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2019年中考化学4月模拟试卷

某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NaOH溶液忘记了盖瓶盖.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同学们开始实验探究.

【猜想假设】

猜想(1):该溶液没有变质,为NaOH溶液.

猜想(2):该溶液全部变质,为Na2CO3溶液.

猜想(3):该溶液部分变质,为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

【查阅资料】Na2CO3溶液呈碱性

(1)、【设计方案】请你完善下表几组同学探讨的设计方案

实验操作

可能出现的现象与结论

同学评价

第1组

若溶液变红,则猜想(2)不成立

第2组同学认为:此方案结论不正确,理由是:

第2组

若产生白色沉淀,反应方程式是:

则猜想(1)不成立.

第3组同学认为:此方案还不能确定猜想(2)还是猜想(3)成立.

第3组

若滤液不变红,则猜想(2)成立;若滤液变红,则猜想(3)成立.

第1组同学认为:不需过滤也能达到实验目的,更简单的操作方法是:

(2)、【探究实验】综合各小组的方案后,动手实验.

【结论与反思】NaOH溶液易与空气中反应而变质,为防止变质,所以保存时要

第二组实验中,产生沉淀的方程式为:

举一反三
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实验探究在分解氯酸钾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blank#}1{#/blank#}。

(设计实验)用图 1 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Ⅰ:检查装置气密性,装置气密性良好;

步骤Ⅱ:按照如图 1 装入药品;

步骤Ⅲ:加热右侧支管,用带火星的木条在导管口检验生成的气体;

步骤Ⅳ:冷却后,将装置倾斜,使左侧支管中的药品进入右侧支管,再加热右侧支管,用带火星的木条在导管口检验生成的气体。

(实验现象)步骤Ⅲ和步骤Ⅳ中,一段时间后都能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但不同的是{#blank#}2{#/blank#}。

(交流反思)要想确认分解氯酸钾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还需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的{#blank#}3{#/blank#}和{#blank#}4{#/blank#}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

(拓展探究)在老师的指导下,该小组同学利用图 2 所示装置继续进行深入探究。以氧 气的体积分数为纵坐标,温度为横坐标,得到图3所示曲线 图中的“1:2”“1:1”“2:1”“3:1”“4:1”“5:1”指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比

(实验分析)根据图 3,氯酸钾的分解温度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比变化的大致规律是{#blank#}5{#/blank#};在分解氯酸钾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可能是因为二氧化锰能{#blank#}6{#/blank#}。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