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山西省孝义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阅读邱勇校长在清华大学开学典礼的演讲稿,完成小题。

与美相伴  向美而行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

    今天,3700多名2017级新同学来到清华园,成为这里的新主人。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祝愿你们在美丽的清华园里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年轻的你们如此优秀,作为校长我感到无比高兴和自豪。你们当中有立志从事新闻工作、来自西藏拉萨的藏族姑娘次旦央吉同学;有年仅13岁、来自安徽合肥的盛一博同学;有热爱中国文化、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的RoanGuinan(秦荣)同学。祝贺次旦央吉、盛一博、RoanGuinan(秦荣)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清华的一员,也祝贺全体2017级同学圆梦清华!

    同学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将在美丽的清华园展开新的人生画卷。你们将在这里领悟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和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的办学风格。你们将在宁静的图书馆里博览群书,在热烈的师生交流中求真论道,在丰富的社会实践中增长阅历,与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砥砺前行、挥洒青春。总的来说,希望你们从今天起,不仅能感受、欣赏清华的美,更能努力培育美的素养,塑造美的心灵。

    你们要学会欣赏艺术之美和自然之美。欣赏美的过程是丰富人生意趣、增强生命力量的过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莫奈的睡莲,艺术家留给人类的瑰宝,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底蕴和敏锐的生命直觉。长河落日、疏雨梧桐,大自然或雄伟或秀美的景色,带给人们或开阔或静谧的心境。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曾说:“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在几十年的游历中,他“登不必有径”、“涉不必有津”,尝尽了旅途的艰辛,同时饱览了大自然的雄浑壮阔和秀美绮丽,也给我们留下了文采斐然,堪称“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的《徐霞客游记》。(A)

    欣赏艺术之美和自然之美,需有开放的心态,也需有探索的勇气。徜徉在艺术和自然天地里,你们的世界必将更精彩,你们的人生必将通向更加高远宽广的境界。

    你们要用心感受科学之美……

    你们要用一生去追求人性之美。人性之美永远照亮人类前行的方向。悲天悯人的情怀、坚毅不屈的精神是人性之美。(B)

    淡泊名利的风骨、谦和包容的胸怀也是人性之美。曾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的著名散文家、诗人朱自清先生,为人诚恳、谦虚、温和、朴素,总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在他心中,每个笨拙的背影都蕴藏着可敬的人生与爱;夏夜失眠带给他的也不是烦躁,而是一篇隽永美文《荷塘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他的人品学问文章,也如清澈的流水,静静滋润慰藉人们的心灵。(C)我希望你们以那些坚守理想价值、具有高尚品格的人为榜样,在完善自己、铸就个人美好人生的同时,温暖整个世界。

    同学们,世界是多彩的,希望你们与美相伴;人生是漫长的,希望你们向美而行。杨绛学长曾说:“我在许多学校上过学,最爱的是清华大学。”确实,在很多校友中,清华园是他们最热爱的地方。清华是这样的美,入心入梦,终身难忘;清华更是孕育美的地方,无数清华人从这里出发,创造出美好未来。

    亲爱的同学们,从今以后,清华将成为你们新的家园。我相信,美丽的清华园一定会因你们而更加精彩,你们的青春足迹也一定将为清华园所铭记!谢谢大家!

(有删改)

(1)、通读全文,按照下面的思维导图,梳理这篇演讲稿的基本内容。

(2)、下面文字出自上文,你觉得放在A,B,C哪一处最合适?请说明理由。

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献身于人生来平等的理想,他因为坚定推动解放黑人奴隶的事业,倒在了冰冷的枪口之下。但他不妥协、不退却的身影,永久定格在人类史册中。

(3)、有同学说这篇演讲稿的内容很有针对性,作者做到了“心中有听众”;有同学认为其开头写得好,能快速“抓住”听众的心;还有人说这个结束语设计很巧妙。选择你最认同的一点,写下自己的认识和体会。(不少于80字)
举一反三
阅读议论文语段,完成文后题目。
                                                                                                读书与思考
         ①读书,顾名思义,就是同书本打交道。也许有人会问,这也需要方法吗?当然需要。假如一个同学天天读书,投入的精力很多,读什么记什么,这是不是最好的阅读之道呢?这样读书,也是一种读书法,古人叫做“记诵之学”,他这样用功地读书,绝对比不读书、不记诵要好。但这种读书,不能成为一种学问,不算是上乘的读书。因为他得来的学问是死的。读书多是好事,但还要用种种科学知识来帮助理解书本的内容。如果要使书本上的知识“活”起来,这就要想,要思考。
        ②在读书的过程中,要给思考留下余地。你在求知时,学进来的东西,如果没有同你原有的知识碰头,就只能摆在那里,不发生“化学作用”,无法变成你自己的养料。人的胃能够处理各种食物,自动地把它们划分为营养和废料,再根据人体的需要,分别输送给不同的器官。读书者需要动脑思考,吸收书本上的知识,为增长学问所用,这也和胃功能的原理是一样的。读书而能消化,书本知识就能与原有的知识融合在一起,产生化学变化,然后把需要补进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学问,把不需要的东西排除掉,当做垃圾处理。
        ③改革开放以来,国外的思想、学说涌进了国门,一时令人应接不暇。青年人对新事物敏感,这当然是好现象。但也有些青年学生对外来的理论没有经过认真的思考和消化,就盲目地追逐,结果让自己的头脑成了外国理论的跑马场。里面即使有好东西也不能好好地加以利用,更不要说分辨良莠了。这种情况,应当引起警惕。古人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些青年人,对自己不熟悉的东西,几近“不思”、“不学”,那不可避免地要陷入“罔”和“殆”的危机。我看是不能这样继续下去的。大家要有清醒的意识,要在读书上多用脑。读外国书如此,读中国书也如此。因此,在读书中,思考,才能剔除糟粕;思考,才能吸收营养;思考,才能增长学问。
         ④总而言之,在读书中,思考特别重要。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王者荣耀,为了爱还是为了钱

    最近“王者荣耀”备受质疑,这款吸金能力惊人的游戏,没有得到社会认可,反而惹来不少批评,这让游戏开发者很不爽。制片人发了一篇长文回应外界的质疑,名字取得很诗情画意——《为了爱,为了梦想》,制片人很是委屈,直奔泪点而去。

    文章一上来就以负责任的游戏开发商自居,自称推出了可能是中国游戏史上最严格的防沉迷系统,12周岁以下一天限玩一小时,看到这里,相信很多人非常紧张,12岁以下!那12岁以上怎么办?上了瘾的成年人又该怎么办?

    防沉迷系统本来就是每个游戏开发之初就要做好的事,你现在才做,晚了不止一点点,当多少个孩子不可自拔,多少个家庭因此破裂时,你的防沉迷系统在哪里呢?是屏幕里的几行不起眼的小字,还是面对未成年人玩游戏漏洞百出的认证、防范系统?这个时候,谈情怀,谈爱和梦想,就如同在人家伤口上撒盐,“爱在你口,痛在我心”。如果真的是为了爱,防沉迷系统是第一个要克服的难关。

    制片人把自己的游戏跟别人家的孩子相对比,可这两者根本上是矛盾的,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是担心他上瘾,乱花钱,可游戏制作者,想看到的是密集的人流,以及这些人不顾一切地往里砸钱。对一个商人而言,游戏的价值不是体现在你教育了多少人,而是体现在吸金能力上的。没有人往里砸钱,一款游戏就只会被束之高阁,哪里有爱和梦想的生存空间。孩子沉迷,家长焦虑,游戏商才能开怀大笑。家长放心了,社会放心了,游戏厂商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游戏确实都是有价值观的,可绝非制片人声称的正义战胜邪恶、英雄主义、儿女情长、上下五千年。君不见,装备好的砸钱狠的,在游戏里呼风唤雨,玩阴谋的在游戏里反而活得更滋润。暴力、冷血、伤害、杀戮、弱肉强食,才是游戏的底色。我对游戏商能否自觉摒弃这些暴力吸金的方式,创造出所谓的健康游戏出来,表示怀疑。

    我们没体会到在这些关键问题上,游戏制作者经营者的爱心,也没有看到任何有意义的创新、自律、克制和成全,相反却看到了他们的贪婪和没有底线,看到了纵容和迎合。

    不管如何包装,游戏都不是价值观输出的理想场所,更不是教育下一代的工具,相反,它对时间和精力的占用已经对一个人正常的学习生活起到了反噬的作用。也不管游戏里安置了多少历史人物,生搬硬套了几个故事,跟一本书,哪怕是漫画书相比,这都是最浪费时间、最浪费精力、最没有效率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在娱乐性方面有自己的存在价值,但不值得社会提倡。

    中国目前的监管环境,给了游戏商钻空子、打擦边球、推托责任的空间,让他们把空白当成了机会,把钻空子当成了自己的能力。这样的游戏商离破坏者很近,离建设者很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寒门贵子,贵在奋斗

    ①古人云:“自古寒门出贵子,从来纨绔少伟男。”在当今社会,这样的观点也许有些片面,但它对于当今处于寒门的青年来说确实是起到了一定的鼓励作用。

    ②那么,谁才是今天社会中的“贵子”?

    ③“贵”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升官发财,也不意味着必须拥有多么高的社会地位,“贵”代表的是人生进步的可能性以及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富二代、官二代无疑符合传统意义上的“贵”,但如果没有一技之长,不能凭借自身本领干事创业,所谓“贵”也不过停留在人生的浅表。相反,白手起家的寒门青年,凭借自身努力打拼出一片天地,努力创造属于自己乃至整个社会的价值,“贵子”的称谓自然当之无愧。作为哈佛大学优秀毕业生代表之一的中国寒门学子何江,曾讲到自己成功的经验:“每到一个更大的地方、更大的平台,你会发现自己不懂的东西很多,而我相对来说,好奇心比较多,我就会有压力去把它学会,让自己不断补足短处。”

    ④寒门贵子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与他的刻苦奋斗和拥有的社会信任以及社会支持力量相关。在价值多元化、传播渠道扁平化的今天,“贵子”的意涵有了更丰富的面向,同时,网络也为寒门青年走向成功提供了强大的社会支持力量。一位网名为“搬家小伟”的湖北青年石神伟,凭借一系列高难度健身视频,在短视频分享平台上吸引了超过百万粉丝。这位寒门青年从留守儿童、网瘾少年一路走来,用健身不断磨练和改变自己,传递着积极进取、拼搏向上的正能量,感动了无数网友。今天,许多像“搬砖小伟”这样寒门出生的“网红”,借助网络实现了自身的价值,也为社会进步传递着正能量。有人感慨,小伟的坚韧、低调和朴素,是这个时代的奢侈品,他是真正属于今天的“寒门贵子”。

    ⑤当今社会,家庭出身、教育背景和工作平台确实影响着一个人的成长路径。但寒门贵子的诞生,在于自己的打拼。一篇名为《寒门贵子》的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大部分人都不是出身豪门的,我们都要靠自己!所以你要相信: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这并不是鸡汤,而是说出了一个更为关键的问题:在今天这样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时代,寒门能否出贵子,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一个关于“命运”的话题,而是关于一个“奋斗”的故事。

    ⑥由此看来,努力奋斗,成就寒门贵子。

(选自2017年5月4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人生二维码:简单与专注

徐飞

       ①同学们,人生是一柄记忆成长的标尺:义无反顾奔向远方,留得星星点点回忆。此时此刻,我特别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怎样的人生才值得回味?

       ②我担心,“社会是个大染缸”的说法,会不会让你们倍感入世的恐慌?“拼爹胜于拼本事”的乱象,会不会让你们急着去找靠山、拉关系?一夜暴富的股市神话,会不会让你们心浮气躁?

       ③面对这些问题,“简单、专注”或许是一剂良方,这也是我给诸位的毕业礼物——人生二维码。

       ④首先,_______________。一个人对物质的实际需求,其实是有限的。因此,不要盲目攀比,要乐于并习惯于过简朴和简约的健康生活。纵然社会纷繁浮躁、物欲横流,但锦衣玉食、珠光宝气、豪宅香车,永远不应成为你们奋斗的动因,财富多寡更不应成为你们人生高度的标准。

       ⑤其次,追求人际关系的简单。A走出校门,也许你们会因人际关系的复杂学会“来事”和“勾兑”。诚然,在任何国家、任何社会,关系都客观存在。但即便如此,还是应该尽量让关系简单些、纯粹些。B希望大家坚守本色,摒弃势利,淡化功利,把宝贵的精力用在事业上。

       ⑥再次,简单起步,持续改进。在现实生活中不乏理想巨人、行动矮子之人。同学们既要志存高远,更要切实行动。2014年,全国首届“杰出工程师奖”评选,我校有3位校友荣膺该奖项。其中有一位是交通运输系1982届校友王争鸣。他在分配工作的第三天就去了现场,几乎两年没有回过单位,更没有回过家,连春节都是在勘测现场度过的。王争鸣从一名普通的外业助理工程师一步步成长为行业内尖子。他的成长故事告诉我们,再好的想法,如果不去做,一切都是白搭。

       ⑦最后,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真理世界和认知系统中最伟大最深刻的东西,同样也是简明的、直白的,正所谓“大道至简”。因此,同学们要学会透过表象揭示事情的本来面目,穿过复杂的重重迷雾洞见现象背后简明的内在逻辑、因果关系和本质规律。

       ⑧扫一扫“简单、专注”二维码,希望你们人生从此变得“专注”。

       ⑨专注,__________。专注当然要知道专注于什么,正如打靶首先要知道靶点在哪儿一样。很多人一辈子浑浑噩噩,得过且过,还美其名曰顺其自然。他们之所以碌碌无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人生缺乏目标。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没有动力,生活就将变得凌乱无序,慵懒苟且。

       ⑩专注,还要持之以恒,勤勉勤奋。实证研究和大数据表明,一个人如果要掌握一项技能,成为某一领域的才俊、专家或翘楚,一般需要练习10000个小时以上,这就是所谓的“一万小时定律”。实际上,但凡杰出成就者,他们对事业都执着专注,无怨无悔,甚或如痴如醉。

       ⑪同学们,毕业在即,请你们欣然接受这份二维码,得闲时扫一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国山水画之我见

王蕾

①中国山水画,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孕育下形成的独具民族审美特色的艺术门类。中国山水画区别于风景画,前者重内在,后者重外在;前者传心象,后者绘物象;前者依哲学,后者依科学;前者为东方浪漫,后者显西方理性。《论语》里有"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之说。山水画不是把再现眼前之景、描绘视觉之表象作为创作目的,而是以山川为体,以笔墨为用,体自然之规律,察造化之生机,透过山水之景,发乎于心,动之以情,情景交融,造画者心中之境,吐胸中丘壑,传画外之意。正如石涛所言:“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山川脱胎于予也,予脱胎于山川也。搜尽奇峰打草稿也。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

②中国山水画具有独特的审美内涵,主要体现在笔墨与意境两个方面。

③中国画的一大特点就是笔墨,笔墨不只是山水画的绘画媒介和技术手段,还是区别于其他画科的典型特征。中国画的工具、材料,不同于西画的毛刷、油画笔与油画刀,也不同于画布与油彩,而是以笔、墨、纸、砚作为工具、材料,并赋予笔墨更深层次的审美与文化内涵。因此,山水画家在表达山水意象时,是通过笔法、墨法等艺术语言"由技入道”体现形而上的审美特征,使作品传递出画家在人生境界、修养气质等诸多方面的精神追求。概括来讲,对笔墨的理解与认知可分为三个层面,这三个层面是递进的,也是众多山水画家的毕生之追求。

④一是笔墨技法。笔墨技法是学习山水画入门之基础,诸如锋之中侧、笔之顺逆、势之回环往复、点线之轻重缓急等,皆以书法用笔为特征。二是笔墨语言形式。历代山水画家都是在学习前人、写生实践和创作探索中,在对客观造化的观察和体悟中,不断印证和消化传统,并有所发现和拓展,最终形成既源于传统又区别于传统及同时代人的笔墨语言形式和自家面貌。三是笔墨精神。纵观历代山水画大家,都是在长期的笔墨实践和艺术探索中,通过区别于古人、今人的笔墨与图式,反映出各自不同的性格、气质、生活经历和时代特色,传递出个性鲜明的艺术风格和精神追求。

⑤石涛讲“笔墨当随时代”,意指要用不同的笔墨表现不同的对象,体现不同的时代精神。黄宾虹深研传统,受新安山水和黄山画派影响,广采博收;黄宾虹亦注重“师法造化”,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饱游饫看,心追手摹,积稿盈万,最终形成浑厚华滋的山水画特色和散发着传统内美、具抽象意味的笔墨风格。李可染深受齐、黄两位大师启发,又具备坚实的西画根基,在长期的山水写生探索中,他将中西画法合璧,对景创作,最终形成了立足整体、深邃幽亮、凝重苍润的笔墨风格。

⑥意境,是山水画之灵魂,也是山水画区别于其他画科的显著特征。山水画呈现给观者的既非眼前之客观实景,也非脱离生活的随心所欲,而是画家在对自然造化的体验感受中有感而发,联想生成审美境界,再反复酝酿、加工,通过笔墨形成的情景交融的山水意象。

⑦清代方士庶曰:“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虚而为实,是在笔墨有无间,故古人笔墨具此山苍树秀,水活石润,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可见,山水画为观者营造的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流露着画者所思、所感、所追求的精神之桃花源。清代恽南田有言:“春山如笑,夏山如怒,秋山如妆,冬山如睡。四时之意,山不能言,人能言之。"清代布颜图言:“山水不出笔墨情景。情景者,境界也。古云:‘境能夺人。’又云:‘笔能夺境。’终不如笔境兼夺为上。”历代优秀的文人山水诗意画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画家如果没有广博的文化修养和深刻的美学思考,即使具有娴熟的笔墨技法,画出的山水也会没有内涵,意味索然。对意境的追求与修炼,在山水创作中,如同笔墨一样,重要而不可或缺。

(选自《书画世界》)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阅读习惯决定人生选择

戴建业

    ①今年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读书,是人们千百年来一直在谈论的话题。

    ②人有丑俊,书有浅深,东汉思想家王充将当时的书分为三种,作,述,论,而今天书籍的种类更为繁多,有经典著作与流行书籍之别,有专业著作与大众读物之殊,有文字读物与视频读物之异。随着互联网的发达和手机的普及,人类有可能真正实现“知识的普惠”,任何层次任何形式的书籍都能轻易得到,地铁里,公交上,休息时,随时随地都能看到“低头一族”。

    ③不过,这种情况让人“亦喜亦忧”——随着知识的日益普及化,知识也日益浅表化和碎片化。知识的浅表化和碎片化让更多的人不必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只要会“搜索”,无知可以显得有知。不学也可以显得博学。

    ④长此以往,我们既难以认知哲人理论体系的深刻严谨,也难以体验诗人情感的博大崇高,甚至无法感受艺术作品的细腻美妙。因而,认识会越来越肤浅,心灵会越来越荒芜,审美会越来越庸俗。从来不去碰一碰原创性的经典,我们自己怎么可能会有原创性?

    ⑤经典阅读,常常是挑战性阅读。人类流传下来的伟大经典,还有公认的名著,这一类经典著作都是挑战性阅读的读物,一位西方作家曾调侃,所谓“经典著作”就是人人说好,但人人不读的那些书籍。的确,经典很多时候是在人们的书架上“供奉”,并不在人们阅读的案头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或是经典的深度超出了自己的努力范围,初读往往不知所云,如罗素的《数学原理》,弗雷格的《算术基础》,还有可能是自己缺乏必要的知识准备,或时代相隔十分遥远,今人无法领略书中的美感,如屈原的骚赋、杜甫的诗歌、但丁的《神曲》,这份经典是人类的精神宝库,但大多数人不得其门而入,它们只向那些勤奋坚毅者敞开大门。

    ⑥经典不是心灵的“可口可乐”,我们可以咕噜咕噜地一饮而尽,它们需要我们不断钻研才能常读常新。倘若真正读懂了这些经典,你会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豁然。可惜,有“会当凌绝顶”雄心的人很多,但最后实现“凌绝顶”志向的人极少。弃难图易是人的天性,笔者也是如此;只要能读消遣读物就不读经典,只要能读中文就不想读英文,只要能读现代文学就不想读古代文学,只要看电视就不想读书……可是,人与人拉开差距的关键,大多不是智力的高下,而是毅力与恒心的大小。

    ⑦客观来说,今天人们已经无法拒绝网络阅读占据大量阅读时间的现实。但在互联网空间,可不可以也飘着一缕书香?其实,已经有很多机构行动起来。这不是,在年轻人手机App里占有重要位置的今日头条与抖音,联合了在文化传承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光明日报,以及出版过许多经典读物的北京出版集团,中信出版集团、果麦文化等多家文化出版机构,启动了“都来读书”全民阅读计划。“都来读书”——都来,来哪里?简而言之,就是来到经典。“都来读书”,就是希望在网络阅读中培植深度阅读的土壤,希望大家在不拒绝网络阅读的同时,也能接触到经典阅读,其实,不同的阅读和思考习惯,短时间内看不出有什么差别,时间一长就出现天差地别;有的才华自众,有的“泯然众人”.你自己选择了什么样的阅读习惯,你就为自己选择了什么样的人生。

(选自《光明日报》2020年4月22日)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