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湖北省黄石市2019年中考历史试卷

下图是某同整理的学考笔记,它相关的事件最有可能是(    )

A、商鞅变法 B、文景之治 C、贞观之治 D、孝文帝改革
举一反三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个国家繁荣富强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约距今5000-3000年间,黄河中下游出现了一个文明程度较高的华夏族,……民族融合不断在进行,……经秦汉四百年的发展,华夏族成为统一的民族,中国也逐渐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戴逸《中国民族边疆史研究》
材料二: 汉朝时期的边疆分布着众多的民族,由于对这些地区的统一方式不同,汉朝对它们采取了不同的管理方式。汉王朝继承了秦在边疆地区设置郡县的这一制度,在北疆、西南地区以及南部等边疆地区设立了众多的郡县。在一些不设置郡县管理的边疆地区,汉王朝则设立了一些边疆专门性机构,诸如……。这些机构既理民政,管理边疆民族的有关事务,也理军政,负责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与边疆治理》
材料三:

图 北魏着汉服的文官俑 表格 鲜卑姓改为汉姓
材料四: 元朝的大统一结束了五代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基本上奠定了中华民族的版图,……也为中国此后六百多年的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石。
材料五: 在清朝辽阔的疆土上,生活着汉、满、蒙、回、藏等诸多民族。清朝在边疆地区,分设机构,进行有效的管辖。清朝的统一,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材料六:我国古代民族之间虽然有过战争,但友好相处、和平交往是主流,各民族都为祖国的开发和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她们共同缔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历史证明,统一必然促使国泰民安,分裂必将导致国运衰落。维护国家统一,打击分裂势力,是任何一个国家统治者的重大治国策略。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阶段。七年级(1)班的学生以“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下面是每小组承担的探究任务,请你一起参与。

【探究一政权分立】

第一组同学搜集到了有关这段历史的战争示意图,从战争的视角探寻。

图一 官渡之战示意图

图二赤壁之战示意图

图三 淝水之战示意图

图四三国鼎立形势图

(1)说出图一二三所示战役具有的共同特点,观察图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两场战争获胜的共同计策,指出图三所示战役的交战双方。

(2)指出图四“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与图一二三中哪一战役有直接联系,并加以说明。

【探究二经济发展】

第二组同学搜集了文献,从社会发展的视角看待这段历史。

材料一   建安初,关中百姓流入荆州(注:湖北省境内)者十余万家……至于永嘉(注:西晋永嘉年间),丧乱弥甚。

——《晋书》

时海内大乱……中国士民避乱者多南渡江。

——《资治通鉴·晋纪九》

材料二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鱼盐杞样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3)根据以上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表述的正误。你认为正确,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正确”;不正确,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错误”。

A.东汉、魏晋时期,中国人口迁徙的方向只有由北向南。   

B.北人南迁带来充足劳动力,促使江南地区开发和发展。

【探究三民族交融】

第三组同学搜集了图文资料,从民族交融的视角看待这段历史。

魏晋时期

                    甘肃嘉峪关魏晋墓砖画

十六国时期

匈奴人刘渊建立的“汉”国灭亡后。匈奴贵族开始与汉人杂居,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汉人的农耕生活,发展了冶铁和制陶等手工业。

——摘编自白翠琴《魏晋南北朝民族史》

北魏时期

(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

(孝文帝)高祖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

——《魏书》

(4)依据表格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上表呈现的史实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并指出“孝文帝”为顺应这一历史发展趋势采取的应对措施。(任举三项)。

【探究四文化繁盛】

第四组同学搜集了文化作品的图片资料,从文化的角度探知这段历史。

图一 魏碑《比丘道匠造像题记》(拓片)       图二龙门石窟北魏《帝后礼佛图》(局部)

(5)请根据示例,完成对图二的介绍。

示例:图一是北魏时期流传下来的碑刻,其字体苍劲厚重,粗犷雄浑,是北魏时期社会崇尚汉文化的缩影。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