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以修身   ②非学无以广    ③年与时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②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诫子书》是诸葛亮写给儿子,旨在劝诫、劝勉的信,主要论述修身治学,强调淡泊宁静的价值。 B、作者阐述“静”与“明志”“成才”的关系,“淡泊”“宁静”是“明志”的前提,要想有才学必须通过学习,求学的过程中要有坚定的志向,心无旁骛。诸葛亮将立志、学习、成才三者紧密联系在一起。 C、作者先提出”静以修身“的观点,指出唯有宁静专一,才能明确志向,达成志向。接下来先反后正,论述了“静“与“学”“志”三者的关系。最后一句,再从反面论述,强调勤学刻苦,不能荒废学业。 D、从文章中可知,成才需要三个条件:立志、学习、惜时。三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志向的培养又必须砥砺品德。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江水又东,迳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纤回,虽途径信宿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言水路纡深,回望如一矣。

(选自郦道元《水经注·黄牛滩》)

【乙】壬寅岁⑥,余游天台石梁……梁长二丈,宽三尺许,若鳌脊跨山腰,其下嵌空。水来自华顶 , 平叠四层,至此会合,如万马结队,穿梁狂奔。凡水被石必怒,怒必叫号。以崩落千尺之势,为群碟砢所挡,自然拗怒郁勃,喧声雷震,人相对不闻言语。余坐石梁恍若身骑瀑布上。走山脚仰观,则飞沫溅顶,目光炫乱,坐立俱不能牢,此身将与水俱去矣。瀑上寺曰上方广,下寺曰下方以爱瀑故,遂两宿焉。

(选自袁枚《浙西三瀑布记》)

【注释】①薜(bì)萝:薜荔与女萝,皆为香草。后人常以薜萝为隐者服饰。②英英:同“嘤嘤”,形容声音和谐动听。③办:具备。④江湍:长江的急流。⑤信宿:连住两夜。⑥壬寅岁: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 1782 年)。⑦华顶:即华顶峰,浙江天台山诸峰之一。⑧螺珂(lěiluǒ):同“磊坷”,石众多而乱。⑨拗(niù)怒:抑制愤怒。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