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
材料一:不经议会的批准,国王不能征税,也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
材料二: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
材料三: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材料四:(在叛乱地区)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指1863年元旦)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
材料一:《十二铜表法》又称“十二表法”是罗马人最早的习惯法汇编,因刻于12块铜牌之上而得名。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第一册)
材料二:对于1787年美国宪法的评价,中国史学界有着不同的观点。其中学者王荣堂侧重其局限性,认为“宪法保留了奴隶制度,维持着种族歧视,没有规定劳动者的任何权利”;而学者刘祚昌,王觉飞则主要肯定其进步性认为它协调了中央与地方、南方与北方、大州和小州的矛盾,“有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材料一:
材料二:我们不应夸大仁慈的专制君主贯彻启蒙运动的种种学说所取得的实效,因为直到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时,启蒙运动才大大地影响了欧洲的大众。但在1789年以前,在英国的十三个殖民地已爆发了一场革命,这场革命提供了将新学说付诸行动的一个实验性的示范。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拿破仑在动乱之中,戏剧性地让法国大革命的理念—启蒙运动( Enlightenment)中所述的主权在民、法律平等、共和形式和行政改组——传遍了欧洲……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要关注拿破仑时代最受争议的话题——拿破仑是否真正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理念,并在历史中扮演了革命性的力量;还是说,他的独裁政府实际上“背叛了革命”?
——[美]弗兰克·萨克雷[美]约輸翰·芬德林主编《世界大历史》
材料四: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实用主义、科学和民主给他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当他们归国的时候——陈独秀在1915年蔡元培在1916年,胡适在1917年分别归国——他们充当了中国文学和知识分子人格转换的发酵剂。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