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湖州市十二中2018年中考语文三模试题卷

阅读下面两则报刊上的文章,完成小题

窗外有只啄木鸟

邓迎雪

    ①失明后,他以前的记忆越来越清晰鲜明。

    ②他常想起生病前的那个春天,他正坐在桌前看书,忽然窗前飞来一只灰褐色的小鸟,那鸟站在窗台上,机敏地四处张望。它的嘴巴又尖又长,像一支坚硬的铁钩,翅膀和尾巴上的羽毛是黑白相间的条状花纹,非常漂亮。

    ③好可爱的小鸟!他赞叹不已,眼睛一眨也不眨,完全被吸引住了,直到鸟儿飞到不远处的果园里。

    ④母亲笑着说:“啄木鸟来咱家果园当医生呢,看来今年要大丰收啊。”

    ⑤如今,这一切想来还历历在心,但对他来说一切早已物是人非。他的世界坍塌了,他喜爱的啄木鸟也不知飞向哪里了?

    ⑥想到这里,他又悄悄落泪。母亲在他的身边坐下,也不说话,只是帮他擦去泪水,用粗糙的手一下一下地捋顺他的头发。

    ⑦一天,他正躺在床上发呆,母亲忽然喜滋滋地告诉他,“啄木鸟飞来了!正在咱家的窗台上呢。”

    ⑧他“腾”地一下坐起来,这真是一个意外惊喜,好像是故友重逢。

    ⑨他悄悄问母亲,和从前的那只一样吗?母亲压低声音说:“一样,说不定就是以前的那只。”

    ⑩他把脸扭向窗子,努力地倾听,可什么声音也没有。

    ⑪母亲解释:“今天它心情不好,不想唱歌呢。”

    ⑫自从他生病后,母亲变得越来越坚强、幽默,他被母亲的话逗乐了。

    ⑬第二天,他果真听到了啄木鸟的叫声。那清脆的“昂——昂——”的叫声,在他的耳边萦绕。

    ⑭其实,啄木鸟的叫声一点也不悦耳,但在他听来却宛若天籁。

    ⑮啄木鸟好像知道他的心事,隔三差五就停落在他的窗前唱歌,好像是和他进行着简短的对话。每次鸟儿飞来,他的心里都充满了小小的喜悦。他能想象到这只可爱的小鸟站在窗前四处张望的模样:__________________。想到这里,他脸上露出轻轻的微笑。

    ⑯母亲也喜欢这只啄木鸟。每次小鸟飞来的时候,母亲就静静地坐在他的对面,一句话也不说,他想,母亲肯定是看呆了。

    ⑰当人生天地变得越来越狭小的时候,陪伴在他身边的有亲情,还有一只像老朋友一样的啄木鸟,这让他感到非常欣慰。

    ⑱后来,母亲又带着他四处求医,他的眼睛终于复明了!

    ⑲眼前的母亲苍老了许多,以前满头的黑发几乎全白了。秋风吹来,一缕白发飘在她瘦削的脸上,似乎想掩住她饱含热泪的眼睛。但那眼泪最终没有藏住,顺着她沾满幸福笑意的脸颊滑落下来。

    ⑳他牵起母亲枯瘦的手,哽咽难言。

    ㉑回到家,他走到窗前,想看看窗外有没有那只啄木鸟的影子。

    ㉒然而,外面的一切让他目瞪口呆,以前那一片郁郁葱葱的果园,已夷为平地,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简易的铁板房。

    ㉓“你生病那年就把果园卖了。”母亲充满歉意地说。

    ㉔那一定是给他看病用了。母亲一直对他说,看病都是家里以前攒的钱,原来这是瞒着他的。想到这里,他又纳闷,啄木鸟又是从哪来的?

    ㉕母亲笑了笑:“没有啄木鸟……那是为了让你开心,俺自个搞的发明,放的录音哩。”

    ㉖他的眼泪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母亲今年60多岁,是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没有多少文化,“放录音”是她这辈子最厉害的发明吧。

    ㉗他从此再也没有见过那只啄木鸟,但他心里一直有只美丽的小鸟,在唱着动听的歌。——只用母爱绘成的鸟儿,永远飞翔在他的生命里。

(1)、请在下面横线上补充相关情节及“他”的心情。

想起那只啄木鸟,他悄悄落泪。→母亲告诉他啄木鸟飞来了,他,他满怀喜悦。→,他哽咽难言。

(2)、结合语境,品读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母亲压低声音说:“一样 , 说不定就是以前的那只。”(母亲为什么要说“一样”呢?)

②但那眼泪最终没有藏住,顺着她沾满幸福的脸颊滑落下来。…他的眼泪缓缓地流了下来(文中的这两次流泪蕴含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3)、文章第⑤段中写道:“每次鸟儿飞来,他的内心都充满了喜悦。”此时他想象着鸟儿站在窗的模样。请你结合语境,在文中横线上补写相关内容。(40字以内)
(4)、文章为何以“窗外有只啄木鸟”为题?谈谈你的理解。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神七”技术设计揭秘
①在神舟飞船原有技术特点的基础上,“神舟七号”根据航天员开展太空行走以及个别技术的发展,设计上进行了多项改动,各种试验达80多项。
②飞船轨道舱具备气闸舱的功能。“神舟七号”飞船长9.19米,总重近8吨,仍为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的三舱结构。与以往不同的是,“神五”和“神六”的轨道舱仅作为航天员在太空中的生活舱,吃喝拉撒睡都在这里进行。按照计、划,“神七”飞行时,航天员将从这个舱进入太空。因此,它增加了作为气闸舱的功能。“神舟七号”飞船副总设计师潘腾解释说,其原理类似于潜水艇的闸门装置,通过泄压和复压过程实现空间环境和飞船栽人环境的过渡。
③泄复压设备组件安装在轨道舱前端,由5支高压气瓶和管路、阀门等组成。泄压不能过快,必须循序渐进,与此同时航天员也有一个吸氧排氮的过程。航天员在穿航天服时吸纯氧,用大概半个小时的时间来置换血液里的氮,这样再减压就安全了。与出舱过程相反,航天员从太空回到飞船内,则需要经历一个“复压”步骤——将舱内的气压从“零”恢复到一个大气压状态。“神七”飞天前,在地面做了将近百项试验,保障气闸舱性能状态比较稳定,从而确保航天员能够安全、顺利地完成出舱任务。
④此外,科研人员还在轨道舱的装潢上颇下工夫。每个航天员的坐椅都是量体特制,舱内色彩搭配柔和,让航天员有“家”的感觉。
⑤飞船有效栽荷增加。“神舟七号”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说,从“神五”搭载一位航天员,到“神六”两名航天员,再到“神七”满载三人,这不仅仅是简单的人数增多,还意味着飞船提供的各项有效载荷的相应增加。比如携带更多的食品、水等消耗品,提高供气、供氧的流量,等等。
⑥更重要的是,围绕出舱活动,飞船还增加了不少新的元器件,包括泄复压设备、两套舱外航天服、数据话音传输设备以及其他舱载设备等。
⑦为了避免生活物品及大量仪器过多占用航天员活动空间的情况,工作人员通过计算机进行仿真设计,科学布置轨道舱的格局,将必要的设备尽量集中摆放,或装载在类似货架的格框上,提高空间使用率,将航天员活动空间保持在7立方米以上。
⑧飞船首次安装中继卫星终端。细心的人不难发现,与前两次载人飞行相比,飞船推进舱外部多了一个银色的小装置,这就是中继卫星的终端天线。据“神舟七号”飞船副总指挥、副总设计师秦文波介绍,我国于今年4月成功发射了首颗中继卫星“天链一号”,这颗卫星已在“神舟七号”飞行中首次应用。

阅读下列文章,完成各题。

巧手张三

许尚明

      巧手张三被发现,很偶然。

      那天,家住五楼的李嫂正炒着菜,发现罐子里的鸡精没有了,于是她匆匆到楼下小店购买。回到家门口,她才发觉钥匙没带。

      “快找专业开锁的电话!墙上有。”大家帮着分头寻找,可是小区内外刚粉刷,原来在楼梯过道和楼下墙壁张贴、书写的小广告都被清除了。

      这时屋里传来孩子的哭声,刚才还在熟睡的孩子已经醒来,孩子不见大人,爬到阳台上,抓着晾衣竿大哭。

      楼上楼下一片惊叫,聚集的人越来越多。

      “让我来试试。”

      一个身着蓝布衣、一头乱发的年轻人凑上前来说。

      大家闪在一旁。年轻人掏出一根铁丝,伸进锁眼里拨动了几下,门锁打开了。

      人们喜出望外,称赞这个开锁师傅手艺高明,纷纷要他留下电话号码:年轻人说:“我不是什么开锁师傅,我叫张三,是前两天刚搬进来的租房户,就住在后面一栋楼609室。”

      李嫂将一张50元的纸币塞给他,张三说:“都是邻居。怎么能故毁呀!”说完转身离去。

      两天后,小区的王叔又将钥匙锁在了屋里。王叔找上门来,张三二话没说就随王叔出了门。后来,邻居家电视模糊了、网络掉线了、电瓶车不能启动了,都来请他帮忙。张三总是随叫随到,义务劳动。人们都说:“巧手张三是个好人啊!”

      不久,小区里有个住户家失窃,警察发现门窗完好,没有任何撬动的痕迹。警察发动大家排查线索,有人说张三能用一根铁丝打开人家的锁,这不是想进谁的家就进谁的家吗!还有人说案发前看到可疑人在现场徘徊,好像是张三。于是张三被警察审查了大半天才回家。

      张三窝着气,一个人在酒店里喝了半斤白酒,半夜回到租住房前。手中的钥匙怎么也打不开门锁。他索性扔掉钥匙,掏出铁丝来钩锁芯。突然,他的双手被人反扣在背后:“不许动,警察!”

      “警察怎么啦,我没犯法,你们别想找茬!”张三使劲挣扎着。

      “半夜三更偷开人家门锁,还不是犯法!”

      原来,醉意蒙咙的张三跑错了楼栋,拿着钥匙去开人家的门锁口里面的女主人独自在家,听到动静后,一边将门锁上了保险,一边拨打报警电话。

      张三又被请进了派出所。这次,他浑身是嘴也说不清。后来家人缴纳了保证金,警察又到他老家调查,未发现他有什么前科,这才放他回家。

      张三回到租住的小区时,人们眼睛里充满了鄙夷,谁也不理他:几天后,张三就像一片落叶被秋风不知刮到了哪个角落。

      两个月后,小区里那个离奇的失窃案告破。窃贼竟然是楼上邻居。偷配了失主的钥匙,再次作案时被当场摁住。人们这才叹息说张三受冤枉了。

      半年后,我到B城看望表哥,关门时忘了拿钥匙。“别急别急,我去找人!”不一会儿,表哥就找来邻居帮忙开锁。我抬头一看,竟然是张三。

      “你还帮人家开锁?“我脱口而问。

      “有人来请,哪能推辞!不过,那酒彻底戒啦。”张三淡淡一笑,接着说,“该丢的就丢掉,不该丢的,永远也不能丢掉!”

      看着张三离去的背影,我细细咀嚼着他的话……

                                                                                                                                                       (选自《小小说大世界》,有删改)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7岁,温暖的酸汤面

王世虎

       ①那年,我刚满17岁,因为家境贫寒,高中还未毕业,就和村里的大人们一起去了南方打工。很快,我就在广州郊区的一家箱包厂找到了一份工作。

       ②我应聘的是质量检验员,这个工种的活不累,但要求从业人员必须谨慎细致,我很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时间一长,我便觉得这种日子过得极其无聊和空虚,心中的大学梦又重新燃烧了起来。正好离工厂不远处有一所大学,我便决定以后下班后就去那里复习功课,来年继续参加高考。

       ③那天,像往常一样,走出校门口的时候,已经夜里10点了。离工厂宿舍还有一段路程,街上已是一片漆黑和沉寂。看来只能回去泡方便面了,我拖着疲惫的身体,一步步往前挪动。

       ④忽然,前面一盏昏黄的灯光吸引了我。我惊喜——还有一个小吃摊没打烊,一对中年夫妇正坐在那里悠闲地聊天。

       ⑤我就像一个饿狼似的扑了过去:“老板,还有吃的吗?”

       ⑥“有呢,正宗的酸汤面。”女人笑着说。

       ⑦“快给我上一大碗。”我已是迫不及待。

       ⑧真是人间美味啊!面做得真好吃,完全手工的,汤料也不错,醇香,酸而不腻。我吃得是满头大汗,女人不停地劝我:“不要急,慢点吃。”

       ⑨末了,我问:“你们明晚还出来吗?”

       ⑩夫妇俩显然吃了一惊,面面相觑了一会儿,女人爽朗地笑:“好啊!”

       ⑪第二天晚上,我果真又遇见了他们。夫妇俩像事先准备好了一样招待我,让我受宠若惊。此后每天晚上,我都能吃到热乎乎香喷喷的酸汤面。

       ⑫原来,夫妇俩是从湖南的乡下来的,女儿在这所大学念大四,因为要考研,正在抓紧最后的时间复习。他们心疼女儿,便不辞辛苦南下照顾女儿。白天,他们做一些小生意,晚上便出来卖小吃,一边赚些生活费用,一边等女儿上完自习出来后给她做一碗热乎乎的面。

       ⑬我在心里庆幸:自己的运气可真好,遇见了这等好事情!

       ⑭转眼间,便到年底了。这天晚上,我照例从自习室出来,忽然,一个戴眼镜的女生拦住了我,问道:“你就是那个每天去吃酸汤面的男生吗?”

       ⑮我点点头。看来,她就是中年夫妇的女儿了。

       ⑯“同学,我求求你了,不要再这么晚去了,可以吗?”她激动地说,“我妈有风湿病,受不了寒的。”

       ⑰我一脸疑惑:“我……”

       ⑱“你知道吗?我爸妈是为了我才出来摆摊受苦的。上个星期,我研究生考试已经结束了,可他们因为你还继续那么晚出来做生意……算我求你了,饶了我妈,可以吗?”女生几近乞求地说。

       ⑲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女孩上个星期就考完试了,可她父母却为了我,而白白多受冻了一个星期。

       ⑳我夺门而出,大步流星地跑了出去。

        刺骨的寒风迎面扑来,是那么冰冷。老远,我又看见了那盏昏黄的灯光。中年夫妇正守候在那里。

        “哟,今天怎么这么早放学啊!”看见我来,男人忙揭开锅开始下面。

        “叔叔,您别做了。”我拦住他,哽咽着说,“叔叔阿姨,我都知道了……感谢您们这些日子对我的照顾和关心,让我有了家的温暖,你们的酸汤面很好吃,比我妈做得都好……谢谢你们!可是我不能再让你们为了我受苦了。”

       女人刚想解释什么,忽然看见了后面的女儿。她沉默了半晌,只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话:“都是离家在外的孩子,做爸妈的哪能不心疼呢?”

       一句话,只有这一句话,凛冽的寒风中,我良久无语 , 已是泪流满面。

       第二年,我如愿考上了西安的一所重点大学。以后的生活中,无论遇见了多么大的挫折和困难,我都没有轻言放弃过,因为17岁时那碗温暖的酸汤面,不仅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爱,更教会了我坚强和勇敢!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爸爸的白发不是老

李娟

    ①父亲病了。你问他一件事,回答一句话重复多遍。走路变得慢了,有时,一不小心就会摔倒。

    ②我陪他去医院看病,住进住院部十五楼的心脑血管科。

    ③医生问他,清晨吃的什么饭,有几个孩子。他有时答对,有时答错。医生问,你女儿的生日是哪年?他想不起来了,看着我,向我求助,像个无助的孩子。医生向我摇头,不要我替他回答,他苦笑着,一脸的无奈。我走出病房,再也忍不住满眶盈盈的泪水。

    ④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大学毕业的父亲,学的专业是建筑设计。那个深夜里伏案设计图纸的父亲哪里去了?那个给我辅导高等数学的父亲哪里去了?那个健步如飞的父亲哪里去了?无情的光阴带走了我年轻的父亲。

    ⑤下午,在医院的走廊里,我搀扶着父亲练习走路,一步一步慢慢地走。我牵着父亲的手,他的手柔软,温暖,手臂上有了几颗老人斑。我一边陪他散步,一边安慰他,医生说,你的症状是最轻的,要好好运动,就能恢复得和从前一样。父亲点点头,像个年幼的孩子,依恋我,对我的话深信不疑。

    ⑥握着父亲温暖的手,恍然记起我童年时的那年冬天,故乡白鹿原落了罕见的一场大雪。冬天的寒夜里,父亲要去邻村的学校接我的母亲,他急急忙忙穿着件黑色的毛呢大衣出门了。我一蹦一跳也跟着父亲出了门。只见雪早停了,天并不黑,走在一望无际的田间,雪后的空气清新极了,清冽如甘泉一般。父亲大踏步地走着,穿着小花棉袄的我,迈着小碎步一路小跑,才跟得上父亲的脚步。我的小手握在父亲温暖有力的大手中,父亲问我,冷不冷?我摸摸冻红了的小鼻子,仰着头说,不冷。父亲撩起大衣,让我钻进他的大衣里。大衣里好温暖,我的脑袋只到父亲的腰间,即使躲在大衣里一片漆黑看不见道路,有父亲牵着我,我一点也不怕。在雪地里,一串串大脚印旁伴着一串串小脚印,一步步踩在积雪上“吱吱”作响。

    ⑦恍惚间,我还是四岁的小妞妞,父亲还是我的天空,是高山,是大树,是我永远依恋的家。可是一转眼间,父亲就老了,岁月的积雪堆满发间。作家朱天文说,爸爸的白发不是老。读着这句话,我的眼泪落了下来。

    ⑧我们站在医院十五楼的窗口向外张望,父亲说,几十年前,我来汉江之畔的小城时,这里还是一片荒地,现在都盖满高楼了。

    ⑨父亲就像是黄昏暮色里的一只倦鸟,卧在高楼上,回忆昔日,回忆往事,回忆他的黑发,他的健步如飞,他的风华正茂-——眼里含着无尽的忧伤。

    ⑩是谁说过,长寿的代价,是沧桑。似水流年里,人间亲情,都是雪中的炭,锦上的花。

阅读文章,根据要求,回答小题。

青少年体质状况

材料一:某省学生体质状况最新监测结果(箭头代表升降状况)

监测项目

升降趋势

监测项目

升降趋势

身高

肺活量

体重

视力

胸围

长跑(男1 000米,女800米)

材料二: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某军区新兵训练,55%的新兵怕跑步,跑不动,跑不远,一累就虚脱。新兵一连进行站军姿训练,不到20分钟,全连117名新兵中竟有9人晕倒。

材料三:学生课业负担较重,睡眠严重不足。体育锻炼的时间和强度不够。学生升学压力较大,引发精神紧张。某市教育局针对学生体质健康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经过分析,得出结论,即中小学生体质差主要源于学校、学生、家庭和社会四个方面的原因。

    材料四:家长要掌握必要的营养科学知识,注意改善孩子的膳食结构,矫正孩子的偏食习惯,有意识地让孩子多劳动、多运动。要走出重智育轻体育、重营养轻锻炼、重技能轻体能的误区。不能以牺牲孩子的健康为代价而进行“课业加餐”。

    学校要认真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新课程标准,上好体育课,不得使体育课“空壳化”“休闲化”“走过场”。体育课内容要不断地更新,从而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科学合理地选择和安排体育课的内容,学校要加强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

    教育部门要加强完善学生体质与健康监测,指导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教育部门要建立和完善学校体育的监督制度,成立学校体育工作指导委员会或督导组,定期和不定期地对各级各类学校体育进行评估检查,确保学校体育工作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政府对应在农村建一些必要的体育设施,同时要把青少年儿童作为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重点对象,为青少年的体育锻炼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母亲的文化

    ①母亲血压居高不下,我怀疑是故乡的寒冷气候使然,劝她来哈尔滨住上一段,换换水土,她来了。说也怪,她到后的第二天,血压就降了下来,恢复正常。她的气色一天天好看起来,指甲透出玫瑰色的光泽。她在春光中恢复了健康,心境自然好了起来。她爱打扮了,喜欢吃了,爱玩了,甚至偶尔还会哼哼歌。每天她跟我出去散步,看待每一株花的眼神都是怜惜的。按理说,哈尔滨的水质和空气都不如故乡的好,可她却如获新生,看来温暖是最好的良药啊!

    ②白天,我看书的时候,母亲也会看书。受父亲影响,她不止一次读过《红楼梦》,熟知哪个丫鬟是哪一府的,哪个小厮的主子又是谁。大约一周后,她把《红楼梦》放回去,对我说,后两卷她看得不细。母亲说《红楼梦》好看的还是前两卷,写的都是吃呀喝呀玩呀的事情,耐看。而且,宝玉和黛玉那时天真着,哥哥妹妹斗嘴斗气是讨人喜欢的。母亲对高鹗的续文尤其不能容忍,说他不懂趣味,破写,把人都搞得那么惨,读来冷飕飕的。她对《红楼梦》的理解令我吃惊,起码,她强调了小说趣味性的重要。

    ③母亲对历史的理解也是直观朴素的。那段时间,我正看关于康有为的一些书籍。有天晚饭同她聊起康有为。她说,这个人不好啊,他撺掇着光绪闹变法,怎么样?变法失败了,他跑了。要是不听他的,光绪帝能死吗?为了证明她的判断是正确的,她拿来《慈禧与我》,说那里面有件事涉及康有为,也能证明他的不仁义。母亲翻来翻去,找不见那页了,她撇下书,对我说:“不管怎么着,连累了别人的人,不是好人啊。”康有为就这样被她给定了性。

    ④“刘老根大舞台”在哈尔滨每晚都有演出,场面很火爆。我约母亲一同去看,她说:“那东西有什么看头?就是耍嘛!”她说她受不了这个。不过她没有拗过我,有一天,我还是把她拉到剧场。虽然不是周末,但上座率还是很高。母亲说得没错,演出一开始,演员就朝观众要掌声,有的还蹦下台,在观众席中怂恿观众鼓掌。高分贝的音乐震耳欲聋,母亲再次堵起了耳朵,一剖痛苦状。演出只到半程,当又一位演员出场后耸着肩膀嬉皮笑脸地要掌声时,母亲终于忍不住了,她几乎是用命令的口气大声对我说:“咱走吧!”我也没有料到演出是这样,赶紧跟着她出来了。出了剧场,她长吁了一口气,对我说:“怎么样?我说就是个‘耍’嘛。再坐下去,我都要犯心脏病了!”.

    ⑤有一天,我和母亲黄昏散步时路过文化宫,看见王全安导演的《图雅的婚事》在上映,立森买了两张票。我知道这部电影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拿过奖。按照票上的时间,它应该开演:分钟了,我正为不能看到开头而懊恼呢,谁知到了小放映厅门口却吃了闭门羹。原来,这场电影只卖出这两张票,放映厅还没开呢。我找来放映员,他打开门,为我和母亲放了专场电影。故事很简单,一个女人征婚要带着“无用”的丈夫嫁人,而这个丈夫之所以“废”了,是因为打井所到的。这背后透视出的是草原缺水的严峻现实。影片拍得朴素、自然、苍凉而又温暖,我和母亲被吸引住了,完整地把它看完了。出了影厅,只见大剧场里刘老根大舞台的演出正在高潮,演员前台上热闹地和观众做着互动,掌声如潮。

    ⑥我和母亲有些怅然地在夜色中归家。快到家的时候,母亲忽然叹息了一声对我说:“我明白了,你写的那些书,就跟咱俩看的电影似的,没多少人看啊。那些花里胡哨的书,就跟那个刘老根大舞台一样,看的人多啊。”

    ⑦母亲的话让我感动,又让我难过。我没有想到,这场两个人的电影,会给她那么大的触动。那一瞬间,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因为有母亲在,我生命中的电影,就永远不会是一个人的啊。

(有删节)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