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四川成都市青羊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中考一诊)
方案一:取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吸收相等的热量,比较温度的变化。
方案二:取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吸收的热量。
当热源相同时,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便可知吸收热量的多少。小明探究甲、乙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时,采用了相同的加热装置,详细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液体名称 |
液体质量m/g |
初温t1/℃ |
末温t2/℃ |
加热时间t/min |
吸热情况“多”或“少” |
甲 |
10 |
30 |
40 |
6 |
多 |
乙 |
10 |
30 |
40 |
3 |
少 |
分析表中信息,小明采用的是方案(选填“一”或“二”);
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的吸热能力强(选填“甲”或“乙”);
如果甲、乙两种液体都可作为发动机冷却液,从物质吸热能力角度考虑,应选液体作发动机冷却液。
(1)我们能看见红色的衣服是因为衣服{#blank#}1{#/blank#}红光;(填“反射”或“发出”)
(2)他们将五个纸筒分别涂成不同的颜色并把温度计密封在各纸筒中,在桌面上将纸筒均匀摆放在所画圆的圆周上,白炽灯沿圆的中心轴线悬挂。这样做可以使白炽灯提供给每个直筒的{#blank#}2{#/blank#}相同。小丽通过观察{#blank#}3{#/blank#}来比较不同颜色纸筒的吸热效率;
(3)实验时,先读取各温度计的初始温度,然后点亮白炽灯,开始计时。在第3min时,他们将各纸筒在原位置转动180°(如图乙),这样做的目的是{#blank#}4{#/blank#};
(4)第6min时,熄灭白炽灯后,同学们读取了各温度计的示数,实验数据如下:
纸筒颜色 | 黑 | 红 | 绿 | 蓝 | 白 |
初始温度/℃ | 25 | 25 | 25 | 25 | 25 |
第6min时的温度/℃ | 31 | 28 | 29 | 29 | 27 |
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其他条件一定时,{#blank#}5{#/blank#}色物体的吸热效率最高。本实验有一处不足之处,请你提出{#blank#}6{#/blank#}。
(5)本次实验的结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请你列举一例:{#blank#}7{#/blank#}。
(1)选用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目的是使甲和乙两种液体在相等时间内{#blank#}1{#/blank#};
(2)实验中应量取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当它们吸收相同热量时,通过比较{#blank#}2{#/blank#}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强弱,这里应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为{#blank#}3{#/blank#};
(3)通过实验,记录数据如上表所示。从开始加热到42℃,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关系为Q甲{#blank#}4{#/blank#} (选填“>”“=”或“<”)Q乙。
加热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甲的温度/℃ | 30 | 34 | 38 | 42 | 46 |
乙的温度/℃ | 10 | 18 | 26 | 34 | 42 |
(4)分析实验数据可知{#blank#}5{#/blank#}(选填“甲”或“乙”)物质的吸热能力强;
(5)图中能合理反映该实验结果的图像是{#blank#}6{#/blank#} (选填“A”“B”或“C”)
A. B. C.
烧杯 | 液体 | 质量/g | 初温/℃ | 末温/℃ | 加热时间/min |
1 | 水 | 200 | 20 | 28 | 8 |
2 | 水 | 100 | 20 | 28 | 4 |
3 | 煤油 | 200 | 20 | 28 | 4 |
4 | 煤油 | 200 | 20 | 24 | 2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