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 难易度:困难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公益中学2024学年第一学期12月七年级科学独立练习(1-4章)
组别 | 原产地 | 栽培地 |
第一组 | 海拔500米 | a组海拔500米 |
海拔500米 | b组海拔3000米 | |
第二组 | 海拔500米 | c组海拔3000米 |
海拔3000米 | d组海拔500米 |
蜂蜜 | 在冰箱中 | 在室内 | 经微波炉加热 |
温度 | 较低 | 一般 | 较高 |
流淌时间 | 较长 | 一般 | 较短 |
小丽又用其它不同品牌、不同产地的蜂蜜做了相同实验,实验现象都是如此。请你回答:
【提出问题】探究物体入水时溅起水花的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建立猜想】已知物体从相同高度自由下落,到达同一水平面速度相等。小组同学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1: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猜想2:与物体的入水快慢有关;
猜想3: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获取证据】
将分别捏成球形、锥形、柱形的橡皮泥从不同高度自由下落至水面,测出溅起水花的高度,进行多次实验。记录的部分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序号 | 物体质量m/g | 物体形状 | 下落高度 | 溅起水花高度 |
1 | 20 | 球形 | 20 | 6 |
2 | 20 | 柱形 | 20 | 4 |
3 | 20 | 锥形 | 20 | 9 |
4 | 50 | 柱形 | 20 | 9 |
5 | 100 | 柱形 | 20 | 18 |
6 | 90 | 柱形 | 25 | 22 |
【数据分析】
(1)分析表格数据,物体入水快慢是通过改变{#blank#}1{#/blank#}来控制不同的。
(2)比较实验序号为{#blank#}2{#/blank#}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结论:其他条件相同时,物体入水时溅起水花的高度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3)比较实验序号为2、4、5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结论:{#blank#}3{#/blank#}。
试管编号 | 加入的物质 | 是否搅拌 | 处理方法 | 检验方法 |
1 | 馒头碎屑 +2 mL 唾液 | 充分搅拌 | 2 滴碘液 | |
2 | 镘头碎屑 +2 mL 清水 | 充分搅拌 | 2 滴碘液 | |
3 | 馒头块 +2 mL 唾液 | 不搅拌 | 2 滴碘液 | |
4 | 誛头碎屑 +2 mL 唾液 | 充分搅拌 | 2 滴碘液 | |
5 | 馒头碎屑 +2 mL 唾液 | 充分搅拌 | 2 滴碘液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