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困难

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2020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有位化学老师取用生石灰时,发现装满生石灰的瓶已膨胀爆裂(如图1)。化学兴趣小组对这瓶生石灰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①氢氧化钙微溶于水(20℃时,100克水中最多溶解0.165克氢氧化钙)②氢氧化钙水溶液可以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

(1)、探究一:该生石灰是否变质?

探究二:生石灰变质后的成分是什么?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和解释

取生石灰样品少许放入烧杯中加水搅拌插入温度计(如图2)

形成浊液,温度(升高、降低或不变)

结论:生石灰已变质,解释:

(2)、猜想与假设:①氢氧化钙;②碳酸钙;③氢氧化钙和碳酸钙。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和解释

取生石灰样品少许放入烧杯中加水搅拌,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向滤渣滴加足量的(填试剂名称)。

滤液变色;滤渣上产生大量气泡。

结论:猜想③符合题意。解释:生石灰变质过程中产生碳酸钙的化学方程式是

(3)、探究三:变质的生石灰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方案一:取10.0g样品加100克水搅拌溶解过滤将固体干燥后称量为9.8g,计算得到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98.0%.方案一是否合理?理由是

方案二:取10.0g样品,请设计完成方案二,同时说明要测定的量(用a表示),并计算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举一反三
据媒体报道某家长带小孩在下水道井盖小孔上点燃鞭炮后,投入下水道内,发生爆炸。同学们对此很好奇并要探究某下水道的气体的成分:(提示:氢氧化钠溶液能充分吸收二氧化碳)

(猜想)Ⅰ含有可燃性气体CO;   Ⅱ含有可燃性气体CH4;   Ⅲ含有可燃性气体CO和CH4

(收集气体)用大的可乐塑料瓶装满水,打开瓶盖用绳子吊入下水道中,用铁钩将矿泉水瓶倒转,使水倒出,将瓶提到井口迅速盖好瓶盖备用,该方法是{#blank#}1{#/blank#}法收集气体。

(进行实验)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导出瓶中气体,通过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目的是除去二氧化碳等酸性气体

再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目的是除去{#blank#}2{#/blank#}

将步骤(2)的气体导出点燃

①用干燥且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②用内壁附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①烧杯内壁{#blank#}3{#/blank#}

②烧杯内壁变浑浊

①证明该气体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②证明该气体中一定含有{#blank#}4{#/blank#}元素

(作出判断)根据上述实验现象,甲同学认为猜想Ⅲ正确,而乙同学认为甲的判断不严谨。因为猜想{#blank#}5{#/blank#}也有相同的现象。如需进一步确认还应检验{#blank#}6{#/blank#}的存在。利用其化学性质检验的方法是{#blank#}7{#/blank#}(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拓展)若需要工人进入下水道清理淤泥,打开下水道井盖后首先进行的操作是{#blank#}8{#/blank#}

有同学对此类问题进行了定量探究,某无色气体X可能含有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甲烷四种气体中的一种或多种。为确认其组成,某同学取一定量该气体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假设每步都充分反应或吸收)

结果装置①中无明显变化,证明气体X成分中一定没有{#blank#}9{#/blank#},装置③增重1.8g,装置④增重2.2g。则气体X中氢元素的质量为{#blank#}10{#/blank#},气体X中碳元素的质量为{#blank#}11{#/blank#}。下列关于气体X成分的分析中,错误的是{#blank#}12{#/blank#}

A.可能只有甲烷                          B.可能含有甲烷和氢气

C.可能含有氢气、一氧化碳和甲烷          D.可能含有氢气和一氧化碳

E.可能含有甲烷和一氧化碳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