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广西南宁市三美学校2018年春季学期七年级下学期历史4月考试试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文字说明:这是1974年泉州市后渚港出土的南宋中型远洋商船。该船长为34米,宽11米,深4米左右,载重量200吨以上。)

材料二:宋朝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___,加以管理。广州、________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外国商人是中国海船的常客。

材料三:宋高宗说“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市舶:古代中国对中外互市商船的通称。亦指海外贸易。)

(1)、请在材料二的横线处填空。
(2)、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当时外国商人成为中国海船常客的原因。
(3)、材料一反映了宋朝造船业的发达,请利用材料二,三,分析其中的原因.
举一反三
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社会群体的兴衰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迁密切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古代社会早期的各种文化与娱乐活动,通常主要是特权阶层享受,故而文化娱乐场所并不普遍。入宋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北宋汴京和南宋临安,人们进行娱乐活动的消遣场所茶坊和酒肆遍布大街小巷,还有早市、夜市,成为市民们流连之处。

——摘编自郭学信《论宋代城市发展的时代特征》

材料二:中国近代某一时期留学生情况统计简表

阶段

留学方向

群体人数

留学生代表

甲午战争到民初

涌向日本的留学群

推算在22000人以上

宋教仁、蒋介石、鲁迅、陈独秀等


留学欧美学生群

到1911年前至少在600人

孙中山、蔡元培等

——据周棉著《近代中国留学生群体的形成、发展、影响之分析与今后趋势之展望》

材料三: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产业工人迅速增加到120万人左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由于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无暇东顾,日、美也乘机扩大在中国的市场,中国民族工业进入了一个迅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到1919年前,中国产业工人的总人数约计260万人,再加上1800万手工业的工人、店员和城市苦力,已经形成一支具有特色的中国近代工人阶级队伍。

材料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各种体制的企业如雨后春笋,国家允许外资企业、合资企业、集体企业、民营企业和工商个体户大量使用农民工,最终导致国有企业的一线工人大多数都是农民工。

——单廷民《浅谈农民工产生的原因和前景》

请回答: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