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四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修改时间:2021-05-20 浏览次数:391 类型:期中考试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单项选择题

  • 1. 如图是四种生物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①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 B . ②无成形的细胞核,能独立生活 C . ③的菌体由菌丝构成,它是原核生物 D . ④通过表膜摄入氧,排出二氧化碳
  • 2. 形形色色的生物使自然界生机勃勃,对于生物分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分类主要根据的是生物间的相似程度及亲缘关系的远近 B . 生物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 C . 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生物种类越少 D . 品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 3.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 . 野生动物的自然衰老和死亡是生物种类多样性丧失的根本原因 C . 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D . 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 4. 如图是根据各类植物的特征,对大豆、玉米、银杏、蕨菜、葫芦藓、水绵六种植物进行的分类,其中⑥和①分别表示的是(    )

    A . 玉米和蕨菜 B . 大豆和水绵 C . 银杏和玉米 D . 水绵和玉米
  • 5.

    观察图,阴影部分表示四种植物的共同特征,这一特征是(  )

    A . 都无种子 B . 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C . 都有根、茎、叶 D . 种子外都无果皮包被
  • 6. 下列关于植物类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 海带是藻类植物,依靠它的根固着在浅海岩石上 B . 墙藓的茎、叶内没有输导组织,所以不适于陆地生活 C . 银杏是裸子植物,其果实是“银杏”,又叫“白果” D . 种子比孢子的生命力强,是种子植物更适于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
  • 7. 海洋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鲜美食品,如鲍鱼、海蜇、对虾、银鲳等,它们分别属于(  )
    A . 软体动物、腔肠动物、节肢动物、鱼类 B . 腔肠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鱼类 C . 节肢动物、腔肠动物、软体动物、鱼类 D . 鱼类、软体动物、腔肠动物、哺乳动物
  • 8.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12生肖之谜.这12生肖依次为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生肖动物下列组织中依次属于鸟类、哺乳类、爬行类动物的一组是(    )

    A . 猪、蛇、鸡 B . 鸡、牛、鼠 C . 鸡、兔、蛇 D . 狗、羊、蛇
  • 9. 如图是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几种动物的图片,对它们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蚯蚓身体细长,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无肛门 B . 蜗牛体表有外套膜,运动器官是足 C . 蝗虫体表有外骨骼,可防止体内水分散失 D . 青蛙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兼皮肤辅助呼吸,属于两栖动物
  • 10. 下列哪一项不是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
    A . 体表被毛 B . 胎生,哺乳 C . 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 D . 有气囊辅助肺呼吸
  • 11. 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目前人们普遍接受的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以下关键词能正确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内容的一组是(  )

    ①自然发生  ②物种不变  ③过度繁殖  ④环境污染  ⑤生存斗争  ⑥遗传、变异  ⑦适者生存.

    A . ①②③⑦ B . ④⑤⑥⑦ C . ①③④⑤ D . ③⑤⑥⑦
  • 12. 日常生活中,许多食品、药品的制作都要利用细菌或真菌.下列选项中,属于人类对真菌利用的是(  )

    ①制作酸奶 ②制作米酒 ③制醋 ④生产青霉素 ⑤制作面包.

    A . ①②④ B . ②④⑤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⑤
  • 13. 果脯是北京的特产,酸甜适中,甜而不腻.制作果脯,需在果实完全成熟后,将果核与果肉分离,用白糖煮制或浸渍,再干燥而成.这是古代宫廷延长水果保存时间的一种方法,其中对保存原理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 果脯制作中使用的糖除有脱水作用外,还有杀菌的作用 B . 果脯干燥处理,降低了水分含量,使微生物难以生存和繁殖 C . 微生物不能利用糖作为能量的来源,从而使果脯能长期保存 D . 因为糖容易吸收空气中水分,故果脯需要密闭保存
  • 14. 制作面包、馒头需要面粉和酵母菌等原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酵母菌的发酵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 B . 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把葡萄糖转变成酒精 C . 制作面包需要严格的无氧条件 D . 酵母菌产生的二氧化碳使面团变得膨大松软
  • 15. 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到处都是不毛之地,而云南的西双版纳却植物繁茂,影响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 . 阳光 B . 空气 C . 温度 D . 水分
  • 16. 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说法中,最为确切的是(  )

    A . 菊花之所以在秋天开花,与秋天的温度较低有直接关系 B . 影响生物生活的生物因素仅指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C .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是各种非生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D . 生物不仅能适应一定的环境,而且能改变环境
  • 17. 2014年4月15日,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明确将生态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下列关于我国境内发生的几个生态事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水葫芦原产南美,引入到我国江南种植后,出现疯长,改变了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B . 麋鹿原产我国,后来在国内绝迹,从欧洲引入并在江苏大丰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生物入侵 C . 小龙虾原产美洲,经日本引入我国后迅速扩散,对农田造成了危害,说明小龙虾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D . 丹顶鹤在我国东北等地繁殖,迁徙到江苏沿海滩涂越冬,科研人员在江苏盐城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措施属于就地保护
  • 18.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①积累的毒素最多 B . ②与③是竞争关系 C . ④是消费者 D . ③的数量最少
  • 19. 依据图①~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②③作为分解者,它们在自然界里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 B . 把①放在高于细胞液浓度的溶液中,细胞会失水,甚至死亡 C . ④的结构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营寄生生活 D . ②③的共同点是细胞中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叶绿体
  • 20. 下列关于动物与其气体交换的场所,相对应的一组是(  )

    ①草履虫﹣表膜    ②蚯蚓﹣体壁     ③缢蛏﹣鳃    ④鲫鱼﹣鳃  ⑤青蛙﹣肺和皮肤 ⑥蝗虫﹣肺    ⑦家鸽﹣肺和气囊.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①②③④⑦ C . ①②④⑤⑥ D . ①②④⑥⑦
  • 21. “桑基鱼塘”是桑茂、蚕壮、鱼肥的高效人工生态系统(如图所示),对该系统的叙述你不认同的是(  )


    A . 物质可多级利用,实现良性循环 B . 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 C . 食物链的延长会使能量损失减少 D . 各级产物均可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
  • 22. 下列有关生物实验活动的操作步骤与其相应的目的,不正确的是(  )


    实验活动

    操作步骤

    操作目的

    A

    练习使用显微镜

    调节细准焦螺旋

    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

    B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洁净的载玻片上滴加清水

    防止装片产生气泡

    C

    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稀碘液

    对口腔上皮细胞染色

    D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把天竺葵放到暗处一昼夜

    使叶片脱色

    A . A B . B C . C D . D
  • 23.

    如图表示某植物体两种细胞的形成过程,①②③表示细胞不同的生理活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①②过程分别表示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B . ②过程产生的新细胞染色体的数目加倍 C . ③过程的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D . ①③过程形成的细胞染色体的数目不变
  • 24. 在大蒜收获的季节,有些家庭爱腌制一种食品﹣﹣“糖醋蒜”,吃起来酸甜爽口,下列有关“糖醋蒜”腌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糖和醋没有进入大蒜细胞内 B . 大蒜细胞能控制糖醋物质的进出 C . 大蒜细胞已死,细胞膜失去控制糖醋物质进出的能力 D . 糖和醋都是细胞需要的物质,所以都能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
  • 25.

    如图是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植物组织标本4次得到的图象,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 . ③所用的目镜的放大倍数一定大于④ B . 更换物镜一定是转动转换器来实现 C . 图象③中能非常清楚的看到细胞膜 D . 每个细胞中都一定能找得到叶绿体
  • 26. 如图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的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表述错误的是(  )

    A . a表示的是二氧化碳,b表示的是有机物 B . ①表示的叶绿体,②表示的是线粒体 C . 1过程只在白天进行,2过程只有在晚上进行 D . 1过程只在白天进行,2过程白天晚上都能进行
  • 27. 利用温室大棚栽培蔬菜、瓜果等农作物已成为现代农业的基本模式,下列是温室大棚栽培经常采取的措施,其中主要利用了呼吸作用原理的是(    )
    A . 合理密植,及时灌溉.施肥、治虫 B . 适时给农作物松土,夜间适当通风降温 C . 适当延长光照时间,增加光照强度 D . 光照条件下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二、识图作答题

  • 28. 使用显微镜能准确的观察到细胞是一项重要的操作技能,如图是小强同学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口腔上皮细胞、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小强所观察到的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与洋葱表皮细胞具有细胞核、细胞质等共同结构,但也观察到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与洋葱表皮细胞不同的是:没有结构,两类细胞中的遗传信息主要存在于中.
    (2) 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主要步骤: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滴;消毒牙签刮口腔内侧壁;涂抹均匀;盖盖玻片;染色等六个步骤.图A中出现气泡,是由于制作临时装片步骤的“操作不规范引起的.下列四种方法中,最不容易出现气泡的是(从下图中选择,图中半扁圆形结构代表水滴,箭头代表方向)


    (3) 已知小强观察图B使用的目镜是5×,物镜是10×,则该物像被放大了50倍.若想在视野中观察到更多的细胞,小强应选择物镜放大倍数为(填“8×”“10×”或“15×”)的镜头,转动图C显微镜中标号[]所示结构进行观察即可.
  • 29. 自然界中的动物多种多样,春水澄碧,游鱼嬉戏;长空万里,秋雁远去…都曾引发你无限的遐想.下图是某中学生物小组的同学收集到的蝗虫、蚯蚓、鱼、青蛙、家鸽、家兔等6种动物的图片.请据图回答问题.


    (1) 若将图中动物分成ACDF和BE两类,则分类依据是;图中所示动物中,体温恒定的是  (填字母),这增强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2) 请写出动物A适于飞行生活的两条外部形态特征:
    (3) 动物E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原因是;动物C在个体发育方面的突出特点是
    (4) 动物F适于水中生活的呼吸器官和运动器官分别是
  • 30. 图一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图二是该生态系统的某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体内所含有机物总量的直方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 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一中缺少的成分是非生物部分和,后者可以促进这个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2) 图一的食物网由 4 条食物链组成;若图一中蛇的数量大量减少,则草的数量会,从而影响生态平衡.若土壤中含有某些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则图一食物网中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3) 若图二中甲、乙、丙分别表示草→鼠→猫头鹰这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的有机物总量,则丙对应的生物是
  • 31. 进化树又称“系统树”“系谱树”,它简明地表示了生物的进化历程和亲缘关系.此树从树根到树梢代表地质时间的延伸,主干代表各级的共同祖先,大小分支代表相互关联的各个生物类群的进化线索.请据图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1) A由于不同,进化成代表不同生物类群的两大主干;进化树的两大主干代表的分类单位是
    (2) 鸟类和哺乳类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来的.
    (3) C与蕨类植物的区别是:C能用繁殖.
    (4) 较早出现的单细胞动物和腔肠动物大多数生活在,而较晚出现的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大多生活在,从生物生活环境的变化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
    (5) 较早出现的藻类结构简单,没有的分化.苔藓植物不能长得高大的原因是茎中没有,而较晚出现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结构复杂,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的分化.从生物体的结构组成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

三、实验与分析

  • 32. 稻飞虱是水稻生产上的重要害虫.某地自1991年开始,使用杀虫剂吡虫啉防治稻飞虱,效果非常好.随着吡虫啉的大量使用,2002年监测到该地区稻飞虱对吡虫啉具有低水平抗性,2005年达到极高水平抗性.如图①~④表示在一段时间内抗药性不同的稻飞虱的数量变化.


    (1) 随着吡虫啉的使用,对稻飞虱群体中抗药性个体数量变化的排序最合理的是     
    A . ③→喷洒杀虫剂①→一段时间后②→喷洒杀虫剂④ B . ②→喷洒杀虫剂④→一段时间后③→喷洒杀虫剂① C . ③→喷洒杀虫剂④→一段时间后②→喷洒杀虫剂① D . ②→喷洒杀虫剂①→一段时间后③→喷洒杀虫剂④
    (2) 短短十多年的时间,稻飞虱群体的抗药性水平从低向高进化,主要原因是:

    ①稻飞虱具有很强的能力,能产生大量后代.

    ②未使用吡虫啉之前,这些后代中就有抗药性强的个体,也有抗药性弱的个体,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被称为

    ③当喷洒吡虫啉时,抗药性弱的稻飞虱逐渐被淘汰,抗药性强的个体就容易生存下来,并且繁殖后代,抗药性强的个体将基因传递给了后代,这种现象称为.经过许多代后,群体的抗药性水平越来越高.

    (3) 由此可见,吡虫啉在稻飞虱的进化中起了作用,最终使稻飞虱表现出对该环境具有一定的
  • 33.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请分析作答:


    (1) 若要探究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应该选择的实验装置组合是,若要探究氧气是由绿色植物在光下产生的,应该选择的实验装置组合是
    (2) 甲装置试管中收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说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出
    (3) 有同学利用甲装置进行了进一步探究,实验结果如表:

    光源与试管的距离(厘米)

    10

    20

    30

    40

    50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

    65

    35

    15

    6

    1

    据实验结果分析,若要提高大棚作物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4) 利用丁装置探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时,应对装置进行处理.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红墨水滴向(左或右)移动.
    (5) 请你写出呼吸作用反应式:

四、科普文阅读

  • 34. 请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相关问题:

        诺贝尔奖委员会在1988年宣布光合作用研究成果获奖的评语中称“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光合作用受到如此重视,其原因是在人们目前已知的宇宙星体中,只有地球表层有一个由大量生物形成的生物圈在运转,而其形成和维持都需要依靠光合作用提供的有机物和氧气.

    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研究者提出了人工光合作用的概念,它是模拟自然界的光合作用过程,利用光能分解水制造氢气,或固定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2015年,科学家构建了一套由纳米线和细菌组成的独特系统,该系统可捕捉到尚未进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这一过程模拟自然界的光合作用.在自然界中,植物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碳水化合物.不过,人工光合作用的想法则将二氧化碳和水转换为醋酸酯,而醋酸酯是很多生物合成反应的基础.该技术的关键之一是S.ovate细菌,这是一种很好的二氧化碳催化剂,能生成醋酸,而醋酸能用于生产各种化工品,包括可与汽油相媲美的燃料﹣﹣丁醇.

        在近似自然阳光照射200小时的环境下,科学家团队实现的太阳能转化率为0.38%,这与自然界(光合作用)叶片的转化率相同.科学家正在研发第二代系统,太阳能﹣化学能转化率为3%.如果有一天用划算的成本,将转化率提升到10%,这项技术就能实现商业化.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全球能耗也在逐年增加,据预测到2050年世界能源需求量将达到2000年的两倍.同时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带来了一系列环境和生态问题,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已导致严重的温室效应,并引起全球性的气候变化.面对全球变暖、化石燃料目益枯竭的问题,人工光合作用以取之不尽的太阳能为能量来源,在不排出二氧化碳的情况下合成化学物质,是一种具有重要意义的能源转换方式.

    (1) 光合作用作为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在自然界中主要在植物体内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为植物细胞中的
    (2) 自然界的光合作用和人工光合作用都有共同的原料,即利用和水来合成有机物,从而实现从能向化学能的转化.
    (3) 文中人工光合作用的实现过程,依赖于S.ovate细菌,它的结构与下列哪种生物的结构更为相似      
    A . 噬菌体 B . 酵母菌 C . 衣藻 D . 大肠杆菌
    (4) 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带来了一系列环境和生态问题,如温室效应的日益加剧.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为
    (5) 请你列举出一项人工光合作用的应用前景: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