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收藏 纠错
组卷次数:23次 +选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人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学礼,无以立”。 ——《论语》
材料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72届执行局会议9月29日正式批准设立“孔子教育奖”,奖励在教育、文化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各国政要和专家。
材料三 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文化遗产日”。请你参与泉州某学校举行的如下活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所示
——摘自蔡志忠《孔子说,仁者的叮咛》
材料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孟子》
材料三: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韩非子》
材料四:……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
材料一: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动荡的时期,也是学术思想非常活跃的时期,各种学说蓬勃兴起,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阐发自己的观点,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这一时期,思想文化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材料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材料三:“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请回答: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