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7-2018学年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试卷

史学家们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有成功论、失败论、不彻底论等。下列史实能够支持成功论的是(  )
A、1912年1月5日,孙中山为争取列强支持,宣布承认清朝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B、1912年2月12日,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宣统下诏退位 C、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D、1912年4月1日,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
举一反三
“中华民族”观念的形成,事关现代中国人自身认同,更关乎中华民族复兴的未来走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鸦片战争以来,“亡国灭种”的遭遇使得原有的国家认同不断被摧毁,这极大地引发了人们的思考。梁启超认为,“朝也者,一家之私产也;国也者,人民之公产也”,只有建立一个君主立宪的民族国家,并致力于开启、培养国民与此相应的国家认同感,中国方可立于世界民族国家之林。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一再强调,各族“皆得享共和之权利,亦当尽共和之义务”。

——摘编自暨爱民《百年凝聚:近代中国民族国家的认同建构》

材料二:九一八事变后民意检测

军警

律师

新闻

其他

未详

总计

把东三省让给日本

2

2

7

3

4

20

38

去打日本

59

42

200

482

31

2

14

268

1098

依赖国联处理

2

5

10

1

3

3

21

抵制日货

5

18

4

21

2

3

3

56

一面用外交,一面用武力

2

5

3

6

1

1

21

其他

1

5

3

10

合计

70

66

226

514

45

3

1

25

294

1244

——《江苏省立徐州民众教育馆周年纪念特刊》江苏省立徐州民众教育馆1933年版

材料三移家为国,移孝为忠,进而在家国之上,扩展为一种公天下的世界意识,这使中国人的世界观或天下观成为一种本于家国同时又大于家国或高于家国的世界意识,使得中国人的价值观内蕴着一种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自觉。

——田海平《从家国天下到命运共同体》

(1)根据材料一,指出梁启超和孙中山对民族国家的设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梁、张提出该设想的时代背景。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并列举抗战时期的史实加以说明。

(3)根据材料三,指出家国观念的新内涵。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新时代强调家国情怀的现实意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

材料二 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使他们失去了能够控制全局的工具,从而无力在中国建立比较稳定的统治秩序。此外,辛亥革命所倡导和建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也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民主进程,是中国近现代史中迈出的重要一步。

民国政府成立后,国内实业团体纷纷成立,开工厂、办银行蔚然成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在短短的几年里有了显著的增大。

……革命还广泛散播了民主共和的思想种子,民主主义思潮已不可抗拒。正因为如此,当袁世凯,张勋这些封建的残渣余孽们复辟帝制时,均受到了社会舆论的强烈谴责和人民群众的坚决反抗,……时至今日,其所倡导的自由、平等等观念仍具有着深远的影响。

(革命)同时也一次文化革命,一次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阶级旧文化的革命,其突出表现就是对生活文化的改造——剪发辨、易礼俗、文明结婚等一系列移风易俗的措施,使人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