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实验学校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

“比较”有助于学习者准确掌握历史概念,是历史学习和历史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的相同点有(    )

①前提都是维护现有制度

②都是成功的探索,促进了生产力的恢复

③都未改变社会性质

④都为本国和其它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借鉴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外部世界的封锁包围和军事压力,国内的粮食危机和政治叛乱,促使苏维埃政权采用新的方式来发展经济。……为此,列宁对党内的同志说:“我们在夺取政权后就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成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根据实验做出判断。”
材料二:(经济大危机下)千百万人只因像畜牲那样生活,才免于死亡。宾夕法尼亚州的乡下人吃野草根.蒲公英;肯塔基州的人吃紫罗兰叶.野葱.勿忘我草.野莴苣以及一向专给牲口吃的野草。城里的孩子妈妈在码头上徘徊等待, 一有腐烂的水果蔬菜扔出来, 就上去同野狗争夺。
——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材料三:他(罗斯福)在接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的演说中说:“我向你们保证, 我对自己立下誓言, 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从此,“新政”就成为罗斯福施政纲领的标志。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上卷)》
(1)材料一中列宁“根据实验做出判断”,而后在1921年实行了什么政策?该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材料二所描述的经济大危机首先爆发于哪一个国家?经济大危机有什么特点?
(3)根据材料三,罗斯福提及的“新政”的中心措施是什么?“新政”的特点是什么?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列宁和罗斯福所实行的政策,从结果上看有何相同之处?(写出一点即可)
(5)上述材料一和材料三所反映的事件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了两种新的经济运行模式。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9年发生的“大萧条”是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首次经济危机。它以华尔街股市大崩溃为先导,随之出现大量银行倒闭,千百万人的积蓄付诸东流,数千人跳楼自杀。美国随之步入严重的经济衰退,生产出现严重过剩,农业资本家和大农场主销毁过剩产品,86000家企业破产,失业率高达25豫。危机很快从美国扩展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并从金融危机转变成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危机与变革、前途与命运》

材料二:我们现在的任务不是探测或开发自然资源,或者去生产更多的商品,而是更冷静、更平稳地管理好已有的资源和工厂,为我们的剩余产品重新开辟海外市场,解决消费不足的问题,按照消费状况调整生产,更公平地分配产品和财富,使现存的经济组织服务于人民。

——《罗斯福选集》

材料三:1928年苏联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的目的是使国家富强,在军事上和工业上自给自足。工业化,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是计划的核心。在没有外国贷款的情况下进行工业化,农业部门成为重要的资金来源。集体化使大规模的农庄代替了以往的小块田地,这就使资本(机器、拖拉机等)应用于土地成为可能,这有利于提高人均产量。集体化又使上级机关更容易通过管理手段来控制集体农庄的剩余产品。

——《世界近现代史》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