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湖北省黄冈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文科综合(历史部分)第二次模拟试卷

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史实,解释、观点等。下列各项中,属于观点的是(    )
A、随着魏、蜀、吴的建立,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B、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 C、1997年和1999年,香港、澳门先后回到了祖国怀抱 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对苏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十八世纪,封建王朝统治下的法国是个农业国,但资本主义工商业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冲破封建制度的束缚。1789年7月,法国大革命爆发。……十九世纪上半期,俄国资本主义已经有所发展。在欧洲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还出现了手工劳动逐步被机器生产取代的趋势。但俄国落后的农奴制限制了自由劳动力的供应和国内市场的开拓……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批准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摘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教材

材料二: 拿破仑当政时期,“用不断的战争来代替不断的革命”,在占领区实行了若干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继承和传播了大革命的思想与原则,正如恩格斯说的一样。“拿破仑走到哪里,哪里的徭役劳动、代役租、对老爷的贡赋等一大堆陈腐废物,逢同老爷本身,就像被魔杖点了一下似的立即消失。”胜利和赞誉滋长了拿破仑的野心,1812年,拿破仑亲率大军远征俄国,不久,侵俄战争失败,这加速了拿破仑帝国的崩溃。1814年,拿破仑退位。

──摘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教学参考书

材料三: (俄国十月革命后,以法国、英国为首的协约国武装干涉俄国革命)从1918年起,苏维埃俄国采取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一非常措施在集中财力、物力战胜敌人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1920年底,苏俄粉碎了(以法国、英国为首的)协约国的武装干涉,列宁从实际出发,停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并于1921年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

──摘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教材

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国情不同,工业化的路径也不同。美国和苏联的工业化道路就各具特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工业化道路带有明显的美国特色。其经验主要在以农促工。美国依靠让农民广占耕地以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来为工业化积累资本。……由于耕地面积巨大而劳动力缺乏,1920年后拖拉机逐渐取代畜力。其农业开始走向机械化.……农业的较快发展既为工业提供了市场,也促使农产品加工业一度成为美国的第一大制造业,而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到工业部门,又为美国工业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有益于其顺利进往大力吸纳国外的资金、技术和劳动力……

一晨松《论欧美发达国家在工业化道路上的经验教调及其借鉴意义》

材料二作为苏联领导人之一的布哈林主张优先发展轻工业,用轻工业赚回来的资金建设重工业,对于实现工业化的资金来源,他主张本国节约。斯大林认为,如果将用来购买汽车和机器的资金用来购买布匹,苏联就会在用新技术武装起来的资本主义包围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状况。在工业化建设上,斯大林明确表示决不能放慢速度,必须竭力加快速度。斯大林用强制的办法,使农民的一半收入交给国家。“一五”计划时期,从农业吸收的资金占用于发展工业所需资金的三分之一以上。

一据陈仲丹《墙头政治一现代外国宣传海报解读》整理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