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它是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不乏沉痛的教训。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这样,当做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材料二:这场运动的宗旨是提高产量、防止富裕农民重新冒头、争取更大程度的农业专业化,以及加速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到1956年年底,约96%的农户正式成为合作社社员。

——摘自徐中约著《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某时期流行于农村的顺口溜

材料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主要生产资料仍归集体所有,在分配方面仍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是适应我国农业特点和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管理水平的一种较好的经济形式。

——搞自《复兴之路》(中)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刘少奇说土地改革是“中国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的依据是什么?材料二中的“这场运动”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2)、材料三反映了当时农村农民生产怎样的情况?
(3)、据材料三,概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一种较好的经济形式”的原因。
(4)、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总结建国以来不同时期农村经济发展的共同经验。
举一反三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