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困难

江苏省镇江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欧洲在世界近现代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的发展跌宕起伏,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63~1914年这一时期是欧洲直接或间接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欧洲的霸权不仅表现在政治领域——以大殖民帝国的形式,而且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也表现得很明显,在经济领域的霸权表现主要是因为生产领域的两次变革。

——摘编自《世界通史》

材料二:长期不断地战争,打得许多国家都明白了一个非常浅显的道理:战争只能带来灾难,欧洲国家之间再不能发生战争了。在东方,来自苏联和东欧盟国的威胁日益严重;在西方,来自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不断加强。欧洲政治家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将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他们发出了新的欧洲统一的呼声。

——摘编自《世界通史》

材料三:当前欧洲一体化进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以德、法等国为核心的地区与希腊、意大利等外围国家的分化日趋严重。由于各种利益分歧明显,2016年6月英国开始“脱离欧盟”的全体公民投票表决,并获得通过;2017年3月,正式开启英国“脱欧”程序。

——摘编自2017年2月16日第一黄金网

(1)、据材料一指出“欧洲的霸权”在政治方面的表现?其在生产领域的两次变革是什么?
(2)、材料二中欧洲政治家们表达了什么愿望?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导致欧洲政治家们表达这一愿望的原因。
(3)、材料三表明,欧洲一体化进程面临怎样的严峻挑战?导致这些挑战的原因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从近现代欧洲发展的跌宕起伏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举一反三

世界经历了从相互隔绝到全球化发展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2017年5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主旨演讲。强调了丝路精神的核心是:“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

材料三: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作全球化的开始,那么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然后是大英帝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

——引自海军《火预言:2049年的世界》

材料四:2014年7月1日,无锡地铁一号线正式开通运营(如右图),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出行效率,体现了科技的进步。科技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

材料五: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已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相对应解决了机器动力问题、能源传输问题、信息处理及传输问题,都为人类社会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变革。我认为,下一次工业革命是能完全替代人角色的智能机器人革命。

——黄晓庆(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

材料六:不同文明的借鉴,普遍原则的达成已多次证明是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当1951年法国外长舒曼提出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舒曼计划”后,1967年8月印尼等东南亚国家也在曼谷作出了相应的尝试,成立了旨在促进本地区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的合作组织。在人类文明高速交融的今天,区域合作与市场经济,自由贸易与关税对等越来越成为拉动经济全球化的杠杆。

──摘编自孙景峰《经济全球化对全球文化的影响》

铁路在中国已有一百多年历史,见证近代以来中国发展历程,中国铁路尤其是中国高铁飞速发展,成为一张闪亮的“中国名片”。阅读下列相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9年李鸿章为了将唐山开平的煤炭运往天津,奏请修建唐山至北塘的铁路,因顽固派提出火车“烟伤禾稼,震动陵寝”,铁路“为祖宗所未创,应当立予停止,以维国本顺舆情”……而不得不缩短铁路,仅修唐山至胥各庄一段,并由骡马牵引车辆。

——摘编自郝瀛《中国铁路建设》

材料二  孙中山非常重视铁路建设。他指出:“今日者,强邻环视,我国若不急急将铁道修成,则俄人必欲夺我蒙古铁道路线……英人必欲夺我西藏铁道路线……铁道为人所夺,国即为人瓜分。”在《建国方略》(写于1917—1919年)中,孙中山设计了中国铁路建设的总体方案,其中对西藏、青海、新疆等地区,规划了包括16条线路的“高原铁路系统”。他认为,此区域农产最富、牧场最美、矿产丰富,于此兴筑铁路,即使工程浩大,亦当有良好回报。

——摘自《孙中山全集》第二、六卷

材料三  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四十年来我国铁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绿皮车到复兴号,从蒸汽机车到电力机车。四十年来,中国铁路从“跟跑”到“领跑”……高铁运营里程从零到世界第一。经过40年的发展,我国铁路运营里程由1978年的5.2万公里增长到2017年底的12.7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2.5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路网规模和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

——摘自郑长毅《改革开放40年,中国铁路从“跟跑”到“领跑”》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