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安徽省合肥市第三十二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3月考试试卷
最初的考试完全是综合性的,强调儒家的经典著作,但也包括其他科目。渐渐地,这些考试集中于文体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从理论上说,官职之门向一切有才之士敞开,但实际上却有利于那些有足够财力进行多年的学习和准备的阶层。这并不意味着,统治中国的是世袭贵族阶层,相反,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制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 ──(美)斯塔夫利亚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材料一:发端于黄河流域的中华文明是东方文的主体,中华文明以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为标志,率先以治理的“高端策略”摆脱了“低端策略”,这是东方文明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方面第一次赶超西方世界,并最终在隋唐时期领先世界,并为人类文明发展留下了重要的制度创新遗产。
材料二:以公元16世纪的文艺复兴为标志,西方再次逐步“赶超”中华文明。直到19世纪,西方开始统治世界。西方的优势在于它在长期的赶超过程中形成了新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自19世纪开始,西方的治理体系不仅被视为有效的而且还被视为普适的;不仅被视为富强之理,而且被称为正义之道。……但在“正义之道”下,工人阶级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急需科学策略的指引……。──选自韩毓海《中华文明再次走向世界辉煌》
材料一:“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即只要你出生在上等人家,不管才能和品德如何,都能顺利做大官;如果你出生在下等人家,即使你才能和品德好也没办法做大官。
材料二: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材料三: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
———《明史 选举志》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