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台州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科学开学考试试卷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做“寻找新的催化剂”课题时,发现将生锈的铁钉放到过氧化氢溶液中,也可以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于是,他们对此展开探究:

提出问题:什么物质是该反应催化剂?

设猜想与假设:下面是组内两位同学所作的猜想,请你完成小华的猜想。

【假设一】小芳同学:铁钉表面的氧化铁是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假设二】小华同学:铁钉里的铁是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1)、实验与结论: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Ⅰ:把一定质量的氧化铁粉末加入到装有10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并用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置于试管口,观察现象。

假设一成立

实验Ⅱ:取10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并用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置于试管口,观察现象。

无现象

假设二(填“成立”或“不成立”)

(2)、讨论交流: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小芳的“实验Ⅰ”还不能够确切的说明氧化铁就是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催化剂,理由是
(3)、实验证明氧化铁就是该反应催化剂,请写出该反应化学方程式
(4)、在实验中小明意外发现铁钉表面铁锈多的会加快反应速率,请大家想想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速率。

请选取另一个因素设计实验证明:

假设:

①实验步骤:

②实验现象及结论:

举一反三
小华在做实验时,不小心将镁条掉到碳酸钠溶液中,发现产生大量的气泡和白色不溶物。他非常好奇,和同学们一起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问题一】镁条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1:可能是二氧化碳;

猜想2:可能是氢气。

【问题二】镁条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产生的白色不溶物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Mg(OH)2难溶于水,MgCO3微溶于水,它们受热都会分解成两种氧化物;

②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色。

【作出猜想】甲同学猜想:是Mg(OH)2

乙同学猜想:是MgCO3

丙同学猜想:是Mg(OH)2和MgCO3的混合物。

【进行实验】取白色不溶物放入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得出甲同学的猜想不正确。小明通过进一步的实验得出丙同学的猜想正确。他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blank#}1{#/blank#}。

【问题三】镁条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快速产生大量气泡的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Na2CO3溶液中除Na+、 外,还有OH;镁条与水能缓慢反应生成H2

【作出猜想】可能是Na+、 、OH中的某一种离子促进了镁与水的反应。

【进行实验】按如图所示方案进行实验。发现只有A中产生气泡较快,而B、C中产生气泡很缓慢。

⑴该实验说明是{#blank#}2{#/blank#}促进了镁与水的反应。

⑵C实验的作用是{#blank#}3{#/blank#}。

⑶试剂X是{#blank#}4{#/blank#}。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