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各题。

材料一:

    “什么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近日,某位名人在演讲中的一句话一下子又成了网络热点话题。

    话说得有些极端,但放在演讲的语境里,也并无不可,无非是劝说年轻人在创新创业过程中要有胆量,不必唯学历是举。但舆论纷纷中,难免也有人把这番话进行歪解,有的甚至从而推演出了一个极端的结论:读书无用。

    的确,这些年来,大学教育的日益普及让大学生不再是“天之骄子”,如果把“有用”等同于物质上的成功,老实说,想通过读书上大学来实现“挣大钱”的确没那么简单了。同时,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也给普通人创造了很多人生出彩的机会,即使没有大学学历,只要敢闯敢干,一路坚持下来也能有不小的斩获。但这是否说明,我们就不需要读书了?

    读大学,不仅在于学习知识,作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储备“资本”;而且还有其更高的价值:养成终生读书的习惯,培养训练自我学习的能力。与其说大学教育教给学生的是具体专业的学科知识,不如说是一种可以受益终生的技能。读书的“有用”,就在于其丰富个人素质的“无用”之用。大学所带来的宏阔视野、丰盈见识以及价值观的塑造,其“回报”未必能用量化的金钱体现。

    当然,“读书无用论”的回潮也值得社会反思:我们的社会,通过知识获得上升通道的道路是不是变得更狭窄了?但在这个越来越需要通过知识来创新发展的时代,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能对读书丧失信心。

(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1月18日)

材料二:

    在1月3日晚上的直播中,两个90后网红姑娘原本只是盘点近日收到的生日礼物,最后演变成为撕书直播,她们对礼物中的书本不屑一顾,并表示读书没用,自己从来不读书,照样做老板开跑车,给自己打工的都是大学生。

    如今渐渐流传开的“读书无用论”,一是源于不少辛辛苦苦读书的年轻人,最后进入社会取得的经济效益还不如不怎么读书的人多;二是源于读书多年,一朝进入社会,大部分知识内容都忘记。

    读书有何用呢?对于这个问题,有个外国网友的回答很有意思,“当我年轻的时候,我吃下了许多的食物,它们中的大多数对我来说已经消失并忘记了,但我确定其中有一部分变成了我的骨血。我想,阅读也是一样的事情。”

    读书学知识,或许不能直接赚到钱,但是之所以还要学,不仅我们学,下一代还要学,是因为这些知识是正确的。

    所以,网红们读不读书真的不重要,“你”读不读书才重要。

(选自“红网”2017年1月4日)

材料三:

    “读书无用论”在不少农村贫困地区大有市场。让人惊诧的是,有极个别的农村走出了成百上千名大学生,成为远近闻名的“高考名村”,那么引出了一个问题:“读书无用论”在农村到底有多大的市场?一些村子为何能够如此重视教育?有何经验可供其他地区借鉴?

    这些“高考名村”的村民并非毫无缘由地对教育“情有独钟”。有两点需要引起注意:一是,这些“高考名村”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出过几个大学生,他们成为“知识改变命运”的鲜活案例,促使后人争相效仿;再者,就是尽管贫穷,但这些地区的村民并没有外出打工,而是过着简单的生活,全力供应孩子读书,并时常向他们灌输教育改变命运的思想。

    要想彻底剔除“读书无用论”的土壤,需要教育部门在制度层面上,均衡城乡教育资源的不公平分布,诸如在高校自主招生、校长推荐、名校联合招考等教育改革举措中,应该向农村考生重点倾斜,从而疏通贫寒子弟向上层流动的通道。这些“高考名村”所取得的经验,也在警示我们,要重塑贫困阶层对教育的信仰,既要树立和宣传正面典型人物,也要重点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选自《中国青年报》,2016年3月1日)

(1)、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某位名人认为不必唯学历是举,因为在他看来,对于年轻人来说,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胆量是很重要的,学历不如胆量。 B、外国网友对“读书有何用”这一问题的回答十分巧妙,运用类比的方法说明读过的一些书会变成我们的一部分。 C、网红们读不读书不重要,因为他们不需要读书就可以成功;我们读不读书很重要,因为我们如果不读书,就没有出路。 D、“读书无用论”在不少农村地区很有市场,而有些农村却成为“高考名村”,原因之一是上世纪80年代这些地方出过大学生。”
(2)、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材料一以某位名人在演讲中的话作为引子,引出话题“读书无用论”,论述后指出,不光要读书,还要有胆量。 B、材料二用两个90后网红姑娘在直播中撕书并表示读书没用的事件引出话题,对她们的行为进行强烈批判。 C、材料三以农村地区出现“高考名村”这一事件引出讨论,认为这些地区对教育“情有独钟”,有丰富的经验可供借鉴。 D、三则材料关注的都是“读书无用论”问题,都分析了“读书无用论”出现的原因,并强调了读书的有用性。 E、三则材料来源不同,有专业报纸,有门户网站,但都针对当前“读书无用论”流行的现实进行报道,议论性较强。
(3)、根据上述材料,谈谈应该如何解决“读书无用论”的问题。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篮球协会主席姚明说,为了让12岁以下的孩子更好地接触篮球、喜爱篮球,中国篮球协会在大量调研以及综合国际篮联‘迷你篮球’的基础上,推出了‘小篮球’计划,即用更小的年龄、更小的篮球、更小的球场、更矮的篮筐、更简易的规则,降低篮球项目的门槛,让更多孩子走进篮球场,掌握团队协作、领导力、沟通的技巧,完成体育、教育共同的育人功能。”

    “喜欢”就是姚明以及他背后的中国篮球协会最希望达到的效果和目的。“小篮球”项目的推出,就是为了让青少年更直接地喜欢上篮球、爱上篮球,从而养成终生爱好、终生习惯。篮球运动,正是为孩子提供了一个提高独立生存能力和提高情商、提高自信心、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学会与人沟通的平台。

据介绍,篮球运动有着诸多益处:从小进行篮球运动的孩子将来的身高会多增长5-10公分;篮球是一项集体运动,非常讲求团队配合,需要在进攻和防守上通过配合取得胜利;从小打篮球可以培养孩子的专注力与自信心,能够让孩子更阳光;篮球的规则是比较复杂的,相对应的在篮球训练也很严格;通过左右手交替运球、变相突破运球、双手运球、左手运球等,可以很好的锻炼孩子的左右脑平衡发展,使孩子的肢体活动更加协调;可以使孩子学会如何战胜困难,磨练孩子的意志品质,培养永不放弃的精神。

    (摘编自《篮球为什么要从小学习?姚主席的“小篮球”告诉你!》,搜狐网2018年7月10日)

材料二:

    自小篮球计划推出以来,“小篮球”的概念慢慢走入大众视野。2018年暑假,小篮球联赛大区赛及训练营活动在全国各地陆续开展,赛事的火爆程度出乎预料。据统计,华南区各省级预决赛中,共有3万多小球员报名参赛,这也让华南区成为参与球员人数最多的大区。最终,来自广东、福建、海南、湖北、深圳、厦门的37支球队约310余名运动员突出重围,成功跻身决赛训练营。

    为了更好地适应孩子们的身心发展规律,小篮球运动除了制定通俗易懂的规则外,还特别强调所有参与者赛前赛后、场上场下的礼貌和礼仪。中国篮球协会主席姚明希望小球员通过此次活动要学会尊

    重、学会坚持、学会如何面对输赢,学会如何认识自己。在训练营获取成长的,不只是孩子,而是所有参与者。“来到训练营,我的篮球教育观念转变了,这是很多领队、教练和家长参与小篮球联赛后不约而同的感受。

    小篮球联赛元年,一切都在摸索中,但不以锦标论成败,而以快乐、参与、成长为目的的办赛理念,获得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响应和支持。“小篮球大梦想”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

    (摘编自佟玲、刘宇丰《小篮球,让孩子们在热爱中成长》,新华网2018年8月19日)

材料三:

    作为中国篮协主席的姚明上任后大力发展青少年篮球的重要举措,“小篮球”近年在全国开展得如火如荼,极大推动了篮球在少年儿童群体的开展。3月22日,记者从四川省篮球协会了解到,2019中国小篮球联赛(四川赛区)即将开赛,各项准备工作已准备就绪。

    开展小篮球联赛,旨在适应更多少年儿童参与篮球活动需要,促进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厚植篮球人才根基,完善篮球青训体系。四川省篮球协会秘书长刘汉权则表示,四川小篮球联赛要充分遵循小篮球大发展、小篮球大联赛、小篮球大产业的发展思路,以高标准、高规格、高水平为目标,努力让四川小篮球成为中国小篮球联赛发展标杆。据悉,2019中国小篮球联赛(四川赛区)将继续以“非同凡-响,超乎想象”为主题,让更多小朋友在童话世界里实现他们的篮球梦。

    (摘编自钱晞《小篮球大梦想中国小篮球联赛要开赛了》,四川在线2019年3月22日)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文后小题。

    材料一:

    人们常说“太阳照常升起”。天天升起的太阳意味着一种周而复始、亘古不变的永恒。因此,绝大部分人从未想过,有朝一日太阳会发生什么变化。那么,未来的某一天,太阳会不会突然衰老或膨胀,迫使地球踏上流浪的漫漫旅途呢?

    目前,太阳是一颗正值壮年的“黄矮星”,曾经的46亿年中,一直源源不断地为地球提供光照和热量。这些能量源于太阳核心发生的氢元素聚变反应,即每4个氢原子核经过一些中间反应生成1个氦原子核,进而释放能量,而绝大部分能量以光的形式散发。一秒钟之内,太阳可以把6亿吨的氢原子转化为氦原子,生成的能量中,仅有微小的一部分被地球吸收,不过,这一小部分能量就足以维持地球上的生命繁衍生息。

    现如今,太阳聚变反应的速率和恒星的引力之间达成了一种精妙的平衡 , 若太阳要打破这一平衡状态且向外膨胀,则中心受到的压迫会减少,聚变反应的速率会降低,因此,太阳中心的温度会逐步降低。这样一来,太阳中心向外膨胀的力无法抗衡内向收缩的引力,其膨胀的过程就不能持续下去。反之,若太阳要打破这一平衡状态且向内收缩,则聚变反应的速率会大幅飙升,产生更强大的外向推力,致使收缩的过程也无法持续下去。除了太阳之外,天文学家们发现宇宙中的大部分恒星也处于这一平衡状态,他们把这一类恒星称为“主序恒星”。

    不过,太阳进入“主序恒星”阶段之后,其整体亮度上升了20%左右,这一变化对地球上的生命演化产生了深重的影响。当然,对于存续时间仅仅百万年、千万年的某一物种而言,太阳的变化并不会产生什么显著的影响。但是,依照太阳的发展趋势,未来的10亿年里,它输出的能量会再上升10%左右,这一变化可能导致地球上的温室效应完全失控,那时,地球就只能另外寻找生存空间了。

    (取材于公众号“品读百卷”)

    材料二:

    春节期间,电影《流浪地球》刷进了很多人的朋友圈,因为作者刘慈欣,因为主演吴京,更因为这是一部以大片标准呈现的中国原创硬核科幻电影。

    所谓“硬核科幻”就是科幻情节尊重技术和理论推演,故事发展受规律制约。影片中,宇航服、强化外骨骼、行星发动机等细节设定完全不输给《环太平洋》《地心引力》等海外大片。片中地球坠入木星时的大气流失逸散,空间站中的重力变化,也都有相对严谨的表现。

    科幻电影作为一种类型片,不仅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还需要参与者对科学有足够的理解,因此科幻电影往往代表了电影工业的最高水准。中国科幻的银幕呈现一度并不尽如人意,而今天,《流浪地球》用符合科学逻辑的故事讲述,补上了此前原创科幻“硬度”不足的短板。

    比技术上“可以为之”更重要的是“如何而为”。《流浪地球》是一个纯粹的中国故事,硬科幻表现的亲情观念、英雄观念、故土家国情怀非常中国。

    影片中,因为太阳加速老化将要吞没地球,于是人们在地球上建起了许多行星发动机,将地球加速到逃逸速度,试图飞出太阳系。无论是原著中的对白,还是现实里海外电影人的提问,“为什么不建造飞船飞离地球”这个问题既关乎科学设定,也能看出中国文化中对家园的理解。导演郭帆说,“带着家园流浪”的想法表现了中国人对故土的情感。正是这样的人文内核,撑起了与好莱坞科幻大片不一样的中国式科幻电影。

    观众会发现,影片中平时含蓄内敛的家庭成员之间有着东方式亲情的默契。他们彼此依赖却并不表现出来,小心地保有着一份温度,这样的温度激发了他们在家国责任面前的热度。灾难面前,没有超级英雄,但每个平凡人都是英雄。如倔强的航天员父亲和叛逆的儿子之间似乎没有什么话可说,却在最后完成了两代人对家园希望的交接。

    对于科幻片而言,《流浪地球》是资金和技术基础充实之后,中国电影工业的一次投石问路。它的走红为中国科幻电影发展提供了一个思考维度——以硬科幻为核,用本土文化意义讲述属于我们自己的思想和价值观,展现我们对未来和世界的思考。唯其如此,才能突破好莱坞式的科幻审美,才能以中国气派打开新的科幻空间。

    (取材于王磊的文章)

    材料三:

    我们为什么需要科幻?科幻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对这个问题,也许有人会脱口而答“预言未来”。但预测具体事件和技术,并非科幻的目的。尽管早期科幻作品中提到的机器人、人工智能等已逐步变成现实,但即使是重量级的科幻作品,对未来的想象也多半没有实现。

    也许有人会回答“激发想象力”或者“激励人类探索未知”。的确。在这些方面,科幻的作用堪称显赫。早在公元2世纪,被认为是第一部科幻作品的古希腊语小说《真实的故事》中,就已出现关于星际旅行、外星生命、星际殖民等内容。美国“科技狂人”埃隆·马斯克坦言,正是经典科幻小说激发自己去探索未知世界。但科幻的作用又不仅如此,好的科幻作品仍然聚焦于“人”。

    在西方,科幻作品开始盛行的年代,正是人类最初进入太空的时代,也是人类开始逐渐意识到地球正面临环境、资源等种种严峻挑战的时代。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越来越多的科幻作品开始提出一系列“如果”的问题。比如,如果人类或者你本人在真实世界面临这样的境况,会如何选择?也因此,美国著名科幻作家帕梅拉·萨金特将科幻定义为“思想文学”。《纽约时报》在一篇文章中写道,电影《流浪地球》改编自刘慈欣的小说,讲述一个“拯救人类免于灭亡的奋力一搏”的故事。

    尽管东方和西方关注的议题不同,但不少科幻名作拥有共通之处,那就是对人类未来命运的忧思,对人类情感的描摹。  

    该如何避免陷入“我们会一直如此生存”的盲目乐观,或者“反正灾难终将到来”的盲目消极;人工智能、基因工程等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会给世界带来怎样的改变和挑战……这些都是科幻探讨的重要议题。

    科幻的“硬核”,并非预言乌托邦或者反乌托邦,而是帮助人们以全新角度审视自身环境和处境,警示人类在技术、文化、伦理等众多领域可能面临问题,并提出“另类”解决方案。而从荧幕回归现实,科幻同样提醒人们用另一种视角去思考日常生活中的种种选择和挑战。

(取材于新华社的文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萧亮飞

张晓林

    在诗人身上,什么事都可能发生。

    “夷门十子”之一的萧亮飞,是民国期间的大诗人。晚年,曾一度将一把剃头刀视若珍宝。

    这是一把民国年间很常见的剃头刀,木制的刀柄一头镶了一块小小的象牙。作为点缀。不用的时候,刀子可以合到木柄里去。再普通不过了。

    每天清早起采,萧亮飞都要在磨刀石上磨这把剃头刀子,每次磨一袋烟工夫,然后用大拇指试试刀刃,合起来。放进口袋里。他的这把剃头刀子,却不是用采剃头的,他有别的用途。

    萧亮飞有一个癖好,他不喜欢大块吃肉,却喜欢吃骨头上面残留的肉筋,而这些肉筋不大容易吃到嘴里,也很难弄下来,他就用这把剃头刀子将这些肉筋一点一点地剔下来,拌上蒜汁,然后吃掉。

    年轻时的萧亮飞喜欢游历,结交了一大批文人雅士,饮酒、品茶、赋诗。作诗填词之余,萧亮飞还喜欢涂抹几笔。简单画一些荷花、兰草、紫藤等,画的都很飘逸,倒和他的诗词风格相近。他最拿手的是画菊花。他画的菊花,彤和神都有一种孤傲之气。

    能把菊花画到这个境界的,放眼民国夷门画坛,绝没有第二个人。然而,萧亮飞的画名被他的诗名掩盖,竟很少有人知道他是画菊高手。

    在萧亮飞身上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有一阵子,莆亮飞喜欢收进一些当地名人的字画,闲时赏玩。做字画生意的马三隔十天半月都会拿一些字画来兜售。这一天,马三夹着一沓字画又来了。他把画放在桌子上,说:“挑挑看,都是名家的!”萧亮飞一幅一幅地看下来,竞没有一件入眼的。不禁失望地摇摇头。

    马三一边收拾,一边自嘲地说:“没关系,有好画再送过来!”忽然,萧亮飞眼前一亮,原来马三用来包画的那张纸也是一幅画,只是已经破残,看不清画家的名字了。那幅画看上去颇为不俗。

    萧亮飞急喊:“慢着,把那张包纸拿来看看。”

    把残画拿在手里,只细看了一眼,萧亮飞就愣住了。那幅画竟是他不久前画的《寒菊图》。

    他不禁喃喃自语:“这世人看重的,多是一个虚名啊!”

    自此以后,萧亮飞不再收藏字画,也把世事看淡了许多。

    有时候,世界就是这么奇妙。似乎一夜之间。萧亮飞的画在夷门风行起来,求他作品的人在门前排起了长队。开始,价位定得很低,只是象征性地收一些。“哗啦”,开封街头的黄包车夫、打烧饼的、卖牛羊肉汤的等等,也都找上门来了。时值盛夏。酷热难耐,来人大都拿着折扇让他画扇。开封人自宋朝就崇尚风雅,讲排场,手里拿把画扇总比拿把蒲扇子排场多了!

    萧亮飞不胜其苦,只得挂出告示:菊花每朵银币半元。先款后画,概不赊账。后面又加一小注。曰:文人本不应言利,无奈,无奈!

    不久,无赖牛大扁担托上门来。他将一枚银币“啪”地拍在萧亮飞书案上,说:“萧大诗人,给画幅菊花!一我只要一朵!”

    萧亮飞一愣,接着就明白了对方的来意。他忽然大笑。接着站起身,让牛大扁担坐到自己的椅子上来,然后给牛大扁担泡了一杯茶。牛大扁担端著茶杯,有些不知所措。

    萧亮飞说:“好,我给你画。一朵菊花半元银币不好收,就不收你的钱了。不仅不收钱,另外再送你一朵梅花,一竿墨竹。”

    画好,牛大扁担一句话没说,拿起画就走了。走到大街上,却又兴奋起来。见了熟人,把画拿出来让人家看。说:“这画一文钱没掏,箫亮飞乖乖给我画的!”

    有个懂画的人细细地看了两眼,笑起来:“你这个人,被人骂了还高兴得像捡了个元宝似的!”牛大扁担低头看画,画面上,除了一朵菊花、一朵梅花,就是那竿墨竹了,再无别的东西,哪里骂了自己?他不禁露出一脸的茫然。

    那人指着画说:“最上边的那朵梅花是往下覆开的,墨竹画在了菊花的下边,一是嘲笑你的下作,二是说你这样下去终究是会倒霉的!”

    牛大扁担脸上一红一红的,他默默地将画收了起来,低着头往巷子的深处走去。

(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杀棋

王建华

    天气晴好的日子,邮局的南墙根总是聚满了闲散老人,聊天甩扑克,下象棋,随心而为,各得其所。

    靠墙根的一头,一个老头双手拢在袖管里,半眯着眼睛似睡非睡,静静地坐在小马扎上,像一尊蜡像。他面前有一张能折叠的四方桌子,桌子对面也放着个马扎。桌子上画着棋盘,棋盘里填满了棋子。旁边的香樟树上挂着块一尺见方的硬纸板,歪歪斜斜地写着:五块钱一局。偶尔有人坐到他对面,说杀一局,他微微睁开眼睛,说五块钱一局,你先请。每每不到十分钟,来人就会摸出五块钱丢在桌子上,悻悻地离去。这些人当然都是从外地或是乡下来的象棋爱好者。城内清楚底细的人都不跟他下,因为全不是他的对手。

    “我跟你杀一局。”老头儿微微睁开眼睛,说五块钱一局,你先请。老头儿伸出细长干瘦的手指做一个请的手势,却发现对面坐着一个十六七岁的毛头小子。小子“啪”的一声架起一门当头炮。老头儿迟疑着上了一匹马,推上这匹马时,他斜睨了那小子一眼:长长的头发几乎遮住他黝黑脸庞上的黑边近视镜,眼镜片后面小眼珠滴溜溜转,闪烁地着凶狠的光;薄薄嘴唇边几根浅黄胡须像极了春天破土而出的草芽。小子飞快地上马、出车,攻势迅疾凶猛,顷刻工夫,车马杀气腾腾地压到河界上。老头儿也不慢,每当对方“啪”的一声棋子落桌,他的棋子就轻轻巧巧地跟上,要么巧妙地避其锋芒,要么死死地封住去路。

    春阳把最后一抹余晖投在香樟树上,香樟树上刚刚长出的新叶嫩绿中吐出紫红。“你是学生伢?”老头儿问了一句,小子“嗯”了一声。“咋不去念书?”老头儿又问。“杀棋就杀棋。”小子没好气地回一句。老头儿又迟疑了一下,杀棋就杀棋,这分明是他自己平时跟别人说的话,走棋时他从不让别人问长问短。

    小子的鼻子上已经沁出细密的汗珠。老头儿偶尔瞟一眼小子,真的再也没说一句话。老头儿用连环炮配合一匹马在对方阵营内形成掎角之势,只等家里的士角炮打掉对方一个士,即可置对方于死地。然而,他像一个武林高手任凭对方刀光剑影在面前上下飞舞,却只是左避右让,就是不出手。

    小城人都不知这个老头儿的来路,只知道他偶尔也做些收破烂的营生,那是一连几天无人跟他对弈的时候。他刚刚在这里摆棋摊时,生意还不错,跟他对弈的人也不少,观战的人也多,后来因为棋艺悬殊,棋摊就逐渐冷落了。他也试图输过棋,因为他演技不高明,让赢棋子的人觉得憋屈,备受侮辱似的,久了就很少有人上他的棋摊。

    小子的额角上已经冒出粗大的汗珠,他把另一门炮调到自家河界中位,打算用双炮连环射击,从对方中位撕开一道口子。这时,老头儿只要撤回一车保住护驾马,小子即使硬拼也将无济于事,然而,老头儿回撤的车偏偏别住了马腿,让小子将了军。老头儿抓耳挠腮无比遗憾地说:“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小子用衣袖揩一把脸上的汗,说你可以出帅。老头儿说你赢了,我的帅动不了,如果要动帅,就算我输,我从不动帅。小子这才看见老头儿的“帅”被一根螺纹钉固定在桌子上。

    小子拿着五块钱朝学校方向走去,邮局斜对面是一所重点高中。老头儿一边把桌子折叠起来一边大声反复嘟哝着:“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小子志得意满地把五块钱在空中扬了扬,头也不回,一溜儿小跑地去了学校。

    “我陪你杀一局。”五年后一个寒假,小伙子从大学回家又来到老头儿棋摊前。老头儿微微睁开眼睛,一眼就认出小伙子,尽管他头发理短了,皮肤白净了。

    “五块钱一局,你先请。”

    “那年差点儿我就逃学了。”小伙子一边说一边又“啪”的一声架起当头炮。

    “杀棋就杀棋。”老头儿说。

(选自《安徽文学》2018年第5期,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针对学生及其家长不太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有建议指出,要在中高考中增加传统文化的考试内容。这其实还是“考什么就教什么,教什么才学什么”的应试思路。表面上看,这可以提高学校、家长、学生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但“应对”考试的传统文化教育会偏离初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体验、感知,是很难通过考试考出来的。

    我国中高考改革都提到要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是综合素质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要让学生重视传统文化,需要综合素质评价在大学、高中招生中切实发挥作用。而在推进中高考改革过程中,需要学校教育从传统的讲授、灌输,转变为更多的探究、交互,从过去重视结果评价,转变为关注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学校教育也不能囿于教材、课本,而应该采取多种方式,借助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社团活动等,引领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社会,多感悟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而帮助其做一个承继传统的人,成为有根的中国人。

    (《中国教育报》2017年03月07日第2版)

    材料二:

    日前,中办国办印发《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其中提到“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改造陈旧的表现形式,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普及中华诗词、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等,举办经典诵读、国学讲堂、文化讲坛、专题展览等活动。鼓励媒体开办主题专栏、节目。利用互联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这为传统文化的开发挖掘指明了道路:既保有传统的魅力,又带着时代的创意。

    谈及传统文化,言必及深邃与厚重。同时,任何一种文化,其生命力也来源于开放性与多义性,来源于多维度阐释的可能。古语云:“爱如一炬之火,万火引之,其火如故。”传统文化也是如此,任何人取一星火光,都可收获智慧的启迪。正如一曲《琵琶行》,在陈寅恪先生的笔下,成就了《元白诗笺证稿》这样的名著;在今天“90后”“00后”的手中,变成了网络上一曲流行歌曲。正因为可以取之而不竭,文化才能呈现出多元丰富的包容。

    季羡林先生留学德国时,选修了一门梵文课,课堂上只有他一个学生,“绝学”的凄凉景象大抵如此。传统文化要避免“绝学化”,就不能只有“阳春白雪”一种样态,也不妨亲近“下里巴人”。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的观众人数累计达到11亿人次,在这些人里,又有多少懵懂少年,喜欢上了诗词?有多少普普通通的人,感受到了诗词的韵味?诗词变身综艺,乐器走进直播,这些传统文化找到了新的落点,也就有了焕发新一轮蓬勃生命力的可能。当然,强调传统文化的创新,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要媚俗,自降格调来满足所有人的口味。传统文化的阐释不是没有下限的,它不能走上市侩化、神秘化、功利化的套路。我们对传统文化有足够的信心,平上去入、唱念做打、银钩铁画,自有它的魅力。对传统文化的诠释,如果从形变变成了神变,模糊了本来的面貌,反而是打着弘扬的旗号,却丢弃了内在的魂魄。

    (摘自《光明日报》2017年5月10日)

    材料三:

    “我从2014年开始参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去年明显感觉到关注这一节目的人越来越多——学生、老师和孩子们身后的家长,这成为了一个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活动。”张一清说,要想在某一领域取得一项突出的成绩,必得有广泛的参与群体作为支撑,现在,《听写大会》就具备这个条件。“报名参与节目的孩子越来越多,经过选拔后的水平也在逐年提升。各地的活动都在贯彻这样一种精神:参与不仅仅是为了最后获得一个名次,还是因为学生喜欢汉字,愿意了解汉字背后的中华文化,进而了解我们的历史。”

    读书对张一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也希望更多的人能静下心来体味阅读。“因为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变化,阅读越来越趋向于碎片化。人们只能从手机等移动终端上抽时间看一点儿。时间是碎片的,所以读的东西也往往是碎片的。但是,碎片的东西只能作为休闲和娱乐。如果要通过读书丰富和充实自己,还是应该有一个安静的环境、不受打扰的时间段去读整本的书,真正享受阅读的过程。”某一次出差去厦门时,张一清遇到一个民间的读书会,大家定期约见,交流阅读所思所得,这个发现让他十分欣喜。在他看来,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公众对于阅读的热情不减。“现在出版的书太多,需要这样的组织和个人起到引领的作用。”

(选自《张一清:探寻汉字文化基因》有删改)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放蜂人之歌

项丽敏

    ①昨晚又梦到太平湖,梦到湖边的黄檫和山樱开花了,油菜地起一片明黄,蜜蜂倾巢而出,着阳光的金色粒子在低空飞舞。还梦到一位戴着面罩的放蜂人,在湖边的大树上搭了个树屋。到处都是暖色调的浓稠阳光,在梦里我同那些蜜蜂一样,被放蜂人的歌谣催眠,跟在他后面,从一座山到另一座山,走着走着竟然轻飘飘地飞起来。

    ②但是很快,这个梦就变成灰色调——飞在半空中的我撞进一团乌云,灰蒙蒙什么也看不见。恐惧从四面袭来,绳索一样捆住我,喊救命,却怎样也喊不出声音。在拼命的挣扎中醒了过来,回想方才的梦境,觉得那个放蜂人有几分面熟,虽然戴着面罩看不清眉眼。

    ③十多年前住在太平湖时认识一个放蜂人。二月末尾放蜂人的帆布帐篷突然出现在湖边的油菜地旁,一同到来的还有放蜂人的妻子、孩子,一只大黄狗和围在地上的一排排木头蜂箱。从我的窗户就可以看见放蜂人的帐篷,放蜂人的妻子将头发随意挽在脑后,怀里搂着孩子,安静地晒着太阳。

    ④放蜂人的家在北方,祖孙三代以养蜂为业,放蜂人说他自记事起就跟着父亲到处跑, 没有读过书,长大后想改行也不行了,只有接过父亲的蜂箱,长年在野外过着流浪者样的生活。“等孩子上学就不出来了,自己耽误也就算了,不能再耽误孩子。现在蜜蜂也不好养, 到处都在建楼,蜜源地越来越少,好不容易找到蜜源地又是打过农药的,蜜蜂采了打农药的花就会死,前年有十多箱蜜蜂就这样没了。”

    ⑤放蜂人离开的时候是春末,也不知道是哪天,当我打开窗户望出去,觉得少了一些什么的时候,才发觉帐篷已经不在了。想起几天前有辆大货车停在帐篷外面,放蜂人一家应该是跟着货车迁徙到别处去了。

    ⑥如果不是这个梦,我早已忘记了那个放蜂人。不过我梦里的放蜂人似乎又并不是他。我梦里的放蜂人是会唱歌的,一首没有歌词的春之歌,可以把全世界的蜜蜂和花朵领着,翻过一座又一座山的歌。就在我醒来的那刻,耳边还响着歌声。

    ⑦梦到放蜂人可能跟最近看的一部纪录影片有关。影片的拍摄地在欧洲的北马其顿。哈提娜是养蜂女,也是这部纪录片的主角,与年老的母亲生活在已然成为废墟的村庄里。

    ⑧哈提娜的养蜂手艺很古老,近于天然,高山岩壁、村庄废弃的石墙、树洞,就是她的养蜂之所。对她来说,蜜蜂是她除了母亲之外的亲人,需要她看顾照料,也给予她生命和情感的喂养。哈提娜已经不年轻了,样貌苍老,甚至有些丑陋,不过她的身体还是轻盈的,如同一只野鹿,当她背着蜂笼逆光走在山间,或跪在地上,将蜜蜂放飞在开满花朵的草地,嘴里发出温柔的充满魔力的歌调时,完全就是山野牧神的样子。和那些蜜蜂、树木、石头一样,哈提娜属于这片山野。

    ⑨哈提娜在固定的月份收获蜂蜜,她撬开墙洞的石块,看着储满蜜糖的蜂脾——“恩赐,这是上天的恩赐”。无论蜂巢里的蜂蜜多么丰足,哈提娜遵循祖辈的规矩,只收取一半,留下一半供蜜蜂食用,繁衍它们的族群。

    ⑩哈提娜很容易就能获得满足和快乐,尤其是和孩子们在一起时,她甚至比那些孩子更像个孩子,拉着他们的手唱歌跳舞,舞姿有让人感动的笨拙与天真。那些孩子是在某天随着父母来到这个村子的。一同涌进村子的还有大群饥饿的牛。村子的宁静被突然到来的这一家人打破了,尘土和喧闹声四处宣扬。

    ⑪很显然,这户人家的到来意味着某种入侵。不过哈提娜似乎并不那么在意,她领着孩子们唱歌跳舞之后又喂他们吃蜂蜜,这是她能拿得出来的最好的东西,也是她愿意与邻居分享的东西。当邻居向她讨教养蜂技艺时,她毫无保留地告诉了他们。

    ⑫邻居很快用车子拖来了蜂箱,在与哈提娜一墙之隔的空地饲养起蜜蜂。起先他们还能依照哈提娜所说的“取一半留一半”的规矩,但没多久邻居就抛开了这个规矩,他们有那么多孩子要喂养,这就使得他们觉得拥有的始终不够,还需要更多。

    ⑬邻居饲养的蜜蜂在失去食物后开始大量减少,哈提娜的蜜蜂也跟着遭殃,被邻居家前来夺食的蜜蜂攻击、咬死。哈提娜再也没有地方放飞她的蜜蜂,草木来不及生长就被牛群啃食,村庄和周围的山野变得更为荒凉。当哈提娜在应该收取蜂蜜的月份撬开岩壁石块时,没有像从前那样看见里面挂满蜂蜜的蜂脾,她原本宁静自足的生活被击溃了。

    ⑭这部名叫《蜜蜂之地》的纪录片拍摄了三年之久。在这三年里,哈提娜失去了她的蜜蜂,后来又失去了她的母亲。哈提娜的母亲半失明,长年卧在靠窗的窄床上。纪录片里有很多母女的对话,那些随意说出来的,有一搭没一搭的话,听起来又温暖又心酸。当哈提娜问母亲“你能想象春天来的时候吗?”母亲说:“有春天吗?我已经历了太多冬天。”

    ⑮母亲去世之后,村子里就剩下哈提娜一个人了——那户有着众多孩子的邻居也走了。

    ⑯不知道那些消失的蜜蜂是否还会回到哈提娜身边——应该还会回来的,在村子恢复了宁静、春天来临、草木又生长起来的时候。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