体重标准表》就可以看到。其实,儿童票标准的核心不在身高年龄,而在于儿童福利的实现。只要实现了儿童福利,即便延用身高标准也无不可。只是身高标准要跟得上孩子个头,不能停留在上个世纪。事实上,已经有很多企业这么做了。譬如,目前交通企业多以儿童身高来制订票价,但考虑到儿童身高日益走高的趋势,铁路部门就把原先“身高1.1米至1.4米的儿童应购买儿童票”规定,改为“身高1.2米至1.5米的儿童,应当购买儿童票”。而国内一些公园,也已采取身高与年龄“双轨制”的购票标准。

    关注儿童票标准实质是关注儿童权益保护。法律调整更具有根本性,希望儿童票争议能由法律一槌定音。其实,以身高为准也好,以年龄为准也罢,关键是面对不断发展的社会形势,整个社会要把儿童权益保护真正落到实处。

(摘编自《法制日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朱自清先生的《论雅俗共赏》最早于1948年上半年由观察杂志社出版,书中其收关于文艺的论文十四篇,有三分之一是谈诗歌的,主要是谈朗诵诗。先生对新诗创作有个基本观点,即诗歌语言固然应当通俗易懂,明白如话;但更主要的是新诗必须有节奏。盖中国传统诗歌与音乐有密切关系,而“节奏”是从音乐来的;尽管新诗与音乐已没有直接关系,却也不能没有节奏。既称为诗,总要读来朗朗上口,因此节奏是不能缺少的。这本书中谈诗歌的文章大抵从不同角度来阐释并论证这个观点。

    书中力作当推《论雅俗共赏》和《论逼真与如画》。这里我想着重谈谈《论雅俗共赏》。先生撰写论文,经常结合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脉络来谈问题,此文自不例外。这篇论文的观点是有倾向性的,即以古今的名著名篇为例,要求今后的作者能照顾到广大读者层面。也就是说,文学作品不能只供文化程度高的读者阅读,而应该争取多数人(即一般文化水平的人)都能欣赏,这样的作品才能传之永久。这就是我对先生论“雅俗其赏”的粗浅理解。其实我以为,雅与俗并非彼此不能相容的矛盾对立面,其间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在先秦文学中,《诗》三百篇应该是最古老也最典雅的作品了,但其中“国风”和“小雅”两大类,有不少作品最初也应该是比较通俗的,且曾在民间广为流传。后来经过上层文化人进行加工,才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楚辞》中的《九歌》也是这样。其后的汉魏乐府、五七言诗以及词、曲,散体文中的话本等,其发展过程亦大抵如是,不妨说都是由俗变雅,或先俗后雅的。清末谴责小说,如《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在当时不过是流行一时供人消遣的“闲书”,现在则成为近代文学史中必须予以评价的古典名著。可见“雅”与“俗”只是相对而言,不宜划分得太刻板、太绝对。

    如果从读者这方面说,则从俗到雅,实即“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主要还是希望广大群众的文化素质和鉴赏能力从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当前有一种风气,强调属于古典范畴的文艺作品非经过人为的改动不可,即使是已被公认为经典之作,如小说中的《西游记》《红楼梦》或戏剧中的《牡丹亭》《桃花扇》也要对它们妄施斧斤。理由是不“改刀的话就不算“与时俱进”,并认为群众也看不懂。我则认为,这是不科学的,也是行不通的。真正的经典作品,不下苦功夫是读不懂的。试问,谁敢擅改屈原的《离骚》《天问》以及鲁迅的《野草》呢?成功的作家和艺术家是有责任提高读者和观众的鉴赏能力和艺术水平的,而不是随意迁就读者和观众的低水平,从而降低作品的质量或擅改传世已久的经典之作。如果拿“雅俗共赏”做挡箭牌,而一味迎合时尚的低级趣味,最终是会葬送我们一切文学艺术创作的前途的。

    一部成功的文学艺术作品能产生“雅俗共赏”的效果,乃是品位很高的美学境界,是一般人很难做到的。不能由于作者水平低或演员的艺术表现力不足,写不出或演不出达到一定水平的作品和剧目,便以“雅俗其赏”为借口而替自己文过饰非。在当前这种社会浮躁风气下,在文化滑坡日益严峻的形势下,请读者耐心读一读朱自清先生这本《论雅俗共赏》旧著,窃以为是大有好处的。

(选自吴小如《<论雅俗共赏>前言》,有删减)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