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填空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资料: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五氧化二磷能污染空气,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
(1)在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课堂上,老师用甲图所示进行实验.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是: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铜片上的白磷
(2)小明同学设计了乙、丙2个对比试验,完成了探究过程.得到以下实验事实: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入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入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的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的事实是 (填序号,下同);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3)结合老师与小明设计的实验,小强设计了实验装置丁.小明与小强的实验都比老师的实验有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
(4)同学们查阅资料获取到这样一条信息:“点燃的镁带可以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继续剧烈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
①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你对燃烧或灭火有什么新的认识? .
A | B |
挤压滴管1,一段时间后,加热燃烧管至240℃以上。 ⑴双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lank#}1{#/blank#}。 ⑵燃烧管中白磷和红磷均不燃烧,其原因是{#blank#}2{#/blank#}。 | 挤压滴管2,一段时间后,微热燃烧管至80℃。 ⑴双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lank#}3{#/blank#}。 ⑵得出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的结论,对应的现象是{#blank#}4{#/blank#}。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