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2019-2020学年四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阅读。

蝙蝠和雷达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驾驶员从雷达的荧光屏上,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在夜里飞行也十分安全。

(1)、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反复     障碍     显示     接收

(2)、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是什么?请写出来。
(3)、理解填空。

①雷达的天线就像

②雷达的荧光屏就像

③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

(4)、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你还知道哪些从动物身上得到的发明?
举一反三
阅读理解。

秦将军俑

    我曾托人从成阳捎回秦俑的复制品,保存至今。

    这是一尊站立着的将军俑,长约20厘米,宽约8厘米,一只铁皮铅笔盒大小。将军四方脸,浓眉大眼,唇上有一丛浓密的胡子,修剪得十分整齐,且微呈八字状,上翘,为他的脸平添了一种成武。他微皱双眉,紧闭嘴唇,像在思考着什么重大问题,也许是在斟酌一项作战计划吧!将军的双手平直地放在腹前,紧提着,虽然显得    带激动却仍不失成竹在胸的风采。这大约是一场激战前从容不迫的将军们所特有的神情吧。

    将军头戴云冠,冠中间插着一根束发的簪子,身着一件长过膝盖的衣服。这衣服有些像长枪,只是下摆比较宽大。衣脱外面革了一件短袖甲,前甲过后腰收为三角形,遮挡住膝盖,后甲齐腰。铠甲十分厚,大约是用于保护人体主要部位不受敌方武器伤害的吧。虽然钯甲看上去显得家重,却十分漂亮,前甲上还装饰着祖矿的“菱格纹”和“云涡”。将军的颈上有一个装饰结,系在脖子上,胸前和背上也有几个,系在铠甲的各个突起的圆扣上将军的前胸、后背和肩上共有大小八个装饰结,这仿佛是将军们佩戴的勋章,可能表示他们官职的大小。

    秦俑衣冠齐整,神态相相如生,线条清晰、凝重,就连宽大的长袍上也无一个衣褶,加上那厚厚的锐甲和四方鞋,以及他满身的泥褐色,更给人一种沉稳古朴的感觉。看上去,那将 军仿佛是钢铁铸造成的。

阅读理解

苍蝇与宇宙飞船

    ①令人讨厌的苍蝇与宏伟的航天事业似乎风马牛不相及 , 但仿生学却把它们紧密地联系起来了。

    ②苍蝇是声名狼藉的“逐臭之夫”,凡是腥臭污秽的地方,都有它们的踪迹。苍蝇的嗅觉特别灵敏,远在几千米外的气味也能嗅到。但是苍蝇并没有“鼻子”,它靠什么来充当嗅觉器官呢?原来,苍蝇的“鼻子”——嗅觉感受器分布在头部的一对触角上。

    ③苍蝇的每个“鼻子”只有一个“鼻孔”与外界相通,内含上百个嗅觉神经细胞。若有气味进入“鼻孔”,这些嗅觉神经细胞会立即把气味刺激转变成神经电脉冲,送往大脑。大脑根据不同气味物质所产生的神经电脉冲的不同,就可区别出不同气味的物质。因此,苍蝇的触角像是一台灵敏的气体分析仪。

    ④仿生学家由此受到启发,根据苍蝇嗅觉感受器的结构和功能,仿制成一种十分奇特的小型气体分析仪。这种仪器的“探头”不是金属,而是活的苍蝇。就是把非常纤细的微电极插到苍蝇的嗅觉神经上,将引导出来的神经电信号经电子线路放大后,送给分析器;分析器一发现气味物质的信号,便能发出警报。这种仪器已经被安装在宇宙飞船的座舱里,用来检测舱内气体的成分。

    ⑤这种小型气体分析仪,也可测量潜水艇和矿井里的有害气体。利用这种原理,还可用来改进计算机的输入装置和有关气体色层分析仪的结构原理。

材料三

圣甲虫(节选)

——法布尔

圣甲虫用牙齿挖掘,又用强壮的前腿分拣,不一会儿便搜集了许多有用的材料。接着,它便把有价值的东西统统压到身子下面,用四条细细的后腿不停地搓动,使所有材料黏在一起形成圆圆的小球。劳碌的圣甲虫就这样持续地工作着,食物团眼看大了起来,一开始像个小胡桃,继而又堆得有苹果那么大。我曾见到过有贪吃的小家伙,把球堆到足足有拳头那么大。

完成食物球并不是圣甲虫唯一的工作,这些小虫们总是要①____劳碌,把刚刚完成的杰作运送到合适的地方。于是一趟不那么惬(qiè)意的旅程就此开始了。圣甲虫运送小球的方式很②____。首先,它趴在小球上,用后腿紧紧地抓住球面,接着小心翼翼地使自己的头朝向地面,用两条粗壮的前臂支撑在地面上,开始缓缓地行走。与其说是输送食物,这种倒立行走倒更像是一种滑稽的表演。头朝地,看不到前方的圣甲虫凭着感觉缓缓前行,所以它常常会误入歧(qí)途,踏上险峻得几乎无法攀爬的斜坡,稍有不慎便前功尽弃。可圣甲虫的天性中似乎就有着倔强的因子,因此,它从没有任何回避或放弃的念头。它推着沉重的球,小心翼翼地登上陡峭的斜坡。即使是小小的砾石或枯老的草根也能绊住圣甲虫,使它失去重心,与沉重的球一同滚下斜坡。可屡次失败的圣甲虫越战越勇,十次,二十次,无论怎样艰辛,它总是耐着性子,果断地重新来过。许多时候它终究是能够成功地逾越所有的障碍,偶尔会有仅仅凭借自身力量无论如何也无法克服的障碍,小圣甲虫才会迫不得已绕道而行。

为什么夏天那么热还会下冰雹

冰雹,俗称雹子,在春末和夏季最为常见,它小如绿豆、黄豆,大似栗子、鸡蛋,特大的冰雹比柚子还大。我国各地每年都会遭受不同程度的雹灾。2005年6月,一场罕见的特大冰雹突袭北京。许多汽车在这次特大冰雹中遭了殃,车窗穿孔,车顶被砸成了麻子脸。

在春末和夏季,有时早晨天气还非常晴朗,中午前后却突然下起了冰雹。夏天的气温那么高,为什么会下冰雹呢?而冬天天气寒冷却不下冰雹,这是什么原因呢?

如果你在夏天爬过山的话,一定记得山顶上的早上和晚上是非常凉快的,还要穿毛衣和棉衣。在海拔4—5千米的山顶上有着终年不化的积雪和冰川。这就说明了随着高度的升高,气温也在不断下降。在山顶上如此,那高空应该更是这样吧!事实上,高空中的云,即使在夏季,温度也在0℃以下。

夏天太阳炙烤大地,在大气层中,有着大量水汽的热气流,迅速地向高空上升。这时,地面上虽然很热,但是高空中却依然很冷。当湿热空气进入高空并冷却下来时,它夹带的一小部分水汽凝结成小水滴;当小水滴继续变冷时,就被冻成小冰晶了。小冰晶从高空降落下来,在降落的同时兼并了很多温度低于0℃的小水滴,在自己身上冻结,就成了冰粒;有时候在下降的过程中,遇到一股由下往上吹的强风,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上升气流,又再一次把它带回到空中去。这些小冰粒在高空中再度受冷,与温度低于0℃的小水滴碰撞在一起,并兼并它们,把小水滴冻结在自己身上,因此它的表面又包上了一层冰。就这样,它在空中不停地翻腾,不断与温度低于0℃的小水滴碰撞,穿上一件又一件冰做的外衣,直到它达到一定的重量,上升气流无法再把它带到高空时,就一落千丈,从高空中降落下来——下冰雹了。拾起冰雹,用刀子剖开,你会发现它的纵剖面层次分明,那是冰雹在高空中所穿的几层冰衣。

冰雹是在积雨云和强烈的空气形成对流运动的过程中产生的。而在冬天,空气比较稳定,上下的“气流差”不像夏天那样大,空气垂直对流运动不像夏天那么强烈,积雨云不容易发生,所以冰雹不容易形成。

(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