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北师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十三课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同步练习题
造纸术的发明是古代技术的一项重大成就,为人类的文化传播,思想交流和科学发展,提供了至今也不可缺少的信息存贮和传递手段。中世纪欧洲印制一部经书,至少需要三百多张羊皮。这种状况如果继续下去,那么除了少数富有的人以外,没有人可以买得起书,文化信息的传播就会受到极大限制。可以说,“世界受蔡侯的恩惠要比受许多更知名的人的恩惠更大。”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中国古代发明创造成果简表(部分)
时间 | 中国古代文明重要成果 |
战国 | 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使得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至今,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 |
两汉 | 汉代耧车,是古代世界先进的农业工具,形状与构造已初步定型,直至今天农村使用的耧车仍没有多大变化,可以算是现代播种机的雏形。 |
蔡伦改进造纸术,使得纸的使用日益普遍,也促进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发展,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 | |
张仲景创作的《伤寒杂病论》,总结各种疾病的症候,历代医家对之推崇备至,赞誉有加,是后世从医者必修的经典著作。 | |
华佗发明“麻沸散”,开创外科手术新纪元,在世界医药发展史上有着重要贡献。 | |
三国 | 马钧制作的翻车,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最常用的水利灌溉器械之一,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
刘徽提出“极限”思维的圆周率计算方法,在数学历史上有着重要突破。 | |
南北朝 | 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 |
——摘编自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文化遗产 | |
①长城 长城是世界建筑奇迹。它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智慧、坚韧刚毅、充满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民族精神。 | |
②都江堰 都江堰是古代著名水利工程。它用功省效益大,22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作用,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 | |
③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历法的独特创造,表示季节的更替和气候的变化,并用以指导农业活动,沿用至今。 | |
④《齐民要术》书影 《齐民要术》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丰富。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这部农书对后世农学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 |
⑤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海会址 上海党的一大会址是中国共产党梦想启航的地方,承载着中国共产党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 |
⑥林则徐销烟泡与虎门炮台旧址 该遗址由林则徐销烟池、虎门炮台等组成,是我国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请从以上六个文化遗产中选择两个,围绕“文化遗产”这一主题,自拟观点,并运用所选材料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符合逻辑,总结提升。)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