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2018年中考语文冲刺模拟试卷(五)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萧诚自务札翰 , 李邕恒自言别书,二人俱在南中。萧有所书,将谓称意,以呈邕,邕辄不许。萧疾其掩己,遂假作古帖数幅,朝夕把玩,令其故暗,见者皆以为数百年书也。萧诣邕云:“有右军真迹,宝之已久,欲呈大匠。” 李邕欣然愿见。萧故迟回旬日,未肯出也。后因论及,李固请见,曰:“许而不出,得非诳乎!”萧于是令家童归见取。既至,李寻绎久,云是真物,平生未见。在坐者咸以为然。数日,萧默候邕宾客云集,因谓李曰:“公常不许诚书,昨所呈数纸,幼时书,何故呼为真迹?鉴将何在?”邕愕然曰:“试更取之。”及见,略开视,至床上 , 曰:“子细看之,亦未能好。”

【注】①札翰:这里指书法。②李邕:唐代书法家。③别:鉴别。④许:赞扬。⑤右军:即东晋书法家王羲之。⑥大匠:指某方面造诣很深的人。⑦迟回:指拖延。⑧寻绎:这里指反复研究。⑨床上:指座榻。⑩子细:即仔细。

(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朝夕把玩,令其暗(陈旧) B、有右军真迹,之已久(珍爱) C、而不出,得非诳乎(答应) D、昨所呈数纸,幼时(文章)
(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见者皆为数百年书也         必分人 B、子细看                     当余从师也 C、萧疾掩己                   如土石何 D、不出,得非诳乎           争不得,不可为强
(3)、下列对文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表明萧诚是一个虚有其名、知错不认错而又迷信权威的人。 B、李邕观摩了萧诚的字很久,也没有发现是临摹的。 C、李邕观摩了萧诚的字很久,最后发现是临摹的,并非是王羲之的真迹。 D、萧诚把王羲之的真迹给李邕欣赏,李邕很是赞赏。
(4)、翻译句子

①既至,李寻绎久,云是真物,平生未见,在坐者咸以为然。

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愚公移山》)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司空图

    司空图,字表圣,河中虞乡人。父舆,有风干。图,咸通末擢进士,礼部侍郎王凝特所奖待,俄而凝坐法贬商州,图感知己,往从之。凝起拜宣歙观察使,乃辟置幕府。召为殿中侍御史,不忍去凝府,台劾,左迁光禄寺主簿,分司东都。卢携以故宰相居洛嘉图节常与游。携还朝,过陕虢,属于观察使卢渥曰:“司空御史,高士也。”渥即表为僚佐。会携复执政,召拜礼部员外郎,寻迁郎中。

    黄巢陷长安,将奔,不得前。图弟有奴段章者,陷贼,执图手曰:“我所主张将军喜下士,可往见之,无虚死沟中。”图不肯往,章泣下。遂奔咸阳,间关至河中。僖宗次风翔,即行在拜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后狩宝鸡,不获从,又还河中。龙纪初,复拜旧官,以疾解。景福中,拜谏议大夫,不赴。后再以户部侍郎召,身谢阙下,数日即引去。

    图本居中修山王官谷,有先人田,遂隐不出。作亭观素室,悉图唐兴节士文人。名亭曰休休,作文以见志曰:“休、美也,既休而美具。故量才,一宜休;揣分,二宜休;耄而聩,三宜休;又少也惰,长也率,老也迂,三者非济时用,则又宜休。”因自目为耐辱居士。其言诡激不常,以免当时祸灾云。

    每岁时,祠祷鼓舞,图与闾里耆老相乐。王重荣父子雅重之,数馈遗,弗受。尝为作碑,赠绢数千,图置虞乡市,人得取之,一日尽。时寇盗所过残暴,独不入王官谷,士人依以避难。

朱全忠已篡,召为礼部尚书,不起。哀帝弑,图闻,不食而卒,年七十二。

(《新唐书•列传——九》有改动)

【注】卢携:(824年~880年),唐,字子升,范阳(今河北涿县)人。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