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2019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他以笔代戈,无情批判封建礼教,奋笔疾书,深刻剖析整个民族的精神弱点,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他既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又是现代杂文的开拓者,他是(   )
A、齐白石 B、茅盾 C、鲁迅 D、徐悲鸿
举一反三
文化是塑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关系一个政党兴衰的重要力量。文化作为软实力,是各种制度和社会秩序在精神层面上的投射,客观反映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对外影响力。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材料一:1913年康有为《与陈焕章书》中认为,发展和宣扬孔教、提倡尊孔可以动员很多

政治力量:“近者大变,礼俗沦亡,教化扫地,非谁一时之革命,实中国五千年政教之尽革,进无所依,退无所据。……今其时也。吾欲复立孔教会以振之。

相反,钱玄同则认为“欲使中国不亡,欲使中国民族为二十世纪文明之民族,必以废孔学为根本之解决,而废记载孔门学说之汉文,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

胡适的逻辑是这样的:“正因为二千年吃人的礼教法制都挂着孔丘的招牌,故这块孔丘的招牌——无论是老店,是冒牌——不能不拿下来,捶碎,烧去!”胡适面对中国的文化传统,却从来没有打算小心求证。

材料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质是“和合”文化,其核心价值是和谐共生、和平发展,即在人际间倡导和谐、在国际间倡导和平。从古至今,无论是历交上开辟的欧亚丝绸之路,还是当下谋求的兴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都见证了中华“和合”文化的巨大魅力,彰显“和合”文化的意义。

材料三:近年来,中国通过举办孔子学院、中国文化节、大型对外文化援助项目等多种渠道,将“仁者爱人”“以和为贵”“兼容并包”等中华文明的核心精神传播至全世界。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