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时间:2021-10-13 浏览次数:109 类型:同步测试
(一)验证实验
[建立猜想]放出的气体可能是SO2、O2、H2的一种或几种。
[查阅资料]SO2易溶于水,化学性质与二氧化碳相似,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油,生成CaSO3
[方案设计]依据上述猜想,同学们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
甲同学认为气体是O2 , 检验方法是,经检验不是O2。对于另两种气体的验证,同学合作设计了如图组合实验方案:
猜想一:生成物中除铜离子外可能还有其它离子;
猜想二:可能与铜离子浓度偏大有关;
溶液浓度 |
溶液很浓 |
溶液较浓 |
溶液很稀 |
溶液颜色 |
黄色 |
绿色 |
蓝色 |
【实验器材及药品】厚度相同的铝片和铬片(表面打磨过)、质量分数为 10%的稀盐酸、剪刀、秒表、注射器若干、具支试管若干、橡胶塞若干、相同气球若干。
( ( 温馨提示:在金属活动性强弱差别不大时,产生气泡的快慢 难以区分) )。
建议:①每组实验中取用稀盐酸 10mL;②每组实验取用金属片 2 片;。
【查阅资料】常温下,亚硫酸钠(Na2SO3)可与O2发生化合反应。
【猜想与假设】常温下,镁条变黑可能与O2、CO2、水蒸气有关
【进行实验】通过控制与镁条接触的物质,利用如图装置(镁条长度为3cm,试管容积为20mL),分别进行下列5个实验,并持续观察20天。
编号 | 主要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1 | 先充满用NaoH浓溶液洗涤过的空气再加入2mL浓硫酸 |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
2 |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 |
3 | 先加入2mL浓硫酸再通入约4mLCO2 |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
4 | 先加入4mL饱和NaSO3溶液再充满CO2 |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
5 | 先加入2mL蒸馏水再通入约4mLCO2 | 镁条第3天开始变黑至第20天全部变黑 |
【解释与结论】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