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十二课罗斯福新政和德国法西斯专政同步练习题
材料一:20世纪30年代一位《纽约时报》的记者写道“夜间敲门讨饭的人,可能是几个月或一年前在银行里爽快地签发过你的贷款,或者是在你所读的报纸上写过社论,或者是某家大地产公司的副经理……”
材料二:“值此我就职之际,同胞们肯定期望我以我国当前情势所要求坦率、果断来发表演说。……我们的国家过去经得起考验,今后还会经得起考验,复兴起来,繁荣下去……”
材料三:经济危机对日本的打击同样沉重,日本的工业生产大幅度下降,失业人数剧增,农民大批破产,阶级矛盾十分尖锐。以军部为核心的法西斯势力迅速抬头。
请回答:
材料一:汉代王充説:“商鞅相孝公,内秦升帝业。”
材料二:19世纪5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
时间 | 企业数(个) | 工人数(人) | 产值(千卢布) |
1860 | 99 | 11600 | 7954 |
1879 | 187 | 42000 | 51937 |
据统计,1860~1890年,俄国的生铁产量增加了2倍,钢产量和棉纺织业的产值都增加了3倍,而煤炭产量的增加则超过了19倍。在此期间,俄国的整个工业产量增长了6倍。
材料三: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40%……美、德、法、英大量企业破产,资本主义世界失业工人达到3000多万,几百万小农破产,无业人口颠沛流离。
——摘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素养一: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
材料一:
素养二:历史理解,是指将对史事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理性认识和情感取向。
材料二: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被视为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三份人权文献……
——林·亨特《人权的发明:一部历史》
素养三: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与能力。
材料三:下表为西欧六国国民生产总值统计表(单位:百万1990年国际元)
1952年 | 1967年 | 1975年 | 1983年 | 1991年 | 1999年 |
1215855 | 2433880 | 3213870 | 3836859 | 467229 | 5403597 |
(注:六国为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
(数据采编自(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统计》)
素养四:历史归纳,是指能够对比历史事件的异同点,对相关史实进行分析、总结并运用的能力。
材料四:“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甚至出现更复杂的属性。
——钱乘旦在《现代化与中国的世界近现代化史研究》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