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146 类型:期末考试
②“高炉气体”中的(填化学式)会导致酸雨。
③炉渣的主要成分是CaSiO3 , 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
A.实验时应先点燃酒精灯后通CO
B.充分加热,a处固体由黑色变为红棕色
C.b处可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生成的CO2
D.可用Na0H溶液吸收尾气中的CO
②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利用CO炼铁的原理。
气体 |
方法(或原理) |
发生装置 |
收集装置 |
O2 |
方法1:加热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固体。反应中二氧化锰所起的作用是。 |
均可选择A装置(可根据需要添加棉花) |
均可选择装置(填标号) |
方法2:加热(填化学式) |
|||
方法3: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化学方程式为。 |
均可选择装置(填标号) |
||
CO2 |
用稀盐酸和大理石反应来制取 |
方案 |
现象 |
结论 |
方案1: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两个集气瓶中 |
若带火星的木条 |
则该瓶气体是O2 |
方案2:向两个集气瓶中分别滴入少量的溶液,振荡 |
若溶液变浑浊 |
则该瓶气体是CO2 |
方案3:向两个集气瓶中分别倒入少量的水,振荡后再滴加几滴紫色石蕊溶液 |
若紫色石蕊溶液变为色 |
则该瓶气体是CO2 |
…… |
…… |
…… |
甲、a→b→c
乙、b→a→c
丙、c→a→b
[猜想假设]猜想一:NaOH
猜想二:NaOH和Na2CO3
猜想三:NaOH和
猜想四:NaOH、Na2CO3和Ca(OH)2
[讨论分析]经过讨论认为最不合理的是猜想,原因是。
实验步骤 |
现象 |
结论 |
步骤Ⅰ:取少量滤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盐酸 |
|
猜想二不成立 |
步骤Ⅱ:另取少量滤液,向其中滴入适量Na2CO3溶液现象 |
产生白色沉淀 |
猜想成立 |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
溶解度/g | NaCl | 35.7 | 36.0 | 36.6 | 37.3 | 38.4 |
KNO3 | 13.3 | 31.6 | 63.9 | 110 | 169 |
①结合图表分析,趁热过滤的原因是 。
②操作a的名称是。
③滤液2的溶质是。
①B物质是。
②反应i能发生的原因是。
③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是,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④若只用一步操作实现反应ii,能否加入氯化钾?(填“能” 或“不能”)。说明理由:。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