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方法 | 回忆诗句 | 归纳结论 | |
抓情感 | 三年谪宦此栖迟,{#blank#}1{#/blank#}。(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 找到精准的词语能直抵作者情思。 | |
找意象 | 月 | {#blank#}2{#/blank#},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但愿人长久,{#blank#}3{#/blank#}。(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 关注意象能帮助理解诗歌意境与情感。 |
舟 | {#blank#}4{#/blank#},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沉舟侧畔千帆过,{#blank#}5{#/blank#}。(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
析技法 | 矛盾对比 | {#blank#}6{#/blank#},{#blank#}7{#/blank#}。(杜甫《月夜忆舍弟》) | 能帮读者深入理解诗人处境与心境。 |
夸张 | 一封朝奏九重天,{#blank#}8{#/blank#}。(韩愈《左迁蓝关示侄孙湘》) |
路线图或手法赏析 | 古诗文中的自然之意 |
《 {#blank#}1{#/blank#}》(诗的题目) {#blank#}2{#/blank#} (诗人) {#blank#}3{#/blank#},{#blank#}4{#/blank#} (涉及三个地名的诗句) | |
意象传情 | “{#blank#}5{#/blank#} ,{#blank#}6{#/blank#}”(《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借花传达个人身世之悲和对一个繁华时代落幕的慨叹。 |
借景抒情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blank#}7{#/blank#},{#blank#}8{#/blank#}”,借景物道出了天涯游子之悲。 |
动静结合 | {#blank#}9{#/blank#},百草丰茂。秋风萧瑟,{#blank#}10{#/blank#}。(曹操《观沧海》) |
梳理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学”与“思”始终同行,正如《论语》中所说:{#blank#}11{#/blank#},{#blank#}12{#/blank#}。 | |
5.同桌在默写时将“海日生残夜”中的“生”字误写为“升”,请你根据诗歌内容和下面的知识清单进行探究:为什么诗句用“生”字。 【知识清单】 生:本义是草木破土萌发。后引申为从无到有,出现。升:本义是一种量器,后引申指容量单 位。假借为升高、升级的升。 |
探究发现: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