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期末冲刺满分攻略9 有理数的乘除法

修改时间:2024-01-02 浏览次数:47 类型:复习试卷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选择题

  • 1. 若干个不等于0的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 )

    A . 由因数的个数决定 B . 由正因数的个数决定 C . 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 D . 由负因数和正因数个数的差为决定
  •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相反数是它本身的数是

         绝对值是它本身的数是正数;

         倒数是它本身的数是

         一个有理数不是整数就是分数;

         数轴上距原点个单位的点表示的数是

         绝对值相等的两数互为相反数.

    A . B . C . D .
  • 3. 的倒数是( )
    A . B . C . D .
  • 4. 已知两个有理数a,b,如果ab<0,a+b<0,那么(    )
    A . a>0,b<0 B . a<0,b>0 C . a,b异号 D . a,b异号且负数的绝对值较大
  • 5. 绝对值不大于3的所有整数的积等于( )
    A . 0 B . 6 C . 36 D . ﹣36
  • 6. 若|a|=5,|b|=3,那么a•b的值是(   )
    A . 15 B . ﹣15 C . ±15 D . 以上都不对
  • 7. 若x=(﹣1.125)× ÷(﹣ )× ,则x的倒数是(   )
    A . 1 B . ﹣1 C . ±1 D . 2
  • 8. 一个圆柱体削去12立方分米后,正好削成一个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这个圆锥体体积是( )立方分米。
    A . 24 B . 12 C . 6 D . 18
  • 9. 式子4×25×(+)=100(+)=50﹣30+40中用的运算律是(  )

    A . 乘法交换律及乘法结合律 B . 乘法交换律及分配律 C . 乘法结合律及分配律 D . 分配律及加法结合律
  • 10. 规定:将求若干个相同的有理数(均不等于0)的除法运算叫做“除方”,如等.类比有理数的乘方,我们把记作 , 读作“2的圈3次方”;把记作 , 读作“的圈4次方”.一般地,把记作 , 读作“的圈次方”.关于“除方”,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任何非零数的圈2次方都等于1 B . 对于任何正整数 , 都有 C . D . 负数的圈奇数次方结果是负数,负数的圈偶次方结果是正数

二、填空题

三、解答题

  • 17. 计算:
    (1)
    (2)
  • 18. 计算:
    (1)
    (2)
  • 19. 在数中任取三个数相乘,其中最大的积是多少?最小的积是多少?
  • 20. 某市出租车的计价标准为:行驶路程不超过3千米收费10元,超过3千米的部分按每千米2.4元收费.
    (1) 若某人乘坐了xx>3)千米,则他应支付车费元.(用含有x的代数式表示);
    (2) 一出租车公司坐落于东西向的大道边,驾驶员王师傅从公司出发,在此大道上连续接送4批客人,行驶路程记录如下(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单位:千米)

    第1批

    第2批

    第3批

    第4批

    +1.6

    ﹣9

    +2.9

    ﹣7

    ①送完第4批客人后,王师傅在公司的        边(填“东”或“西”),距离公司        千米的位置;

    ②在整个过程中,王师傅共收到车费        元;

    ③若王师傅的车平均每千米耗油0.1升,则送完第4批客人后,王师傅用了多少升油?

  • 21. 学习有理数得乘法后,老师给同学们这样一道题目:计算:49×(﹣5),看谁算的又快又对,有两位同学的解法如下:

    小明:原式=﹣×5=﹣=﹣249

    小军:原式=(49+)×(﹣5)=49×(﹣5)+×(﹣5)=﹣249

    (1)对于以上两种解法,你认为谁的解法较好?

    (2)上面的解法对你有何启发,你认为还有更好的方法吗?如果有,请把它写出来;

    (3)用你认为最合适的方法计算:19×(﹣8)

  • 22.

    如图是小明的计算过程,请仔细阅读,并解答下列问题.

    回答:(1)解题过程中有两处错误:

    第1处是,错误原因是.

    第2处是,错误原因是

    (2)请写出正确的解答过程.

  • 23. 阅读下面的解题过程:

    计算(﹣15)÷(-)×6

    解:原式=(﹣15)×6(第一步)

    =(﹣15)÷(﹣1)(第二步)

    =﹣15(第三步)

    回答

    (1) 上面解题过程中有两处错误,第一处是第 步,错误的原因是 ,第二处是第 步,错误的原因是 

    (2) 把正确的解题过程写出来

  • 24. 小华在课外书中看到这样一道题:

    计算: )+(

    她发现,这个算式反映的是前后两部分的和,而这两部分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利用这种关系,她顺利地解答了这道题

    (1) 前后两部分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
    (2) 先计算哪部分比较简便?并请计算比较简便的那部分.
    (3) 利用(1)中的关系,直接写出另一部分的结果.
    (4) 根据以上分析,求出原式的结果.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