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台州地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试卷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回忆我的语文老师

曹文轩

    ①我的高中是在文革中度过的。说到这个时候,大家很快会想到一个词,叫荒漠。因为这是一个一望无际的荒漠的时代。可是你们大概谁都不能想到,本人受到的最好的教育恰恰是在文化大革命中。为什么?因为当时有一批苏州城、无锡城名校里头的名师,下放在江苏盐城那一大片芦苇荡里。他们到了我所在的中学,做了我的老师。

    ②其中就有我的语文老师,她是南京大学的高才生,是一个高高的,身体长得非常扁平的女人。这个女性是我心目中最高贵、最美丽的人。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千百次寻找过,但是也没有找到过像这样的一位女性。

    ③我记得她第一次走上讲台,把两只手轻轻地悬在讲台上,她没有带粉笔,没有带备课笔记,也没有带语文教材,是空手走上来的。她望着我们,说:同学们,什么叫‘语文’?然后她用了两节课的时间,给我们阐释了什么叫“语文”。那期间,天开始下雨,她把脑袋转向窗外,对我们说:雨落在草丛中和落在水塘里,那个样子和发出来的声音都是不一样的。我至今还记得,我们所有的同学都把脑袋转向了窗口,外面有一大片荷塘,千条万条银色的雨丝正纷纷飘落在那口很大很大的荷塘里。这就是我的语文老师。

    ④大概一个星期之后,她走上讲台,那是一节作文课。她说了一句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班上作文写得最不好的同学是曹文轩。在此之前,我的历任语文老师都说作文写得最好的同学是曹文轩。这个反差太大了!对我来讲,这个打击是巨大的,我根本无法接受她的判断,所以我当着她的面就把作文本撕了,扔在了地上,一头冲出教室,来到了离教室不远处的一条大河边。我至今还记得,我坐在大河边上,望着那条河,把地上的石子、瓦片一块一块狠狠地砸到水面上,一边砸,嘴里一边骂:丑八怪!

    ⑤晚上,我回到学校,来到了她的宿舍门口,我记得自己不是轻轻地把她的门敲开,而几乎是用脚把她的门踢开的。她拉开了门,站在门口,微笑地看着我,说:你请进来坐一会儿。然后我就进了她的卧室,看到了她不知道从哪里搞来的我的六本作文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说:你过来看看,我们先不说内容,就看这些字,前几本的那些作文,字非常稚拙,但是能看出你非常认真。你再看看最后一本作文,你的字已经张扬到什么程度了,你已经浮躁到什么程度了?

    ⑥她又说:“在这六本作文里,都有一篇作文是写春天的,你在第一本里写春天的时候是非常诚实的,是非常朴素地对春天的描写,但是后来你慢慢地控制不住自己了,你有必要用那么多形容词吗?你的作文写得越来越臃肿,越来越夸张。当那些老师都说你有才气的时候,你就已经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她说:“才气,有时候是害人的。”

    ⑦我记得那一天离开她的宿舍,走进校园,月亮特别好。清澈的月光铺在校园里头。那个夜晚是值得我一生铭记的。没有那个夜晚,就没有我以后漫长的人生道路。这就是我的语文老师。

    ⑧我要说语文和语文老师,对一个学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我这里无意贬低其他学科的老师对学生的作用,我只是说语文和语文老师是无可替代的。语文老师永远是一所学校的品质构建者和体现者。我无法想象一所学校没有语文和语文老师,我也无法想象这个世界上没有语文和语文老师。

    ⑨我们应当对语文老师充满敬意。全世界都应当如此!

(选自《读者》2016年第23期,有删改)

(1)、作者回忆了语文老师的哪几件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联系上下文,选择最恰当的句子填在第⑤段横线处,并写出你的理由。
A、她把这六本作文本排列在她的桌子上 B、她把这六本作文本一本本地排列在她的桌子上 C、她把这六本作文本一本一本地排列在她的桌子上
(3)、作者在文中写到自己的语文老师是一个“身体长得非常扁平的女人”,但同时又说“是我心目中最高贵、最美丽的人”,这样的表述是否矛盾,为什么?
(4)、结合选文及下面的文字,说说语文老师对曹文轩文学创作的影响。

这里的气味,倒是很好闻的。万顷芦苇,且又是在夏季青森森一片时,空气里满是清香。芦苇丛中还有一种不知名的香草,一缕一缕地掺杂在芦叶的清香里,使杜小康不时地去用劲嗅着。(《草房子》)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
                                                                                                   夜的尽头是家的灯光
      ①父亲在河南开封长大。父亲一直在奋斗,考上了武汉,留武汉工作,结婚,生了我。他的奋斗,换来了理想的大学合适的职业和幸福的家庭。这也许就是别人眼中我平凡的父亲——离家游子。他的心也许一半是黄河,一半是长江。
      ②我仍记得,父亲接我放学后带我直奔前往开封的列车,夜色如墨,列车摇晃着我疲倦的神经,懵懂的我从未读懂过父亲那晚的表情,他一直看着窗外,眼里似乎闪烁着什么,但不是眼泪,是一种难于言说的情感……火车哀鸣着停止了摇晃,我从父亲的怀里惺忪醒来,又是一段颠簸的汽车行程后,父亲拽着我,高一脚、低一脚地赶往乡村,黄河的风凉湿了父亲的手心。
      ③沉沉夜色,静默村庄,木门一开,黑漆漆的夜色瞬间被老屋里的灯光穿透,我有些晕眩,模糊的视线里烟雾缭绕,纸钱的火苗摇摆在黑红的棺材前,父亲嚎啕着,跪地不起……
      ④那时的我的确太小,奶奶去世,我竟没有一滴眼泪。长大了一点儿,我才明白,和自己深爱的人离别,心有多么痛。对于父亲也是,造就自己、牵着自己长大的人走了,并且是永远地走了……
      ⑤我一直单纯地认为这就是父亲全部的痛苦。
      ⑥现在我知道,其中还夹杂着一丝恐慌:他也许在奶奶身上已经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⑦奶奶是中秋节去世的。几年之后的一个中秋节,刚搬进新房不久,父亲在奶奶的照片前点了一炷香,慢慢的鞠了个躬,缓缓坐下,然后静静地注视着照片。良久,父亲看着我,轻轻地说:“今后别再让你妈生气了。”
      ⑧也许他在遗憾自己小的时候没有好好报答自己的母亲,现在没机会了。不知道天下有没有人不想出去闯一番事业然后衣锦还乡的?不知道最后的回家在终日等待面前是否显得渺小?不知道天下有多少父母再也等不到儿女回家的那一天?
      ⑨可是,谁又能改变这一切?也许最深的母子之情只能属于童年,因为那时,孩子一无所有。到现在,我也不知道我们这一代独生子女离家后,天下将会有多少老无所依的父母。
      ⑩父亲那眼神中,也许还有责任。父亲的母亲已经将全部交给父亲,我懂得有一天,父亲也会将全部交给我,虽然我极不愿那一天的到来。但我知道,这个轮回终会由我接下去!
      ⑪那晚,窗外的夜色似乎被满月稀释过一般,我和父亲静静地坐在一起,我能感受到,他害怕失去的,不只是他的母亲,还有他的孩子。他知道,有一天他的孩子也会离家的。
      ⑫父亲一直在弥补,他总是一有时间就带我和母亲回开封看看,摇晃的火车不再让我疲倦,如墨的夜色早已被家的灯光照耀的温暖、明媚!父亲总是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我总是握着母亲还未衰老的手,渐渐意识到:该轮到我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第一堂课

老舍

       真正的苦痛是说不出来的!

       铃声,对于一个做惯了教员的,有时候很好听,有时候很不悦耳。祁瑞宣向来不讨厌铃声,因为他只要决定上课,他必定已经把应教的功课或该发还的卷子准备得好好的。他不怕学生质问,所以也不怕铃声。今天,他可是怕听那个管辖着全校的人的行动的铃声,像一个受死刑的囚犯怕那绑赴刑场的号声或鼓声似的。他一向镇定,就是十年前他首次上课堂讲书的时节,他的手也没有发颤。现在,他的手在袖口里颤起来。

       铃声响了。他迷迷糊糊地往外走,脚好像踩在棉花上。他似乎不晓得往哪里走呢。凭着几年的习惯,他的脚把他领到讲堂上去。低着头,他进了课堂。屋里极静,他只能听到自己的心跳。上了讲台,把颤动着的右手放在讲桌上,他慢慢地抬起头来。学生们坐得很齐,一致地竖直了背,扬着脸,在看他。他们的脸都是白的,没有任何表情,像是石头刻的。一点辣味儿堵塞住他的嗓子,他嗽了两声。泪开始在他的眼眶里转。

       他应当安慰他们,但是怎样安慰呢?他应当鼓舞起他们的爱国心,告诉他们抵抗敌人,但是他自己怎么还在这里装聋卖傻的教书,而不到战场上去呢?他应当劝告他们忍耐,但是怎么忍耐呢?他可以教他们忍受亡国的耻辱吗?

       把左手也放在桌上,支持着他的身体,他用极大的力量张开了口。他的声音,好像一根细鱼刺似的横在了喉中。张了几次嘴,他并没说出话来。他希望学生们问他点什么。可是,学生们没有任何动作;除了有几个年纪较大的把泪在脸上流成很长很亮的道子,没有人出声。城亡了,民族的春花也都变成了木头。

       糊里糊涂的,他从嗓子里挤出两句话来:“明天上课。今天,今天,不上了!”

       学生们的眼睛开始活动,似乎都希望他说点与国事有关的消息或意见。他也很想说,好使他们或者能够得着一点点安慰。可是,他说不出来。真正的苦痛是说不出来的!狠了狠心,他走下了讲台。大家的眼失望地追着他。极快的,他走到了屋门;他听到屋中有人叹气。他迈门坎,没迈利落,几乎绊了一跤。屋里开始有人活动,声音很微,像是偷手摸脚的那样往起立和往外走呢。他长吸了一口气,没再到休息室去,没等和别的班的学生会面,他一气跑回家中,像有个什么鬼追着似的。

阅读课文《我的叔叔于勒》选段,完成小题。

    我父亲A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

    他回到我母亲身旁,是那么神色张皇。母亲赶紧对他说:“你先坐下吧!别叫他们看出来。”

    他坐在长凳上,结结巴巴地说:“是他,真是他!”然后他就问:“咱们怎么办呢?”母亲马上回答道:“应该把孩子们领开。若瑟夫既然已经知道,就让他去把他们找回来。最要留心的是别叫咱们女婿起疑心。”父亲神色很狼狈,低声嘟囔着:“出大乱子了!”

    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现在把钱交给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已经够倒霉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她说完就站起来,给了我一个五法郎的银币,就走开了。

    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他回答道:“两法郎五十生丁。”

    我把五法郎的银币给了他,他找了钱。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B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

    等我把两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三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我说:“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

    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十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

    我们面前,C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

文学类文本阅读

“铸剑擎盾”的“中国脊梁”

衡玉坤

①2023年3月4日,“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央视播出,为我国航天事业隐姓埋名60个春秋,被称为“中国脊梁”英雄的名字,被人们广为传诵。

②他就是我国导弹总指挥设计师之一沈忠芳。

③童年的记忆里,同胞离乡背井、家破人亡的惨烈景象使他深恶痛绝,一颗报效祖国、驱逐侵略者的种子深深地埋进了他的心中。高中毕业,成绩优异的沈忠芳不忘初心、牢记历史,毅然决然填报了北京航空学院飞行器设计专业,希望有朝一日自己亲手设计制造的飞机翱翔蓝天,守卫祖国的领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在飞行器设计专业学习上刻苦钻研基础理论知识,在空气动力、自动控制等方面攻坚克难,不断创新实践,与同学们同心合力将我国第一架轻型旅客机送上蓝天,完成了毕业设计和儿时的梦想。此时,新中国刚刚成立,国防力量薄弱。美国U——2高空侦察机肆无忌惮,频繁侵入我国领空搜索情报。我国传统的防空高炮和飞机对2.1万米高空中的U——2束手无策,研制地空导弹系统势在必行,迫在眉睫。正上大四的沈忠芳得知这一消息义愤填膺,强烈要求到新成立的导弹专业学习。毕业后,他凭着优异的成绩,被分配到国防部从事导弹研究工作,开始了为国“铸剑擎盾”的事业。

④沈忠芳和战友们在没有参考资料,没有专业技术人才和资金储备,国外势力层层封锁的情况下迎难而上。他们不分白天黑夜查资料,夜以继日画图纸,从千头万绪的设计方案中,逐步攻克了防空导弹技术的难题,横空出世的“红旗一号”地空导弹一举将不可一世的U——2击得粉碎。

⑤但U——2不甘心失败,加装了电子侦查接收报警系统后再次侵入我国领空。一旦识别出我方雷达信号,U——2就会立即逃之夭夭。面对狡猾的敌人,沈忠芳和科研团队集思广益,针对U——2的特性和要害部位,进行弹道、导弹稳定性制导精度和杀伤概率分析后,很快开发出了一套克敌制胜的反机动系统。

⑥当U——2再次大摇大摆侵入我国领空,压缩制导雷达开机距离和发弹距离的“近快战法”早已严阵以待,再次将U——2击得粉碎。从此.敌机再不敢恣意妄为前来窥探了。

⑦实践证明,敌人并不是坚不可摧。沈忠芳和战友们乘胜追击,加入了FJ型号方案的论证和研制工作后,他将研究方向瞄准国际先进市场,努力实现弯道超车。在导弹发射失利的风口浪尖上,他逆流而上,潜心钻研,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不但彻底解决了导弹发动机的问题,而月还创造性地给导弹穿上了一层隔热防火服。

⑧这样,在降低发动机飞行高温的同时,还降低了弹体的温度,并取得了从单独型号到多款导弹研制的成功,使地地导弹和B610后续多款系列导弹完成了飞行考核,其中8项成果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⑨在20世纪80年代搞民营的经济大潮中,大量科技人才流失。沈忠芳在每个月工资不到100元情况下,仍然毫不动摇地站在国防战略的高度,谋发展、争速度、重质量,千方百计自筹资金400多万,使我国导弹如雨后春笋般腾空而起、拔地而起,成为世界最先进的精锐武器之一,沈忠芳被任命为第三代中高空中远程防空导弹型号总指挥。

⑩在60多年奋斗历程中,沈忠芳这样的科学家自始至终磨砺着国家剑与盾,心甘情愿隐姓埋名,使我国国土防空从弱到强,从近到远,打得准,防得稳,令敌人胆寒,让国人心安。

⑪2022年,沈忠芳过了脱密期,首次出现在公众面前。站在颁奖台上,88岁的沈忠芳高举“感动中国”奖杯,发表获奖感言时铿锵有力地说:“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为国家的安全和人民的幸福奋斗。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期待我们的事业后继有人,让我们国家的矛更锋利,盾更坚实……”

⑫铿锵的誓言,是沈忠芳等老一辈国防科技工作者的庄严承诺,也是中国人民在新的征程上凝心聚力、共襄盛举、前赴后继、生生不息,强国建设的民族魂。

(刊载于2023.6.8,有删改)

现代文阅读

长生鸟

【英】西尔维亚•汤森•沃纳

①斯特劳贝里勋爵喜欢养鸟。他有欧洲最好的鸟舍,宽敞得连老鹰也不会感到不舒服。但是多年来,其中最优雅的一间“公寓”一直是空着的,上面只有一个标签,写着:“长生鸟。栖息地,阿拉伯半岛。”

②斯特劳贝里勋爵不时地从他的代理人那里得到被认为是长生鸟的鸟(连同其费用清单),但这些鸟经鉴定后却是用人工把各种羽毛巧妙地粘合上去的杂种鸟。(A)最后斯特劳贝里勋爵亲自去阿拉伯半岛。几个月后,他找到了一只长生鸟,逐步赢得了它信任之后就把它捉住了,并完美无损地把它带回了家。

③【甲】这鸟一到英国,便在鸟类学家、记者、诗人和女帽设计商中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不断有人来访问它。但它没有被这些赞扬吹捧弄得趾高气扬。当它不再传为新闻,以及来访者逐渐减少时,它也没有表示出生气和怨恨的样子。它吃得很香,似乎对处境感到心满意足了。

④维持好一个鸟舍得花费一大笔钱,所以斯特劳贝里勋爵死时,身无分文。这鸟舍被拿到市场上去拍卖了。最终,勋爵的继承人和“奇异世界游乐场”的拥有者波尔罗德先生成交了,因为他出了较高的价钱。

⑤波尔德罗先生认为他的长生鸟买得很合算。喂养它花不了多少钱,而且也不在乎孩子们的玩弄,虽然它还不会玩什么把戏,波尔德罗先生认为它不久就会学会一些的。更重要的是,许多人愿意付一克朗的票价前去“一睹真容”。

⑥后来生意清淡了。但这长生鸟还是一样美,一样亲切。但正因为它太文静、太古板了,所以人们还是喜欢去看狒狒的滑稽动作,或去观赏那条已经吃掉过一个妇女的鳄鱼的表演。

⑦一天,波尔德罗先生对他的经理说:“自从有傻瓜付钱来看这长生鸟以来,有多久了?”

⑧ “大约三个星期光景。”经理回答道。“这只鸟不值一养,”波尔德罗说,“更不要说付保险费了。为那鸟保险,我得每星期花上七个先令。”

⑨ “公众并不喜欢它,他们感到这只鸟太文静了。问题在于它不会找配偶也不会做其它任何事情。我为了使它交配,已不断地试用了白色装饰的羽毛及美丽的孔雀给它看,给它看过的东西真是多得天晓得了,但它却不屑一顾。”

⑩“不知道我们能否用它换到一只活泼的鸟?”波尔德罗先生说。

⑪“不可能。在一段时期内只有这样一只长生鸟。你读过标签上写的话吗?”

⑫这稀有的、神话般的鸟是举世无双的。它是专门从东方进口来的,没有配偶,也不想有配偶。当老年来临时就自焚而死,又神奇般地再生。

⑬(B)“我有一个想法,”波尔德罗先生继续说,“我们能想某种方法让它自焚再生吗?当然我们事先要为它做好广告 , 以便引起公众兴趣。这样我们就会有一只新的鸟,带上一些浪漫色彩的鸟,具有生动的生活史可讲的鸟。像这样的鸟我们就卖得出去了。”

⑭经理点了点头。“我已在一本书上读到过,”他说,“你得给它们准备好有香气的木材等东西,它们会做起一个窝来,在窝上面坐下,这样就会自然而然地焚烧起来,但等它老了才会这样做。问题就在这儿,我看还在它精力旺盛时期。”

⑮“这事让我来做好了,”波尔德罗先生说,“你去弄些香木,我来使它衰老起来。”

⑯使长生鸟衰老起来是件不容易的事。把它的食量减少一半又一半,虽然它变得越来越消瘦了,但视力并未减退,羽毛还是像以前一样光泽润滑。取暖器关掉了,在严寒中长生鸟展开羽毛来御寒,似乎一点也不觉得冷。

⑰波尔德罗先生翻到一本讲阿拉伯半岛的书,获悉那儿的气候是很干燥的。于是他把长生鸟搬到一个顶上装有喷水设备的小笼里。每天晚上把喷水器开了,长生鸟就开始咳嗽起来。他几乎每天都亲自呆在鸟笼前来嘲弄和凌辱这只鸟。

⑱春天来时,波尔德罗先生开始宣传长生鸟已老化了这事,并且签订了拍长生鸟这部电影的合同。最后时机似乎成熟了,好几个星期以来大众对使长生鸟衰老的兴趣被逐步激发起来了。入场券的票价已上涨到二克朗。【乙】场子四周熙熙攘攘。灯光和摄像机都对准笼子。扩音机在向观众播送着即将发生的稀罕的事。

⑲ “长生鸟,”扩音机播放着,“在生活上是鸟类的贵族。只有浸在奇异的香水中的最稀有最昂贵的木材品种才能诱使它来筑起它那奇特的巢来。”

⑳挑选好了的一堆干净的香气扑鼻的嫩枝和刨花推进了这鸟笼。

㉑扩音机继续播着音:“它那东方的姿态,它那柔情的魅力,它那不沾染世俗的高洁……”

㉒ “这只鸟在筑巢了!”一个女人在人群里叫喊着。

㉓这长生鸟抖动了一下翅膀,它的头左右转动起来,从栖息处摇摇晃晃地飞了下来,随后疲乏地开始拨弄那堆着的嫩枝和刨花。

㉔于是摄像机卡嗒卡嗒对准笼子拍摄,照明灯光强烈地照着鸟笼。波尔德罗先生冲到扩音机前惊叫:“女士们、先生们,这是我们屏息等待最令人兴奋的时刻。在我们现代人的眼前,几世纪以来的传说正在付诸实现了,这只长生鸟……”

㉕长生鸟安稳地坐在自焚用的木堆上,看上去似乎是睡着了。

㉖电影导演说:“好吧,即使这只长生鸟没有比这更大的价值,这样供大家欣赏一下也是有教育意义的。”

㉗话音未落,长生鸟和木材起火了,火焰直冲九霄,同时又向四周窜了出去。顷刻之间,大火吞没了一切,照亮了整个天空,这里的一切都荡然无存了,包括波尔德罗先生。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