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142 类型:中考模拟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 , 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 , 独与老翁别。
“走”;“前途”。
(甲)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就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妄曰:“吾轨与徐公美?”
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轨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轨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妻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妄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累人者,受中赏;能请讯于市朝,闻寨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
(唐)太宗尝罢朝,自言:“杀却此田舍汉!”文德皇后问:“谁触條崖下?”太宗曰:“魏征每庭辱我,使我常不得自由。”皇后退,朝服立于庭,太宗惊曰:“何为若是?”对曰:“妻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尽直言,妻备后宫,安敢不贺?”于是太宗意乃释。
节选自《大唐新语》(唐。刘肃)
(注释)①田舍汉:乡巴佬,②自由;自己做主而不受约束。③备;充任;充当,常用作课词
①翻译(甲)文画线句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②对(乙)文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魏征每庭辱我,使我常不得自由。
A.魏征每天在朝廷上羞辱我,让我常常得不到自由。
B.魏征经常在朝廷上羞辱我,让我常常不能够自己做主处理政事。
C.魏征每天在朝廷上羞辱我,让我常常不能够自己做主处理政事。
D.魏征经常在朝廷上羞辱我,让我常常得不到自由。
进谏人 |
进谏事由 |
进谏方式 |
纳谏人 |
纳谏结果 |
|
(甲) |
|
|
|
齐威王 |
广开言路,齐国大治 |
(已) |
|
“杀却此田舍汉” |
|
|
什么是文化
①文化学的奠基者英国人类学家泰勒(Tylor),在1871年首先使用了“文化”一词。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文化学论著,罗列八十年间关于文化的定义,至少已有一百六十四种,此后尚有不少新提法,争议甚多。
②各种文化的定义虽有差别,但归纳起来,主要是广义与狭义的不同,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则仅指精神产品,本人认同广义的文化定义,简而言之:文化,即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
③二百多万年前,人类开始打打砸砸制造较为粗糙的“旧石器”,用以采集狩猎。一万多年前,人类学会了磨制更为精致的“新石器”,用以耕作畜牧。旧石器,新石器,可以说是人类最早的创造,旧石器文化、新石器文化,就是最初的文化,最原始的文化。
④人类创造文化的历史,其实就是对自然环境按自己的需要和意愿,去加工改造的历史。随着人类创造能力的逐渐增强,人在地球上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对自然环境的加工改造的力度不断加大,整个地球已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人类创造文化的过程,其实就是自然被“人化”的过程。五岳之一的泰山,在地质运动中历经沉浮,到三千万年前大体形成了今天的样貌,它当然是自古而然的自然物。《诗·鲁颂·閟宫》说:“泰山嚴嚴,鲁邦所詹(瞻)。”这是二千六百年前的颂诗,可见其时泰山已属鲁国,已在人类活动范围之内了,其后秦始皇确实上过泰山,有石刻为证,字是李斯写的。刻石已毁,今存最早拓本是宋代的,后世登泰山祭拜天地的君王甚多,文人雅士来游览的更是不计其数,山上有许多建筑、石刻。泰山是中国名山中,添加人文景观最早、数量最多的。泰山被严重“人化”了,泰山已是自然与文化的混合物。
⑤文化产生之后,与自然,与人类,共同构成了“世界”。但随着文化的迅速____,自然正在急剧萎缩。十九世纪的世界,被蒸汽机改变了。二十世纪的世界,先是被内燃机,再是被核能和计算机更加迅速地改变了,人类的创造力越来越强大,越来越能依照自己的意愿去改造自然了。
⑥不过,在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人类创造的某些文化,确实破坏了自然,恶化了自己的生存环境。因而,人类在不断提高创造力的同时,更必须增长管控自己创造力的智慧。我们不要忘了爱因斯坦的警告:人类现在面临的,要么是新的思维方式,要么是空前的灾难。
⑦那么新的思维方式从何而来呢?我的体会是,了解、研究人类的文化史,尤其是本民族的文化史,是一个极佳的途径。看看我们的祖先,我们的前人,到底创造了些什么,想想其中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反理的,哪些是非理的(注释)。在这之后,我们也许会明白,今天的人类,该做些什么,不该做些什么。
(注释)合理,即合乎理智;反理,即违反理智;非理,即不涉及合理与否。
差不多先生传
胡适
①你知道中国最有名的人是谁?
②提起此人,人人皆晓,处处闻名。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你一定见过他,一定听过别人谈起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口头,因为他是中国全国人的代表。
③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和我都差不多。他有一双眼睛,但看得不很清楚;有两只耳朵,但听的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对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他的脑子也不小,但他的记性却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很细密。
④他常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⑤他小的时候,他妈叫他去买红糖,他买了白糖回来。他妈骂他,他摇摇头说:“红糖白糖不是差不多吗?”
⑥他在学堂的时候,先生问他:“直隶省的西边是哪一省?”他说是陕西。先生说: “错了。是山西,不是陕西。”他说: “陕西同山西,不是差不多吗?”
⑦后来他在一个钱铺里做伙计,他也会写,也会算,只是总不会精细。十字常常写成千字,千字常常写成十字。掌柜的生气了,常常骂他。他只是笑嘻嘻地赔小心道:“千字比十字只多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吗?”
⑧有一天,他为了一件要紧的事,要搭火车到上海去。他从从容容地走到火车站,迟了两分钟,火车已开走了。他白瞪着眼,望着远远的火车上的煤烟,摇摇头道:“只好明天再走了,今天走同明天走,也还差不多。可是火车公司未免太认真了。八点三十分开,同八点三十二分开,不是差不多吗?”他一面说,一面慢慢地走回家,心里总不明白为什么火车不肯等他两分钟。
⑨有一天,他忽然得了急病,赶快叫家人去请东街的汪医生。那家人急急忙忙地跑去,一时寻不着东街的汪大夫,却把西街牛医王大夫请来了。差不多先生病在床上,知道找错了人;但病急了,身上痛苦,心里焦急,等不得了,心里想道:“好在王大夫同汪大夫也差不多,让他试试看罢。”于是这位牛医王大夫走近床前,用医牛的法子给差不多先生治病。不上一点钟,差不多先生就一命呜呼了。差不多先生差不多要死的时候,一口气断断续续地说道:“活人同死人也差、差、差不多,凡事只要……差……差……不多……就……好了,何、何、必……太……太认真呢?”他说完了这句格言,方才绝气了。
⑩他死后,大家都称赞差不多先生样样事情看得破,想得通;大家都说他一生不肯认真,不肯算账,不肯计较,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于是大家给他取个死后的法号,叫他圆通大师。他的名yù越传越远,越久越大。无数无数的人,都学他的榜样。于是人人都成了一个差不多先生。然而中国从此就成为一个懒人国了。
①小时候,他把红糖错买成白糖。
②
③
④搭乘火车时,他迟到还不明白火车为什么不等他。
⑤
程十发(1921年4月10日-2007年7月18日),祖籍上海,是我国著名的海派书画大家,撞长人物、山水、花卉、岛兽及连环画和书籍插图,代表作有《列宁的故事》《丽人行》《孔乙己》等。2021年是程十发先生诞辰100周年,春华中学书画社团前往程十发美术馆参观。
①设施齐全:周边有百货商场、医院。
②:附近有轨道交通10号线伊犁路站,多条公交线路站点。
③环境优美:邻近。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