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高中校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修改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128 类型:期中考试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选择题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18年9月2日,第18届亚运会闭幕式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举行。闭幕式上,杭州作为2022年亚运会的主办城市,从雅加达“手中”接过了亚运旗帜,并在闭幕式最后环节献上了“杭州8分钟”文艺表演,为杭州亚运会奏响了开篇。( ),琵琶、笛子、飞檐、青瓷……无一不散发出江南风韵和中国气息;演出的后半部分则       , 一改温婉江南的特色,以酷炫为主色调,充满了运动性、活力感和生命力的现代气息。这里大量采用了电子音色、摇滚曲风和各种打击乐,在西方交响乐的衬底之下,显示了杭州多元文化和大同世界在音乐方面的一次激情迸发的融合。由易烊千玺与杭州本土优秀青年歌手组合共同演绎的《向往》,在充满现代音乐的曲调当中,又插入了《春江花月夜》的曲调,展示了杭州青年热爱运动、阳光的特质。在表演的最后阶段,马云和孙杨先后上场,向全世界的朋友发出了邀请——杭州欢迎你。

        此次演出中       地运用了高科技舞台创意作品“智能舞屏”,它可以根据需求运动,给观众带来巨大的震撼,此外,人们还利用3D全息投影技术,营造出荷叶、西湖之水等        的场景,带领观众进入虚实融合的双重空间,令人        这些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既体现了科技引领杭州成为一座智能城市,也充分发挥了舞美的作用

    (1)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伴随着悠扬的曲调,舞者在场地上翩翩起舞,古画一般 B . 舞者在悠扬曲调的伴奏下翩翩起舞,场景如同古画一般 C . 伴随着悠扬的曲调,舞者在古画一般的场景中翩翩起舞 D . 在古画一般的场景中,舞者伴随着悠扬的曲调翩翩起舞
    (2)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别有洞天   前所未有   完美无缺   拍手称快 B . 别开生面   前所未有   精美绝伦   拍案叫绝 C . 别有洞天   首屈一指   精美绝伦   拍手称快 D . 别开生面   首屈一指   完美无缺   拍案叫绝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这些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既表明杭州是一座引领科技的智能城市,也充分发挥了舞美的作用。 B . 这些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既充分发挥了舞美的作用,也体现了杭州是一座引领科技的智能城市。 C . 这些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既体现了杭州是一座引领科技的智能城市,也充分发挥了舞美的作用。 D . 这些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既充分发挥了舞美的作用,也表现了科技引领杭州成为一座智能城市。

二、现代文阅读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汉字蕴含的美学

    骆冬青

    ①传说,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古人对文字的创生充满惊怖和景仰之情,后世 “敬惜字纸”的意识中凝聚着华人这种对“文字”的共通感。汉字的诞生无从考据,可是,从古人刻画的留痕中,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那种鲜活灵动的精神。这种精神凝聚在汉字中,凝聚在书法中,凝聚在甲骨、青铜器、竹帛中。中华民族一项最伟大的创造,无疑是汉字这一文化符号。

    ②身在中国文化浸润之中,却最容易忘记这一点。这是因为,汉字与西方拼音文字比起来,似乎在文化形态的比较中,已经落了下风。黑格尔曾断言:“拼音文字自在自为地最具智慧。”这表达了赤裸裸的西方中心主义,表现了一种傲慢与偏见。可是,这种观念,却被一些现代中国文人所接受。这无疑是受一种进化论式的想法所支配,认为文字的发展要经历四个主要阶段,即图画文字、象形文字、表意文字、表音文字。在这样的序列中,似乎清晰地显示了一种文字所处的文化地位,最晚形成的表音文字自然属于最高级的文字。那么,汉字处于什么位置?

    ③从文字的起源来看,即使是拼音文字,亦需以一定形体作为“符号”来展示“声音”。也就是说,在根本意义上,形、音的合一,是所有文字必然的归宿。只不过,西方的拼音文字是以“字母”为基本元素的,“字母”作为表音的基础,生成为“单词”,方才成为西方语言书面表达的意义元素。汉字则不然。许慎的《说文解字序》曰:“仓颉之初作书也,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寖多也。”这里,着重指出了“象形”的重要性。“文字”获得了一种哲学意义,作为“物象之本”的“文”和“形声相益”的“字”构成的“汉字”,与“字母”的不同在于,它是以“形声相益”的复合形态出现的,从而具有了一种生态学意义上的“生生不息”的创发性。

    ④所以,从图画文字到象形文字,汉字似乎完成了一种飞跃。但在两者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联,并非是一种单线的进化,“图”进一步形式化,“画”进一步抽象化,从而使“字”逐渐“象形化”“文字化”。也就是说,汉字,正如公认的,是合形、音、义为一体的文字。于是人们把汉字说成是表意文字。

    ⑤从以上提到的关于文字形态的进化论思路来看,从图画、象形、表意、表音这个序列,选择一个恰当位置定义汉字,似乎最佳选择就是表意文字;若从“字母”来说,则西方“文字”表音说似乎可通;但“字母”与中国“汉字”的地位明显不对等。“字”对应的是西方的“词”,而西方的“词”难道不是“表意”的吗?所以,把汉字说成是一种表意文字是一种概念错置,一种颇为荒唐的指称错乱。汉字的复杂性,却在这样的单线进化论中被忽视了。

    ⑥汉字作为一种合形、音、义为一体的文字,其为人诟病处在“象形”。可是,正因为 “象形”,汉字才具有了独特的审美属性,才衍生了世界上最独特的一种艺术形式,即书法。汉字是一种具有文化丰富性的符号,把不同模式、不同媒介的信息综合为一;图画、象形、表意、表音,这四种“文字发展阶段”,都智慧地凝结在“汉字”这种独特的符号之中,并且能够自由自在地表达,从而成为一种美学上的奇迹。汉字美学之提出,正在于汉字独具的文化特质。在一些人看来的“落后”,却恰恰是汉字伟大的地方。

    (选自《文史知识》有删改)

    [注]①孳乳:繁殖、派生。

    (1) 下列有关汉字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现在人们已经无法从文献中准确得知汉字是如何诞生的,不过那些优美的汉字依然能带给我们很多的想象和美感。 B . 汉字的合形、音、义为一体让人们认定汉字是表意文字,形成这个观点是基于文字发展的“图画、象形、表意、表音”四种阶段的观点。 C . 汉字被诟病的原因是汉字的象形性,不过汉字的象形性使汉字这种文化符号具有独特审美属性,衍生出世界上独特的书法艺术。 D . 《说文解字序》认为,汉字是以“文”“字”两种“形声相益”的关系出现的,这种关系与根本意义上也是形音结合的拼音文字相同,因此,本文作者也认为汉字属于世界上最低级的文字。
    (2)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仓颉造字的传说体现了古人对文字创生的复杂情感,古人对写有文字纸张的尊敬、爱惜之情表现了他们对文字本身惊怖、推崇、敬仰的感情。 B . 从文字的起源分析,汉字与拼音文字的区别在于汉字以“形声相益”的形态出现,因此具有了一种生态学意义上的“生生不息”的创发性。 C . 汉字独具的文化特质使得汉字蕴含美学,但中外所有人把汉字的美学当作落后的象征,完全忽略了汉字因为其美学特质才得以长久发展的问题。 D . 汉字从图画文字到象形文字绝对是一次重大的飞跃,体现在此时的汉字特点是“图”更加形式化,“画”更加抽象化,这些让文字更加的象形。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拼音文字的“字母”,生成表意的“单词”,“单词”与汉字的“字”功能对等,有些人把汉字的“字”与拼音文字的“字母”对等是错误的。 B . 汉字的产生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这种创造的过程现在还保存在甲骨、青铜器、竹帛中,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 C . “依类象形,故谓之文”是说仓颉造字时首先是按照事物的特征画出形体,这就是所谓的 “文”,这是“物象之本”,是造字的重要方法。 D . 汉字能够把不同模式、不同媒介的信息综合为一,是把图画、象形、表意、表音等内容智慧地凝结在一起,并能够自由自在表达的文化符号。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5 月 10 日,首个“中国品牌日”的到来引起广泛关注。国家层面设立“中国品牌日”,宣示着一个“质造”和“智造”时代的来临。这不只是仪式,更是一种使命。

    品牌时代的来临,承载的是一个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的梦想和使命,需要别开生面的创新精神,也需要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从国际上看,一个国家经济崛起的过程也是质量升级、品牌壮大的过程,德国专注务实的工匠精神,美国高度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体制,韩国成立国家品牌委员会的推进机制,都给我们以启示。当 C919 国产大型客机翱翔蓝天,当中国高铁“扬帆出海”,我们不只有品牌之梦,更有品牌之力和品牌之智。

    (摘编自冯蕾《担起建设品牌强国使命》,《光明日报》2017 年 5 月 10 日)

    材料二:

    国潮消费人群特征国货消费者集中城市 TOP10

    (摘编自《90后最爱“追潮”,女性撑起半边天》,《南方日报》2019年11月1日)

    材料三:

    小仙炖、钟薛高、ito、北鼎……一批兼具好设计和高品质的国货品牌受到了年轻人的追捧,并正逐渐成长为“中国制造”的新门面,成为新消费的代表。比如刚诞生两年的雪糕品牌钟薛高,凭借标志性的瓦片造型和不断迭代的口味类别俘获了大批年轻人的芳心。

    事实上,90后和00后务实消费的理念,也为服装制造、电子信息制造等传统产业的老牌国货带来了转型升级的机会。

    2018年,国产运动品牌李宁首次亮相纽约时装周,以亮眼新潮的设计吸引了年轻消费者的关注。此后推出的球鞋系列“悟道”,以大胆的配色和解构设计,准确切中年轻消费群体的需求,迅速走红。

    在产品优质的基础上,用设计感打动年轻消费者,回力、飞跃的帆布鞋,波司登的羽绒服,包括华为近期和眼镜潮牌GENTLEMONSTER跨界推出的智能眼镜,都延续这一套路成功转型,焕发新的活力。

    (摘编自《毛文超乌镇演讲:新消费的机会将在细分领域迎来爆发》)

    材料四:

    中国造,正当“潮”。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为传统文化消费,新生代消费者为了彰显自我个性、打造个人属性标签,日渐乐于使用带有中国文化元素的产品。以故宫推出的彩妆口红为例,一经推出,仅用一晚的时间即预订超过一千支,而这源自于消费者对于产品背后的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而晨光文具则与京剧“联姻”,将生旦净末丑的扮相绘于文具之上,瞬间火爆市场。因为文创的融入,晨光把看似几元钱的小买卖做成了年营收80余亿元的大生意。

    与此同时,一批电商平台纷纷“造潮”,孵化出一个又一个国潮新品。据了解,近年来,京东、唯品会、拼多多、天猫等电商平台都开始了对国潮市场的开拓。天猫从2017年就开始了对国潮的策划和重视,2018年更是在国货跨界、文化营销、国潮出海等各个方向上做出了新的尝试。

    (摘自《颜值与性价比兼具,国货当潮源于创新彰显自信》,《南方日报》2019年11月1日)

    (1) 下列对“国潮”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消费市场上国潮涌动,显示出中国品牌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中国正在向经济强国迈进。 B . 国潮消费者中以青年女性消费者为主,占比超过九成,她们撑起了国潮消费的半边天。 C . 国潮的弄潮儿中既有小仙炖、钟薛高等新国货,也有回力、波司登等成功转型的老品牌。 D . 国潮的兴起,其实就是国货的崛起,带有中国文化元素的产品越来越受消费者的欢迎。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如今,中国制造正在向“中国质造”和“中国智造”转型,需要虚心向德国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学习,努力提升质量,壮大品牌。 B . 材料二显示,国货消费者集中的前 10 名城市都是一二线城市,说明那里消费者对中国品牌有较高的认可度和较强的购买力。 C . 近年来,京东、唯品会、拼多多、天猫等一批电商平台都纷纷“造潮”,孵化国潮新品,开拓国潮市场,彰显了他们对国货的自信。 D . 新生代消费者更愿意为蕴含传统文化价值的产品买单,为传统文化消费,是因这种产品能彰显自我个性,能打造个人属性标签,掀起了一股排外思潮。
    (3) 请结合材料,概括并分析当今“国潮”兴起的原因。
  •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且将蚕豆伴青梅

    钟芳

    ①宋人舒岳祥在《小酌送春》中写道:“莫道莺花抛白发,且将蚕豆伴青梅。”描绘的是古人用蚕豆伴青梅,煮酒咏诗的情景。手捧一碗香蚕豆,一颗一颗纳入口中,绵软甜爽的感觉在味蕾弥散,让人回味隽永绵长。

    ②蚕豆是一种有灵气的庄稼。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豆荚状如老蚕,故名蚕豆。”孩童时的乡村,成排成行的蚕豆苗漫生在墙角沟边、田间垄上。疏密的叶片间,悄悄地绽开白底黑边的小花,近看好似无数睁开的眼睛闪着清澈的光芒,远看仿佛千万只漂亮的蝴蝶飞舞在藤蔓间,令人赏心悦目。花开数天凋谢后结出一串串青青的豆荚,像青蕉,似佛手,煞是可爱。此时的蚕豆最为鲜嫩,大诗人杨万里曾写道:“翠荚中排浅碧珠,甘欺崖蜜软欺酥。”翠嫩如碧玉的蚕豆用来炒菜最为适宜,入口酥绵,鲜嫩清甜,别有风味。

    ③记得小时候,我很喜欢挎上篮子跟着母亲去摘蚕豆。轻轻抓住蚕豆秧,朝着豆荚生长的反方向顺手一拉,便能轻松掰下蚕豆荚。新鲜的蚕豆又嫩又脆,那可是孩子们的天然美食。我总是迫不及待地摘下一角蚕豆,撕开荚皮,往嘴里一丢,那清甜的气息立刻在舌尖弥漫。正如汪曾祺先生所写的那样:“只一掰就断了,两三粒翠玉般的嫩蚕豆舒适地躺在软白的海绵里,正呼呼大睡,一挤也就出来了,直接扔入口中,清甜的汁液立刻在口中迸出,新嫩莫名回到家,母亲剥好蚕豆,用井水淘洗干净,放入锅中蒸煮,煮熟后的蚕豆甜中带糯。母亲用细线把一颗颗熟豆串起来,呈佛珠的样子,长的是项链,短的是手链。我常常把蚕豆项链挂在脖子上,与小伙伴们嘻嘻哈哈地比着谁的蚕豆项链长、豆子大。想吃时就你拽我一粒,我摘你一颗,放进嘴里解馋晚上睡觉时我也不肯把蚕豆项链拿下来,第二天早上起床,蚕豆被压扁了也舍不得扔,继续吃。如今回想起来,仍然齿舌生香,美好的滋味荡漾在心间。

    ④蚕豆是一种大众美食,不管是婀炒炸看,样样皆宜。如把外面的一层皮剝掉,里面的青青的豆瓣更加水嫩,可与鸡蛋、韭菜、蒜苗、成菜、火腿、笋片等或烧或炒,也可做汤,吃进嘴里一股清香,是妙不可言的美味。清代饮食名谱《随园食单》中记载:“新蚕豆之嫩者,以腌芥菜炒之甚妙,随采随食方佳。”

    ⑤鲁迅先生在《社戏》里,一群小伙伴搭船去邻村看社戏,夜半船过六一公公的蚕豆地,孩子们纷纷上岸偷摘蚕豆,然后就在船上生火,用河里的清水将蚕豆煮熟,用手夹着撮盐吃。在先生的心目中,这盐撮清水蚕豆的味道胜过母亲下厨炒的蚕豆。相比较,我最喜欢的是母亲的葱花蚕豆,热锅下油,倒入蚕豆翻炒,抓一把葱花扔进去,翻两下,直到豆皮起皱才出锅。炒出的蚕豆,碧嫩鲜香,入口酥软,是极有特色的家常下饭菜。

    ⑥世间最美好的事物大多短暂,鲜蚕豆吃不几天,就会渐渐老去,正如《蚕豆谣》所云:“蚕豆青,蚕豆黄,青的嫩,老的黄,由青转黄太匆忙。”这时的蚕豆另有一番风味,可以做炒豆子。把蚕豆放进大铁锅里不停地翻炒,炒到外皮黄黄的,散发出一种诱人的香味即止,嚼起来,嚙喘作响,香脆无比。更有手巧的,还将蚕豆泡了,拿剪刀,很细致地一一剪花,做成油炸兰花豆,味道更胜一筹,是不少人儿时的美好回忆。

    ⑦“田家豆熟逢蚕月,小荚丛生竟类蚕。熟后香葆千颗脱,餐来茧果十分甘。”如今每到蚕豆飘香的时节,我总要抽时间回故乡看看。母亲也总忘不了要我带些新鲜碧绿的蚕豆回城,让我在喧哗的都市也能享受到这原生态的乡野美味。

    (有删改)

    (1) 下面对文章相关内容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从蚕豆的观赏价值写到其实用价值,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蚕豆的深情。 B . 本文大量引用诗文名句及《本草纲目》等文献,增添了文章典雅的韵味。 C . 第⑤段回忆母亲做葱花蚕豆,采用动作描写、视嗅味多感官结合的手法,生动形象。 D . 本文标题极富意蕴,借蚕豆从开花到结果的过程,隐喻作者对人生短暂、虚无的理性思考。
    (2) 文章第③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 文章借写蚕豆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文本加以探究。

三、文言文阅读

  •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窦建德传

    ①窦建德,贝州漳南人。世为农,自言汉景帝太后父安成侯充之苗裔。材力绝人,少重然许,喜侠节。乡人丧亲,贫无以养,时建德方耕于田中,闻之太息,遽辍耕牛,往给丧事,由是大为乡党所称。盗夜劫其家,建德立户下,盗入,击三人死,余不敢进。请其尸,建德曰:“可投绳系取之。”盗投绳,建德乃自縻,使盗出,跃起捉刀,复杀数人,繇是益知名。为里长,犯法亡,会赦归。久之,父卒。里中送葬千余人,所赠予皆让不受。

    ②武德元年,宇文化及至魏县,建德谓其纳言宋正本及德绍曰:“吾,隋民也;隋,吾君也。今化及杀之,大逆不道,乃吾仇,欲为天下诛之,何如?”正本等曰:“大王以布衣起漳南,隋之列城莫不争附者,以能杖顺而动,义安天下也。化及为隋姻里,倚之不疑,今戕君而移其国,仇不共天,请鼓行执其罪。”建德善之。即引兵讨化及,连战破之。化及保聊城,乃纵撞车机石,四面乘城,拔之。

    ③未几,连突厥侵相州,刺史吕珉死之。滑州刺史王轨为奴所杀,奴以首奔建德,建德曰:“奴杀主,大逆。纳之不可不赏,赏逆则废教,将焉用为?”命斩奴而返轨首,滑人之,遂降,齐、济二州亦降。建德每平城破阵,所得资财,并散赏诸将,一无所取。又不啖肉,常食唯有莱蔬、脱粟之饭。每倾身接物,与士卒均执勤苦,由是能人之死力。

    ④时秦王攻王世充于洛阳,世充遣使乞师于建德。五月,建德自板渚出为阵,西汜,南属鹊山,亘二十里,鼓而前。秦王登虎牢城望其军,按甲不战。日中,建德士皆坐列,渴争饮,意益怠。王麾军先登骑怒尘大涨乃率秦叔宝缠麾帜弛出贼阵后建德军顾而惊遂大溃。建德被重创,窜牛口谷。车骑将军白士让、杨武威获之,传而西,斩长安市,年四十九。

    (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使盗出 曳:摇晃 B . 滑人之 德:感激 C . 由是能人之死力 致:招引 D . 西汜 薄:临近
    (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王麾军先登骑/怒尘大涨/乃率秦叔宝缠麾帜/弛出贼阵后/建德军顾/而惊遂大渍 B . 王麾军/先登骑怒尘/大涨乃率秦叔宝/缠麾帜弛/出贼阵/后建德军顾而惊/遂大溃 C . 王麾军先登/骑怒/尘大涨/乃率秦叔宝/缠麾帜弛/出贼阵/后建德军顾/而惊遂大溃 D . 王麾军先登/骑怒/尘大涨/乃率秦叔宝缠麾帜/弛出贼阵后/建德军顾而惊/遂大溃
    (3) 下列对全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窦建德气力超人,年幼时,常做一些重许诺的义举,喜好狭义气节。同乡贫穷没办法埋葬亲人,当时建德听到这件事后,把耕牛送去充作办丧事的费用。 B . 窦建德是一个勇猛无惧、机智聪明的人,盗贼去他的家中抢劫,他不仅不怕,与盗贼对战,还巧妙设计,出其不意,杀死了不少盗贼。 C . 窦建德是一个秉持正义的人,滑州刺史王轨被奴仆杀害,这对窦建德来说是有利的,所以当奴仆投降窦建德时,窦建德不但没有杀掉奴仆,反而收留了他。 D . 窦建德是一个善待下属的人,每当攻陷城镇打败敌军,所得到的财物,一起分发奖赏给各位将领,自己一样东西都不要。
    (4)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②久之,父卒。里中送葬千余人,所赠予皆让不受。

四、古代诗歌阅读

  • 6.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旅游伤春

    李昌符

    酒醒乡关远,迢迢听漏终。

    曙分林影外,春尽雨声中。

    鸟倦江村路,花残野岸风。

    十年成底事 , 羸马倦西东。

    [注]①底事:何事。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紧扣“旅游”写羁旅愁怀,诗人借酒浇愁,可酒醒之后,家乡依然遥远,愁思难遣,一夜无眠。 B . “曙分林影外”句紧承首联,写漏终夜尽,诗人透过树林看到天色放白,这抹亮色冲淡了感伤情绪,快快乐乐赏花。 C . “春尽雨声中”明点“伤春”,以声传情,与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句意思相近。 D . 颈联描写途中所见之景,江村路上倦鸟思归野外岸边风吹花残,诗人借景寓情,伤春之意更见浓郁。
    (2) 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

五、情景默写

  • 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杜甫一生颠沛流离,在《登高》中,抒发了远离故乡,长期漂泊在外,晚年多病的句子是:“。”
    (2) 苏轼在《赤壁赋》中以“。”两句,写出了婉转悠长、延绵不尽的乐声之美。
    (3) 曹操在《短歌行》中运用比喻的手法说明人生苦短的句子是“”;面对这种愁苦,作者消愁的方式是“”。

六、语言表达

  • 8.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键盘侠是一个网络词语,指部分在现实生活中胆小怕事, ,毫无疑问,“键盘侠”从出现开始,就带有鲜明的贬义色彩。但也只有他们自己尚且不自知地沉浸在网络评论区里,一个个妙语连珠,口吐莲花,对各类网络事件评头品足,,殊不知,真正的侠客是“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 ,,现实面前一言不发,默默无闻的路人甲,其实真正的“键盘侠”,还是注重一个“侠”字,而不是“键盘” ,键盘可以成为两种不同性格的分割线,但侠气却是不容分割的。

  • 9. 概括下面语段的主要信息,不超过20个字(含标点符号)。

    今年的重阳节,是中国首个法定意义上的老人节,有关“中国式养老”的话题备受关注。在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剧的情境下,“中国式养老”面临诸多困局:家庭养老功能弱化、机构养老服务供给紧张,养老金面临缺口及保值升值难题....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李迎生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老年人口基数庞大,增长速度快,老龄化程度正日益加深,养老问题也日益凸显。”

    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当前,中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2012年底中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94亿, 2020年将达到2.43亿, 2025年将突破3亿。

    如何破解养老种种困境,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已成为当今中国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七、材料作文

  • 10.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起点是指开始的地方或时间。起点,意味着从零起步;起点,又意味着新的出发。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