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质量测试卷

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每一个朝代政权的稳固都离不开统治者的治国措施。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我看来,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我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在中国历史上,他创造性地开创了一套管理中央的行政制度以及影响后世的地方制度。

                                                        ——历史学家翦伯赞

材料二:主父偃说上曰:“古者诸侯地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建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疆而合纵,以逆京师。……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必稍自削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选摘吴嫁祥《公天下》

材料三:光武帝为了巩固统治,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法;还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又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摘自部编七年级教材

材料四: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1)、根据材料一,谈谈翦伯赞认为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其主要依据是什么?(不能照抄原文)
(2)、根据材料二,“上”是指哪一皇帝?材料反映了当时在政治上面临的问题是什么?“上”又是怎样解决这一问题的?
(3)、材料二中光武帝的举措,使当时的社会出现了怎样的局面?
(4)、材料三中“志在千里”指的是什么?为实现远大理想,曹操做了怎样的努力?
(5)、综上所述,你认为这些政治家们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有何共同之处?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初将冶铁、采矿、煮盐等山泽之源下放给私人经营,出现了大量靠经营冶铁、煮盐的富商,形成一股与中央政权相抗衡的社会势力。武帝中期,多次大规模的征讨匈奴,军费开支浩繁,财政入不敷出,朝廷不得已向豪富借贷,而富商大贾却“不佐国家之急”。在此情形下,汉武帝于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对盐、铁实行官管,由政府垄断。

——摘编自万海峰、肖燕《略论汉武帝时期的盐铁专卖制度》

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在西方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虽然五年计划伴有严厉的压制和民众的贫困,但实质上是成功的。苏联从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迅速上升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强国。这种前所未有的成就具有国际性的影响,尤其是因为当时种种经济困难正使西方陷于困境。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经过20多年的实践,它的弊端逐渐显露,计划经济体制造成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经济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扼杀了人们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1984年)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以中央决议的形式,承认了市场的作用,提出了要发展商品经济,这是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中国的伟大创举。

——摘编自中央电视台、人民出版社《复兴之路》

请回答: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