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江苏省镇江市新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

阅读徐立新《母爱不失忆》一文,完成下列小题。

    母亲给他打电话时,费德兰正在公司里忙得不可开交:“下班后,你带着我去姨妈家借一台收音机,晚上我要听广播。”

    望着窗外正飘着的大雪,费德兰试探着回答:“今天太冷了,我们改天再去取,行吗?”

    “不行,就今天!”妈妈语气坚定。

    “好吧,那我提前下班,然后就开车送您去。”

    挂上电话后,费德兰无奈地摇了摇头——母亲的脾气真是越来越古怪了,居然突然想起要听广播!

    下班后,费德兰先去学校接了正在上三年级的儿子菲利普,然后打算带着他和母亲一去了姨妈家。美国东部的冬天异常寒冷 , 可是母亲却一点也不在乎,早早就下了楼,站在大雪中等待着费德兰。

    把收音机借回家里,已经是晚上18:00了,一回到家里,母亲便又立即进了厨房,然后关上门,自顾自地在里面忙起了晚餐,谁也不让进。

    “老爸,奶奶为什么要这个破玩意,你和妈妈的手机不都有广播吗?而且家里的电脑也能在线收听呀。”菲利普手中拿着那台古老的收音机,一脸的不解。

    费德兰并没有向儿子解释这一切,只是说:“只要奶奶能开心,我们就应该去做,毫无条件地去做,不是吗?”

    菲利普点了点头。

20:00,厨房的门终于开了,母亲捧出了一个大的奶油巧克力蛋糕:“儿子,生日快乐!”

    费德兰被感动地差点要哭——母亲居然记着他的生日,而且还记对了,他自己都完全忘记了这码事。

    除了蛋糕外,当天的其他饭菜也全是由母亲做的,虽然其味道大不如前,但是,费德兰吃得很开心。

    吃完晚饭后,母亲对费德兰说:“儿子,现在你把广播调到波士顿电台吧,妈妈为你点了一首迈克·杰克逊的歌,你最喜欢的。妈妈祝福你生日快乐!”

    费德兰更惊讶了,他大声地说道:“真的吗?妈妈您没骗我吧!”然后上去把母亲紧紧得搂在怀中。“是的,还有20分钟就到了,让我们一起静静地等待吧!”

21:00到了,波士顿电台里传来“世界新闻”的栏目内容,费德兰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他不知道该怎么向母亲解释。但一秒钟后,他又转悲为喜——母亲不知何时已经在他的怀中沉沉地睡去了,根本无需解释。

    是的,母亲太累了,为了帮他过这个生日。

    费德兰就那么静静地把母亲抱在怀中,一动也不动,尽管他的胳膊因此变得越来越酸,但是这能让母亲好好睡会,母亲有多久没有这么沉地睡过了。

    一个小时候,母亲醒了过来,“天呀,我怎么睡着了?儿子,你听到他们念你的名字和我为你点了歌了吗?”母亲一脸的愧疚。

    “听到了,听到了,妈妈,我真的很感动,谢谢您!”

    “奶奶,奶奶,我也听到了,好酷的一首歌!”懂事的菲利普也在一旁帮腔。

    “那就好,我在半个月之前就给电台写了点歌的信,好早些排上号。我真怕他们忘了这事——你知道每天点歌的人都有很多。”母亲兴奋地说到。

    “是的,他们把我排上号了!”费德兰激动地回应着,眼里闪动着泪花。

    “别激动,更不要轻易流泪,你都15岁了,开始变成一个大小伙子了,妈妈为你骄傲。”

    “我知道,谢谢妈妈,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那么现在我们进屋去睡吧。”

    母亲满意地点了点头。

    把母亲扶进房间后,返回客厅的费德兰用钥匙打了一个抽屉,从中取出了他藏起来的电台退给母亲的信,一共整整15封,每封上都写着:“请你们务必在广播里播出我儿子的名字,他一直很喜欢你们的节目,他是一个坚强懂事的单亲孩子,求求你们了。而电台的回复信上则都写着“点播节目已经于13年前停播了,请勿再重复写信。”

    母亲患中度失忆症已经多年了,很多事都已经忘记了,包括她不断重复写点播信,但是母亲居然还能记得他的儿子的生日,尽管她已经无法记得如今的费德兰已经是一位快40岁的中年男人了。

    费德兰依然很开心,因为他每天回来还能看到母亲,还能对着她叫声妈妈,这就已经足够了,这是幸福的欺骗,费德兰做得很甜。

(选自《环球人物》2012年第29期)

(1)、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请结合上下文,简析文中画线句子(美国东部的冬天异常寒冷)的作用。
(3)、文中的“母爱”应是对费德兰而言,为什么还要多次写到菲利普?
(4)、简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①一回到家里,母亲便又立即进了厨房,然后关上门,自顾自地在里面忙起了晚餐,谁也不让进。

②返回客厅的费德兰用钥匙打了一个抽屉,从中取出了他藏起来的电台退给母亲的信,一共整整15封。

(5)、文章以“母爱不失忆”为题,有什么含义?请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的理解。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别动世界上最美的那朵花
        ①温丝莱特是一个美丽的英国小姑娘。她有着一头金黄的鬈发,粉嫩的脸蛋上长着一双又大又圆的蓝眼睛,长长的睫毛忽闪忽闪的。她的嗓音柔婉甜美,非常动听。她一笑起来脸上便绽开了一朵花。街区的人都亲切地称她为“雷丁市的安琪儿”。
        ②雷丁市是伯克郡的一个辖区,那里花木繁盛,风景如画,气候舒适宜人。经常有外地人到这里定居。这年春天,温丝莱特家的左邻新来了一个老妇人——珍妮芙太太。这是一个孀妇,无儿无女,只有一个侄子,也不在身边,因而显得非常孤单。大人们都很忙,没有人愿意在她家门前驻足片刻。老妇人却吸引了温丝莱特的注意,因为她跟老妇人一样孤寂。温丝莱特的父母都是职业演员,忙碌是他们的生活常态。每天放学后,温丝莱特就会到老太太那里去,和她玩一会儿。她给老妇人讲幼儿园的趣事,老妇人给她讲好听的童话故事。尤其是周末,老少两人常常呆在一块儿共享快乐的时光。
        ③这个春天,珍妮芙太太感觉异常明媚。
        ④有一次,珍妮芙太太问起了温丝莱特长大后最想做什么。温丝莱特毫不犹豫地回答像爸爸妈妈一样做演员,不过,她要成为大明星,拿奥斯卡。珍妮芙太太一边为小女孩梳头,一边赞许地点点头。
        ⑤在早春种下的花草开始卖弄风姿的时候,不如意也悄然降临。温丝莱特的脖子上长出了一个肿块,足有鸽子蛋大小。父母急忙把她送到伯克郡最好的医院治疗。医生说那是良性肿瘤,尚处在早期,只要一个手术问题就解决了。不过,主刀医生的手术排得太满,温丝莱特的手术要在下一周进行。
        ⑥温丝莱特回到自己的家中,她变得沉默自闭了。她不愿去幼儿园,也不再去珍妮芙太太那儿玩了,她害怕手术。一个黄昏,珍妮芙太太来到了温丝莱特的家。她问了关于手术的一些情况,摸摸温丝莱特的头,鼓励她坚强一些。接下来的两天,珍妮芙太太再也没有来过。温丝莱特有点儿想她了,可是,珍妮芙太太家的门一直紧闭着。
        ⑦温丝莱特的手术很成功。她在医院疗养了一周后,回到了自己的家。可是她依然没有见到珍妮芙太太。两天后的傍晚,温丝莱特放学回家后,欣喜地发现珍妮芙太太家的门敞开着!她三步并作两步跑了进去,可是,她没有见到珍妮芙太太。在房间忙着收拾东西的,是一个男子。仔细看,竟是马休医生——她手术时的主刀医师!温丝莱特惊奇地问:“您怎么会到这里来?”马休医生说他是珍妮芙太太的侄子。温丝莱特于是急切地问珍妮芙太太到哪儿去了。马休医生的眼神黯淡下去,他轻声说道:“她去世了!”
        ⑧原来,当珍妮芙太太得知是自己的侄子为温丝莱特主刀后,便赶往伯克郡,找到了马休。她向马休提了一个建议,一定要按颈部皮肤的纹路横向切口。因为温丝莱特脖子上的肿块是竖着长的,马休原本的方案是纵向切口,那样手术难度最低,风险最小。所以他显出了为难的样子。可姑妈不依不饶,非要她改变方案。她说:“如果刀口是纵向切的,那么将来就会留下一道醒目的疤痕,她做大明星的梦想也就被这一刀给割掉了。”马休医生答应了。可就在次日,珍妮芙太太在回雷丁市的路上不幸遭遇了车祸!
        ⑨温丝莱特听着,哭成了一个泪人……
        ⑩时光的脚步永不停歇,转眼,温丝莱特出落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美貌女孩。她顺利地成为一个演员,凭借世纪之作《泰坦尼克号》中女主角罗丝这一角色,她创造了影史上的一个神话并一举获得第81届奥斯卡影后的桂冠。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下列小题。

高贵的施舍

       ①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口,向母亲乞讨。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右手连同整条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袖子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受。我以为母亲一定会慷慨施舍的,可是母亲却指着门前的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去吧。”

       ②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叫我搬砖。不愿给就不给,何必刁难我?”母亲并不生气,俯身搬起砖来。她故意用一只手搬,搬了一趟才说:“你看,一只手也能干活。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呢?”

       ③乞丐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母亲,尖突的喉结像一枚橄榄上下动了两下,终于俯下身子,用他的左手搬起砖来,一次只能搬两块。他整整搬了两个小时,才把砖搬完,累得气喘如牛,脸上有很多灰尘,乱发被汗水濡湿了,斜贴在额头上。

       ④母亲递给乞丐一条雪白的毛巾。

       ⑤乞丐接过去,很仔细地把脸和脖子擦了一遍,白毛巾变成了黑毛巾。

       ⑥母亲又递给乞丐20元钱。乞丐接过钱,很感激地说:“谢谢你。”

       ⑦母亲说:“你不用谢我,这是你自己凭力气挣来的工钱。”

       ⑧乞丐说:“我不会忘记你的。”他向母亲深深地鞠了一躬,就上路了。

       ⑨过了很多天,又有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前,向母亲乞讨。母亲让乞丐把屋后的砖搬到屋前,照样给了他20元钱。

       ⑩我不解地问:“上次你叫乞丐把砖从屋前搬到屋后,这次你又叫乞丐把砖从屋后搬到屋前。你到底想把砖放在屋后,还是放在屋前?”

       ⑪母亲:“这堆砖放在屋前和屋后都一样。”

       ⑫我嘟着嘴说:“那就不要搬了。”

       ⑬母亲摸摸我的头说:“英姬,对乞丐来说,搬和不搬可就大不相同了。”

       ⑭此后又来过几个乞丐,我家那堆砖就被屋前屋后地搬来搬去。

       ⑮几年后,有个很体面的人来到我家。他西装革履,气度非凡,跟电视上的大老板一模一样。美中不足的是,这个大老板只有一只左手,右边是一条空空的衣袖,一荡一荡的。

       ⑯老板用一只手握住母亲的手,俯下身说:“如果没有你,我现在还是个乞丐。因为当年你教我搬砖,今天我才成为一家公司的董事长。

       ⑰母亲说:“这是你自己干出来的。”独臂的董事长要把母亲连同我们一家人迁到城里去住,做城里的人,过好日子。

       ⑱母亲说:“我们不能接受你的照顾。”

       ⑲“为什么?”

       ⑳“因为我们家人人都有两只手。”

       董事长坚持说:“我已经替你们买好了房子。”

       母亲笑一笑说:“那你就把房子送给连一只手也没有的人吧。”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你在大雾里得意忘形

铁凝

    ①我在新迁入的这座城市度过了第一个冬天。这是一个多雾的冬天,不知什么原因,这座城市在冬天常有大雾。城市因为有了雾,会即刻实在地不知所措起来。路灯不知所措起来,天早该大亮着,灯还大开着;车辆不知所措起来,它们不再是往日里神气活现的煞有介事,大车、小车不分档次。都变成了蠕动,城市的节奏便因此而减了速;人也不知所措起来,早晨上班不知该乘车还是该走路,此时的乘车大约真不比走路快呢。

    ②我在一个大雾的早晨步行着上了路,我要从这个城市的一端走到另一端。我选择了一条僻静的小巷一步步走着,我庆幸我对这路的选择,大雾引我走进了一个自由王国。一切嘈杂和一切注视都被阻隔在一米之外,一米之内才有了“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气派。这气派使我的行走不再有长征一般的艰辛。

    ③为何不作些腾云驾雾的想象呢?假如没有在雾中的行走,我便无法体味人何以能驾驭无形的雾。一个“驾”字包含了人类那么多的勇气和主动,那么多的浪漫和潇洒。雾能被你步履轻松地驾驭,这时你驾驭的又何止是雾?你分明在驾驭着雾里的一个城市,雾里的一个世界。为何不作些黑白交替的对比呢?黑色也能阻隔嘈杂和注视,但黑夜同时也阻隔了你注视你自己。只有大雾之中你才能够在看不见一切的同时,清晰无比地看见你的本身。

    ④于是这阻隔、这驾驭、这单对自己的注视就演变出了你的得意忘形。你不得不暂时忘掉“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走有走相”的人间训诫,你想到的只有走得自在,走得稀奇古怪。

    ⑤我开始稀奇古怪地走,先走一个老太太赶集:脚尖向外一撇,脚跟狠狠着地,臀部撅起来;再走他一个老头赶路:双膝一弯,两手一背——老头走路两条腿是僵硬和平衡;走他一个小姑娘上学:单用一只脚着地转着圈儿地走;走他一个秧歌步:胳膊摆起来和肩一样平,进三步退一步;走个跋山涉水,走个时装表演,走个青衣花旦,再走一个肚子疼。推车的、挑担的、背筐的、闲逛的。都走一遍还走什么?何不走个小疯子?舞起双手倒着一阵走,正着一阵走。最后我决定走个醉鬼。我是武松吧,我是鲁智深吧,我是李白和刘伶吧……原来醉着走才最最飘逸,这富有韧性的飘逸使我终于感动了我自己。

    ⑥我在大雾里醉着走,直到突然碰见迎面而来的一个姑娘——你,原来你也正踉跄着自己。感谢大雾使你和我相互地不加防备,感谢大雾使你和我都措手不及,于是你和我不得不继续古怪着自己擦身而过,你和我都笑了,笑容都湿润都朦胧,刹那间你和我就同时消失在雾里。

    ⑦当大雾终于散尽,城市又露出了她本来的面容。路灯熄了,车辆撒起了欢儿,行人又在站牌前排起了队。我也该收拾起自己的心思和步态,像大街上所有的人那样,“正确”地走着奔向我的目的地。

    ⑧但大雾里的我和大雾里的你却给我留下了永远的怀念,只因为我们都在大雾里放肆地走过。也许我们终生不会再次相遇,我就更加珍视雾中一个突然的非常的我,一个突然的非常的你。我珍视这样的相遇,或许在于它的毫无意义。

    ⑨然而意义又是什么?得意忘形就不具意义?人生又能有几回忘形的得意?

    ⑩你不妨在大雾时分得意一回吧,当你忘形地驾着大雾冲我踉跄而来,大雾里的我会给你最清晰的祝福。

(选自《铁凝人生小品》,有删改)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母亲的心

    ①熬过六岁那年漫长的严冬,我终于从一场大病中清醒了过来。

    ②春日的阳光映着窗外的夹竹桃,投下斑驳的树影,母亲却明显地憔悴了,瘦弱的样子差点让我不敢认,但她的精神状态却很好,仿佛拣回了珍贵的珠宝一般小心地守护着我。

    ③久病初愈的我没胃口,家人总会变着法子哄我吃饭。那一天,我告诉母亲,很想吃螃蟹,却让家人犯了难:在物质条件极差的偏远山村,怎么可能买得到螃蟹呢!

    ④好在爱子心切的母亲自有她的法子,她很快拎着竹篓出去了。我们村子外面有很多纵横交错的溪流,六月天若翻开小溪里一块块大石头,可以找得到螃蟹。可是,在溪水还寒冽的春天,螃蟹躲在岩洞里是翻不到的。

    ⑤母亲不死心,沿着溪流一路上行,在一块块或大或小的石头下面翻找着。春天的溪水冰凉彻骨,却冻不住她心里涌动的希望。

    ⑥或许上天也怜惜母亲那深切的舐犊之情吧,在母亲双手肿胀发抖,几近绝望的时候,她终于发现了一只个头肥大的螃蟹,正在一块大石头下面迟缓地爬动着。

    ⑦母亲的惊喜可想而知,她赶忙迅捷地双手捞起了螃蟹,可是望着手里那只惶惑无措的螃蟹,母亲的手却止不住颤抖!因为那是一只母蟹,它鼓鼓的肚皮底下正围着无数只细如蚊子的小蟹,有的还爬到了母亲的手背上……

    ⑧母亲思忖了很久,把螃蟹又轻轻地放回了水里,可是刚放下,她又想起什么似的,赶紧再一次捞起了螃蟹,如是者数次。在那个春寒料峭的日子里,一向坚强能干的母亲想必正面临着她人生中一次重大的选择罢!在抓起与放下的动作的重复间,她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一次又一次的自我交战与折磨。

    ⑨这个经过,我并没有亲眼看到,是母亲回来后坐在我床头,抚摩着我的额头细细讲给我听的。母亲说,最后一次她干脆咬咬牙,闭起双眼把螃蟹放进了竹篓,甚至已经带出了十几步路。可是竹篓里那不停的“沙沙沙”的挣扎声,最终还是让她彻底丧失了往家走的勇气,再一次跑回到溪边。放下母蟹的那一刹那,她然泪下!

    ⑩母亲最终是空着手回家的,在那个还带着寒意的春日里,母亲再也没能翻到第二只螃蟹。坐在溪水中间的石块上,望着那不停地欢快前行的溪流,她止不住放声大哭。母亲擦着眼睛说,她并没有后悔放了那只母蟹,因为她也是一位母亲,天底下所有母亲的心是一样的。

    ⑪窗外是涌动的暮色,借着昏暗的灯光,我仔细看着母亲不再光洁红润的面孔,心里忽然生出了一阵与我七岁年龄绝不相称的苍凉。

    ⑫那是多么不幸而又幸运的一只螃蟹啊,它碰上的恰好是一位母亲,这世上也只有母亲才能最懂得做母亲的心罢!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