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江苏省宜兴市环科园联盟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民国之取代自秦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举一反三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不断觉醒。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2年中华民国的建立,为辛亥革命前已经萌生的中华民族观念的广泛流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中华民国”国号的使用本身,就极大地增强了国人对“中华”一词所代表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内涵的认同感与自觉归属感。《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则以法律形式将人民平等规定下来,这使得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继续发展有了法律的保护,各民族至少实现了法律上平等的联合。

——摘编自李帆《以“中华”为族称——辛亥革命前后的民族认同》

材料二   民国早期的特征是道德沦落、君主复辟运动、军阀割据。明显地,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于是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掀起了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

——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下午一时半,来自十几个学校的学生齐聚天安门,人人手里拿着一面或两面白旗,上面写着“还我青岛”“头可断青岛不可失”……第三天,上街演讲的学生达到5000多人,社会影响更加扩大。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越来越多各界人士的同情和支持……这是真正伟大的历史转折点。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四   抗日战争时期民族意识空前觉醒,表现在民族独立意识开始形成并赋予人民性、时代性的新内容……民族意识空前觉醒不仅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一个因素,而且为中华民族的最终解放独立奠定了基础,同时对今天的现代化建设仍有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刘新华《论抗日战争时期民族意识的空前觉醒》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