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练(六)

修改时间:2025-01-14 浏览次数:2 类型:一轮复习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选择题

  • 1. 如下表是某同学在历史学习中列举的某历史人物的主要功绩。该历史人物是(     )

    ◆统一蒙古草原

    ◆建立蒙古政权

    ◆创制蒙古文字

    A . 阿骨打 B . .元昊 C . .成吉思汗 D . .朱元璋
  • 2. 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以下三幅文物图片体现的共同主题是宋朝

    A . 绘画艺术高超 B . 科技领先世界 C . 经济重心南移 D . 商品经济发展
  • 3. 10至12世纪是我国古代民族政权并立时期。下列正确反映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4. 包伟民在《宋代城市游民研究》一书中指出,宋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变革与转型的时期,与前代相比,宋代城市的经济功能凸显。以下描述中,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 . 开封人口超过100万 B . 商帮的兴起与发展 C . 商品交易中使用纸币 D . 坊市的界限被打破
  • 5. “尝考五代之际,政治上之大患有二:曰腹心之患,即禁兵;曰肢体之患,即藩镇。”为解决“腹心之患”,宋太祖采取的措施是( )
    A . 创设三省六部制度 B . 解除禁军将领兵权 C . 取消节度使收税权 D . 设锦衣卫监视百官
  • 6. 央视举办的中国诗词大会,掀起了一股全民鉴赏古典诗词的热潮,传统文化成为流行。以下文学作品的文学体裁是

    ①……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蹴罢秋千》

    ②大人,如今是三伏天道,若窦娥委实冤枉,身死之后,天降三尺瑞雪,遮掩了窦娥尸首。

    A . 汉赋和唐诗 B . 唐诗和宋词 C . 宋词和元曲 D . 元曲和小说
  • 7. 如图体现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

    A . 从多民族政权并立到走向统一 B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C . 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交融发展 D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8. “1063年起,开封取消宵禁,晚上居民可在城中自由走动,商场和娱乐场彻夜开业……店铺、工场设于全城,坊里已去掉原先的围墙。”材料表明当时(     )
    A . 城市的经济功能受到削弱 B . 商业发展打破了时空限制 C . 小农经济丧失了主导地位 D . 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 9. 宋代的海路形成了多条航线,可通往日本、东南亚、印度等国家和地区。元朝时,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这一局面得以形成的技术条件是( )
    A . 火药应用于军事 B .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C . 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D .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 10. 如题29表是元朝在不同区域设置的机构。这表明元朝(   )

    区域

    设置机构

    西域

    北庭都元帅府

    台湾

    澎湖巡检司

    西藏

    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管辖)

    题29表

    A . 民族交融互通有无 B . 边疆地区实行自治 C . 疆域辽阔民族众多 D . 因地制宜有效治理
  • 11. 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古代名人资料卡,据此判断,卡片中的人物姓名应填( )

    姓名:

    朝代:南宋

    主要事迹:抗元

    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A . 岳飞 B . 戚继光 C . 文天祥 D . 郑成功
  • 12. 下面这道连线题搭配正确的是( )

    ①辽—契丹族  ②西夏—元昊  ③金—党项族  ④北宋—赵匡胤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13.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各民族之间有分有和,在交流与碰撞中不断的融合。两宋时期,曾出现了宋与辽、西夏、金几个政权并立的局面。下列能正确反映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A .     B .     C .     D .    
  • 14. “元代戏曲的地位提高,成为一种主要的艺术形式,部分原因是科举中止,使才子们无法求取功名,转而在以往不屑一顾的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形式上下功夫”。材料说明了元曲(       )
    A . 发展受国家政策的影响 B . 受商品经济发展的制约 C . 推动了元朝民族大交融 D . 兴盛源于科考功名需要
  • 15. “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这里讲述的是
    A . 元朝的历史 B . 宋朝的历史 C . 唐朝的历史 D . 明朝的历史

二、材料分析题

  • 16. 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研读下列史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7年,中国水下考古部门和广州打捞局合作,将“南海一号”沉船打捞出水。截至2019年底,船货已提取完毕。沉船长22.15米,宽9.85米,舱深2.7米,属于远洋贸易船。全船用舱壁板进行分隔,共分为15个货舱。船货品类丰富,而以瓷器、铁器为大宗。此外,还有漆木器、金银器、银锭、铜钱及大量的个人物品,如戒指、手镯、项链等。另据最新的样品检测数据,“南海一号”上已经发现丝绸遗留的化学成分。

    ——摘编自姜波《港口、沉船与贸易品》

    材料二   唐宋科举考试概况

    朝代

    录取数据

    状元籍贯

    唐朝

    据不完全统计进士在10000人左右,明经诸科统计为20619人

    有籍贯可考70人,南方19人,北方51人

    北宋

    录取进士约51660人

    有籍贯可考64人,南方29人,北方35人

    南宋

    录取进士约45640人

    有籍贯可考37人,南方37人,北方0人

    ——据林白、朱梅苏等《中国科举史话》整理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南海一号”对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史料价值。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科举制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出现这一变化的时代背景。
    (3) 数据是史料的表现形式之一,也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和支撑。在探究历史过程中,对数据的使用应注意什么?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