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 难易度:困难
浙江省宁波市重点中学提前招生全真科学试卷
【查阅资料】重金属指密度大于5g/cm3的金属(一般指密度大于4.5g/cm3的金属)。
【设计实验】取试管4支,编号,按表分别加入试剂,摇匀,迅速置于37℃的水浴中,10 min后取出,冷却后分别加入碘液3滴,观察其颜色变化。
编号 | 0.25%淀粉溶液/mL | 蒸馏水/mL | 0.3%NaCl溶液/mL | 1%CuSO4溶液/mL | 唾液溶液/mL | 加入碘液3滴后现象 |
1 | 3 | 2 | — | — | — | 变蓝色 |
2 | 3 | 1 | — | — | 1 | 不变蓝 |
3 | 3 | — | 1 | — | 1 | 不变蓝 |
4 | 3 | — | — | 1 | 1 | 变蓝色 |
【实验结论】酶的催化作用要受到重金属离子的影响。
根据小刚同学的探究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①鸡蛋清 ②鲜豆浆 ③鲜牛奶 ④糖水
斯帕兰札尼实验:以前人们认为人和动物只能对食物进行物理性消化,即只使食物的形状颗粒大小发生变化,而不能进行化学性消化。177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帕兰札尼设计了一个实验:将肉块放入小巧的金属笼内,然后让鹰把小笼子吞下去,而胃液可以流入笼内。过一段时间后,他把小笼子取出来,发现笼内的肉块消失了。于是,他推断胃液中一定含有对肉块进行化学性消化的物质。
施旺实验:1836年德国博物学家施旺进行了实验:他把氯化汞加到胃液里,沉淀出一种白色粉末。除去粉末中的汞化合物,把剩下的粉末溶解,得到了一种浓度非常高的消化液,他把这粉末叫作“胃蛋白酶”。他利用制得的胃蛋白酶进行了如下表实验,让食物在体外消化成为可能.
容器 |
加入物质 |
实验结果 |
1 |
胃蛋白酶+肉糜+清水 |
肉糜分解很少 |
2 |
胃蛋白酶+肉糜+盐酸 |
肉糜大部分分解 |
3 |
胃蛋白酶+肉糜+氢氧化钠 |
肉糜分解很少 |
实验操作 |
加入物质 |
A试管 |
B试管 |
C试管 |
① |
稀淀粉溶液(mL) |
2 |
2 |
2 |
② |
淀粉酶溶液(mL) |
1 |
1 |
1 |
③ |
碘液(滴) |
1 |
1 |
1 |
④ |
温度处理(5min) |
37℃ |
100℃ |
0℃ |
⑤ |
观察现象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