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 难易度:困难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考试卷九年级科学

某兴趣小组对“影响金属与酸反应速率的因素”产生兴趣,用等质量的锌与等体积的稀盐酸展开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影响金属与酸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哪些?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可能与金属的形状有关;猜想二:可能与酸的浓度有关;猜想三:……

【设计实验】同学们按照如下方案进行实验并测得如表数据。

实验编号

锌的形状(均取0.2g)

盐酸的浓度(均取50mL)

收集60mL 氢气所需要的时间(s)

片状

5%

200

片状

10%

125

粉状

5%

25

粉状

8%

a

(1)、对比实验可探究锌的形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其结论是
(2)、根据表中数据,分析a的取值范围为
(3)、小组同学发现,锌与盐酸反应时,一开始产生氢气的速率并未随着盐酸浓度的减小而减慢。查阅资料得知,化学反应往往伴随能量变化。由此猜测:锌与盐酸反应的速率还与有关。
举一反三
小华在做实验时,不小心将镁条掉到碳酸钠溶液中,发现产生大量的气泡和白色不溶物。他非常好奇,和同学们一起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问题一】镁条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1:可能是二氧化碳;

猜想2:可能是氢气。

【问题二】镁条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产生的白色不溶物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Mg(OH)2难溶于水,MgCO3微溶于水,它们受热都会分解成两种氧化物;

②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色。

【作出猜想】甲同学猜想:是Mg(OH)2

乙同学猜想:是MgCO3

丙同学猜想:是Mg(OH)2和MgCO3的混合物。

【进行实验】取白色不溶物放入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得出甲同学的猜想不正确。小明通过进一步的实验得出丙同学的猜想正确。他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blank#}1{#/blank#}。

【问题三】镁条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快速产生大量气泡的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Na2CO3溶液中除Na+、 外,还有OH;镁条与水能缓慢反应生成H2

【作出猜想】可能是Na+、 、OH中的某一种离子促进了镁与水的反应。

【进行实验】按如图所示方案进行实验。发现只有A中产生气泡较快,而B、C中产生气泡很缓慢。

⑴该实验说明是{#blank#}2{#/blank#}促进了镁与水的反应。

⑵C实验的作用是{#blank#}3{#/blank#}。

⑶试剂X是{#blank#}4{#/blank#}。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