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山东省枣庄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实验 | 所用试剂 | |
Ⅰ | 1mLH2O | x |
Ⅱ | | |
Ⅲ | | |
Ⅳ | | |
①表中x为;
②实验Ⅱ、Ⅲ对比得出的结论是;
③实验Ⅰ、Ⅳ对比得出的结论是。
①定性分析:用如图装置可通过观察,定性得出结论。某同学提出将 溶液改为
溶液,其理由是。
②定量分析:为了更精确地研究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定量实验。完成该实验应该测定的实验数据是。在硫酸铜催化下过氧化氢发生分解反应,若2min时生成气体1.12L(气体已换算为标准状况,溶液体积不换),则 的分解速率为。(假设溶液体积不变)
实验编号 | 1 | 2 | 3 | 4 | 5 |
| 0.100 | 0.200 | 0.300 | 0.100 | 0.100 |
| 0.100 | 0.100 | 0.100 | 0.200 | 0.300 |
| 0.0076 | 0.0153 | 0.0227 | 0.0152 | 0.0228 |
①当实验2达到平衡时,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填写大于、等于、小于),溶液中的颜色浓度不再变化。
②由表中数据得到的结论是。
步骤1:分别在2支大小相同的试管1和试管2中装入3.0mL5%的H2O2溶液.
步骤2:再分别往两支试管中滴入1~2滴1mol/LFeCl3溶液,
待试管中均有适量气泡出现时,将试管1放入盛有温度恒定为5℃冷水的烧杯中,试管2放入盛有温度恒定为40℃热水的烧杯中,同时用排水法收集产生的气体,并记录不同时刻(min)气体的总体积(mL),数据如下: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
试管1 | 17.5 | 34.9 | 50.1 | 60.3 | 70.4 | 80.2 | 84.9 | 85.2 | 85.4 |
试管2 | 21.7 | 41.2 | 57.5 | 70.8 | 81.3 | 84.9 | 85.3 | 85.4 | 85.4 |
编号 | 锌的质量/g | 锌的形状 | 温度/℃ | 完全溶解 的时间/s |
A | 2 | 薄片 | 5 | 400 |
B | 2 | 薄片 | 15 | 200 |
C | 2 | 薄片 | 25 | 100 |
D | 2 | 薄片 | 35 | t1 |
E | 2 | 细小颗粒 | 15 | t2 |
F | 2 | 粉末 | 15 | t3 |
G | 2 | 薄片(含少量杂质Cu) | 35 | t4 |
编号 | H2C2O4溶液 | 酸性KMnO4 | 温度/oC | ||
浓度/mol·L-1 | 体积/mL | 浓度/mol·L-1 | 体积/mL | ||
① | 0.10 | 2.0 | 0.010 | 4.0 | 25 |
② | 0.20 | 2.0 | 0.010 | 4.0 | 25 |
③ | 0.20 | 2.0 | 0.010 | 4.0 | 50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相关实验 | 预期目的 | |
① | 在两份同浓度同体积的H2O2溶液中,分别加2滴FeCl3溶液和2滴CuCl2溶液,前者放在热水中,后者放在冰水中。观察气泡快慢; | 验证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
② | 将氯水加入淀粉KI溶液中 | 验证Cl的非金属性比I强 |
③ | 在相同温度下,将表面积相同的铝条和镁条投入等体积同浓度的盐酸中,观察产生气泡的速率。 | 比较同周期金属元素的金属性强弱。 |
④ | 利用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装置,检测AlCl3溶液的导电性 | 证明AlCl3是离子化合物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向2支各盛有4mL0.01mol·L-1KMnO4酸性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mL0.1mol·L-1H2C2O4溶液和2mL0.2mol·L-1H2C2O4溶液,记录溶液褪色所需的时间 |
B | 配制1.00mol·L-1的NaOH溶液 | 称取4.0g固体NaOH于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然后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定容 |
C | 探究固体表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称取相同质量的大理石和纯碱,加入到盛有浓度、体积均相同的盐酸的小烧杯中,观察实验现象 |
D | 探究淀粉溶液在稀硫酸和加热条件下是否水解 | 取少量的水解液于试管中,先加适量的NaOH溶液,再滴入碘水,观察实验现象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