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困难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合肥市第四十二中2019年中考化学三模考试试卷

实验课上,某小组的同学用块状生石灰进行“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实验时发现:向块状生石灰样品中加入适量水后没有明显的温度变化。为确定其原因,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1)、实验验证一。

[提出问题]生石灰是否变质?其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氢氧化钙溶解过程中无明显温度变化,与盐酸反应无气体生成。

[猜想与假设]同学们认为块状生石灰样品已变质,并对其成分作出了如下4种猜想。

猜想1:氧化钙和氢氧化钙:猜想2:氧化钙和碳酸钙:猜想3:

猜想4: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钙。

(2)、[进行实验]同学们将少量样品研碎后,按如图所示过程进行实验。

在溶解过程中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发现温度计示数升高,说明样品中应该含有

 [结论]猜想3不成立。

(3)、滤渣B中一定含有,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变质过程中生成该物质的反应

[结论]①块状生石灰表面发生变质:②猜想1不成立

(4)、为验证滤液C的成分,进行后续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②    滤液中溶质为氢氧化钙

②猜想4成立,猜想2不成立

(5)、[反思与评价]

有的同学认为上述实验过程不能得出猜想4成立、猜想2不成立的结论,理由是

(6)、实验验证二:为了进一步确定块状生石灰样品的成分及质量,实验小组利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夹持仪器省略)进行实验。

查阅资料:氢氧化钙加热至580℃、碳酸钙加热至825℃分别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

①装置E的作用是

②控温电加热器使装置B中反应完全,再通一段时间空气,测得反应前后装置C、D分别增重18.0g和22.0g,将装置B中反应后剩余的固体氧化物加入足量水中溶解,蒸发所得固体(不含水)增重36. 0g.求原块状生石灰固体样品中各成分为,各物质的质量

举一反三

广西是白蚁危害重灾区。白蚁不仅对砖木结构的建筑破坏严重,释放出来的蚁酸也会腐蚀和毁坏钢筋水泥结构,存在倒塌的风险。化学小组同学对蚁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决定对其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蚁酸是一种有机酸,化学名称叫做甲酸,化学式为HCOOH;蚁酸在隔绝空气并加热的条件下会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无水硫酸铜为白色粉末,遇水变蓝。

【实验探究】

I.测定蚁酸的酸碱性

兴趣小组欲用紫甘蓝汁做酸碱指示剂,测定蚁酸的酸碱性。同学们把紫甘蓝汁捣碎后,用酒精浸泡,过滤,得到紫甘蓝汁,把紫甘蓝汁分别滴加到下列不同的试剂中,现象如表所示:

试剂

稀盐酸(pH=2)

氢氧化钠溶液(pH=14)

蒸馏水

白醋(pH=3)

肥皂水(pH=9)

纯碱(pH=10)

颜色

玫红色

黄色

紫色

粉红色

绿色

绿色

(1)紫甘蓝汁{#blank#}1{#/blank#}(填“能”或“不能”)测出蚁酸溶液的酸碱性。

II.蚁酸分解生成的两种氧化物的探究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H2O和CO2;猜想二:CO和CO2;猜想三:H2O和CO

【设计并实验】

(2)先向A中通入一会儿N2 , 再将蚁酸分解产生的气体通入其中。先通N2的目的是{#blank#}2{#/blank#}。再将蚁酸分解产生的气体通过如图的装置。

选用F装置检验生成物中的水,则F应连接在{#blank#}3{#/blank#}处。(选填“①或②或③或④”)

【分析与结论】

实验现象

结论

装置F中无水硫酸铜变蓝

分解气体中存在水

装置A中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

分解气体中没有二氧化碳

装置C中的黑色粉末变红色

分解气体中存在{#blank#}4{#/blank#}

装置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经同学们讨论,认为不需要增加F装置来检验水的存在,因为根据蚁酸中含有{#blank#}5{#/blank#}元素,推测出其中一种生成物是一定含有水;

(4)实验时,装置A中无明显变化,猜想{#blank#}6{#/blank#}成立;

(5)实验时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lank#}7{#/blank#}。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