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江苏省丹阳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养一朵听话的云

    在我刚刚辞职回家,还没有找到新工作的那些日子,天总是阴沉沉的。虽是春日,但似乎也无甚春光。正如我困顿时期的心情,疲惫,不知道人生是否像书上所写的一样——阳光后总会有彩虹。

    我总是躲进书房里,去那些平日里被我束之高阁的书籍里引经据典,试图为自己的心开启一扇窗口。女儿常常来敲门,学着小品演员的腔调,调皮地用“多国语言”喊我吃饭:“发则儿,饭已OK,快来米西。”

    妻子和女儿,是我那黯淡时光中的最后一缕阳光。想起女儿,我不禁又酸楚起来,我已经很久没有给孩子礼物了,不仅因为囊中羞涩,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男人,一个父亲,我的事业遭到灭顶之灾,我所有的篮子都已空空如也。

    周末的时候,全家人蜷缩在家里,一起等阳光的出现。我照例躲进书房里,用颓废的窗帘把自己囚禁起来。灰黑的厚重的窗帘似乎一下子遮住了外面所有的光线,我突然觉得生活有些让人绝望。

    因为又不能去公园玩了,女儿噘着小嘴,不停地埋怨着:“该死的云彩,把大阳都给迷住了,什么时候才能晴天啊?”妻子不想“火上浇油”,就耐心地劝着不开心的女儿:“这不是云彩的错,其实云彩很乖的,它能带来雨,有了雨庄稼才能生长,农民伯伯就有了好收成,我们才有粮食吃啊。”“是吗?云彩那么好啊!”小家伙有些疑惑地问道。“是啊!”妻子说:“它还能美化我们的世界,使空气更干净,你看它在天空上是不是像一块大手帕……”女儿果真趴到窗子上,认真“研究”起云彩来。

    妻子说:“云朵还会变呢!你想什么它就会变成什么。”

    女儿忽然间来了兴致,她风风火火地在书桌上摆满了画纸和画笔,妻子问她要做什么,她说:“我要画一朵云彩,把它养起来,像我养的那只猫一样听话,我让它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那样我想什么时候去公园就什么时候去,农民伯伯也会年年都有好收成啦。”

    养一朵云,多美好的想象啊!我在这个美好的想象里看到了女儿纯净的心灵,看到一颗善良的种子,在那里悄悄发芽。

    接着,我听到了她们让我感动的对话:

    “为什么要养一朵云?”

    “因为,它可以随时变成我想要的东西。”

    “那你现在想要什么呢?”

    “现在我要它把阳光变出来,我要带爸爸去公园玩,我还要它变成很多很多的礼物,我要送给爸爸,让爸爸开心。”

    一朵云,从怀念的心上,思念的眼底慢慢飘散,就这样一点一点在尘世积攒纯洁的诗篇,慢慢铺下一张幸福的白色床单。一朵云,带给我对人生的洗涤和过滤,让我在纯净中守住了自己的心灵。让我蓦然感到,我生命里的阳光并没有消失,只是在云彩里打着盹。

    我豁然开朗起来,是孩子为我指了路,为我开启了那扇窗子。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被云朵遮住阳光的时刻,关键是你要懂得如何驾驭这些遮住阳光的云朵,它们既是阻止你前行的障碍,也是人生路上难得的风景。我收拾好遍布阴霾的心灵,重新制作了我的简历,准备在明天早上太阳升起的时候去一家新的公司应聘。

(1)、文章以“养一朵听话的云”为题,好在哪里?
(2)、请说说“云”在文中有哪些象征义?
(3)、第15段“我豁然开朗起来,是孩子为我指了路,为我开启了那扇窗子”与前文哪句话形成照应?
(4)、请结合具体事例简要分析文中“女儿”这一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不少于两点)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1)~(4)题。

向袁隆平致敬

陈家兴

         百亩试验田亩产926.6公斤!“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再次刷新世界对杂交水稻的认识,也再次让世人看到了这位中国科学家几十年不变的科学精神和民生情怀。

         当科学家把关切的目光投向百姓,投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民生问题,投向人民群众的重大利益诉求,他就会获得一种不息的科学生命,一种不竭的精神动力,一种不止的奋斗追求。甲   __正是这份割舍不下的民生情怀,驱使科学家为解决人民群众的重大现实难题不断攀登科学高峰。袁隆平47年的杂交水稻科研路,即是对此的生动诠释。

         “与大地贴得更近,看天空才会更远”,这是袁隆平的名言。半个世纪来,袁隆平一身泥、一身水奋斗在田间,被称为“中国最著名的农民”。与百姓贴得更紧,与大地贴得更近,袁隆平找到了更高的目标,找到了更大的舞台。乙    一个个贴近民生的目标,激励着袁隆平攻坚克难,在民众中获得矢志创新的动力,在稻田里达到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当记者问他怎么看待网民尊称他为“人民科学家”时,这位81岁的世界科学大师却谦虚地说:“‘人民科学家’谈不上,我只是一名科技工作者。如果要说什么家,我觉得农学家最合适。”也正如他自己所说:“我的工作主要在试验田,越是打雷、刮大风、下大雨,越要到田里面去看看,看禾苗倒伏不倒伏,看哪些品种能够经得起几级风。从参加工作到现在,只要田里有稻子,我每天都坚持下试验田。我们搞育种的就是要坚持在第一线,这样才会发现新品种,才会产生灵感,‘灵感=知识+汗水’。我想,搞科学研究是这样,从事其他任何工作也是一样的。还要淡泊名利,踏实做人。”因为改变世界粮食格局的一个发明——杂交水稻,他已经获得过国家特等发明奖、美国“世界粮食奖”等数十项国际、国内大奖。但这些奖励对袁隆平来说“都差不多,没有高下之分”,

        丙     水稻比高粱还高,稻穗比扫帚还长,稻谷像花生米那样大,他和他的助手们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

        向袁隆平致敬!致敬他“让人类远离饥饿”的崇高理想,致敬他“我是人民农学家”的民生情怀,致敬他甘于奉献、惠泽苍生的科学精神。年过八旬的袁隆平为我们树起了一个标杆,愿更多的人受益于他的成就更受益于他的精神,愿更多的科学家景仰他的成功更景仰他的人格,将关切民生的深厚情怀转化成永不停歇的科学追求。

(摘自《燕京都市报》2012年3月18日)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月光启蒙

       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我赶回老家去看她时,她[甲]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乙],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

       微风吹乱了母亲的满头白发,如同故乡的天空飘满愁絮……

       坐在面前的母亲忘却了她给我的那份爱,但故乡的天空不会忘记:是母亲那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民间文学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

       童年苦涩,夏夜却是美妙的。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了,月亮升起来,柔和的月色洒满了我们的篱笆小院,这是孩子眼里最美的时辰。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洗完澡,换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搂着我,唱起了歌谣:

       “月亮出来亮堂堂,打开楼门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晒得脆脆的。”

       “月姥娘,八丈高,骑白马,挎腰刀……”

       “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俩去云南,飞了千里万里路,凤凰落在梧桐树。凤凰凤凰一摆头,先盖瓦屋后盖楼。东楼西楼都盖上,再盖南楼遮太阳。”

       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她那芳香的音韵。

       那时,我们过着清贫的日子,但                  。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疯长歌谣。母亲天资聪颖,一听就会。再加上我的外婆是唱民歌的能手,我的父亲是唱莲花落的民间艺人。母亲把故乡给予的爱,亲人给予的爱,融为伟大的母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

       母亲唱累了就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讲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故事……高深莫测的夜空竟是个神话的世界。明月已至中天,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沉静片刻,她又吟唱起了幽默风趣的童谣,把我的思绪从天上引到人间:

       “小红孩,上南山,割荆草,编箔篮,筛大米,做干饭。小狗吃,小猫看,急得老鼠啃锅沿。”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喝,下不来——老鼠老鼠你别急,抱个狸猫来哄你。”

       “毛娃哭,住瓦屋。毛娃笑,坐花轿。毛娃醒,吃油饼。毛娃睡,盖花被。毛娃走,唤花狗,花狗伸着花舌头。”

       民歌童谣唱过了,我还不想睡,就缠着她给我说谜语,让我猜。母亲说:“仔细听着:麻屋子,红帐子,里边睡个白胖子——是什么呀?”

       我问:“朝哪里猜?”

       母亲说:“朝吃的猜。”

       我歪着头想了一会硬是解不开。母亲笑着说:“你真笨,这是咱种的花生呀。”

       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深刻的民歌童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

       母亲失去了记忆,而我心中却永远珍藏着那一轮明月……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爱,其实很简单

    ①深冬的一天,我乘52路电车回学校。车厢里不算拥挤,有人蜷在座位上,有人低头摆弄着手机。我在车的后门口站着,旁边坐着一个老妇人,花白的头发、粗糙的皮肤、褪了色的军大衣,一看就是乡下来的。她把一个大大的编织袋子放在过道上,脏兮兮的,我皱皱眉头,下意识地把脚挪了挪。

    ②离学校还有一站,车门打开,一股强劲的冷风灌了进来,让人禁不住打个寒噤。上车的是一个小伙子,他向车厢里张望了一下,里面已经没有空座,便一边抓着扶手,一边慢慢往里移动。

    ③老妇人突然站了起来,招了招手:“来,小伙子,过来坐。”我不由得一怔,这老太太,竟然要给小伙子让座,真有意思!我往旁边瞄了一眼,发现周围人也纷纷投以异样的眼光,老妇人却似乎并没有注意到。也许她马上就要到站了吧,可我分明在她旁边都站老半天了,要让座也应该先让给我呀!

    ④小伙子慢慢挪了过来,一边道谢,一边坐下。我这才发现,他的腿脚不太灵便。这老太太,心倒是挺细的,不过这一车的人,怎么就显出她来了,真是的!我不由得撇了撇嘴。

    ⑤到站了,我匆匆下车。好大的风啊,我把围巾重新裹紧,正待要走,听到身后有人在喊:“姑娘,俺跟你打听一下,到省立医院还有几站?”我回头一看,原来是刚才的那个老妇人。

    ⑥“省立医院?”真是莫名其妙。这老太太,没到站就把座让给别人,结果还下错了车,简直是有毛病!看着她冻得哆哆嗦嗦的样子,真是既可怜又可气,“还有两站呢,你怎么现在就下来了?”

    ⑦老妇人似乎没有在意我冷冰冰的语气,咧嘴笑了:“呵呵,刚才那个小伙子腿脚不好,站在那儿俺心里怪不舒坦的,就给他让了座。”“你这么大岁数,要让座也轮不到你去让啊!再说,就算让座也没必要没到站就下车啊!”我越发怀疑起她的智商。

    ⑧“姑娘,你不知道,看他走道那么费劲,俺就想起了俺那住院的儿子,都是妈的孩子,看着心疼啊!”老妇人哧溜了一下鼻子,“俺这么一大把年纪给他让座,他在旁边坐着肯定不自在。反正这电车一会儿一趟的,俺就说到站了,就下了车。”

    ⑨我一下子愣住了,呼啸的寒风吹进我张大的嘴里,我却感觉到心中有一股暖流随风涌动,它冲走了我心底私欲的泥沙,融化了我心上冷漠的寒冰,催开了我心中温情的花朵。一时间,我不知说什么才好。看到她还吃力地拎着那个大编织袋子,我赶忙伸出手来想帮她一把,就在搀扶她的一刹那,突然感觉到,老人的一只袖管竟然是空的!

    ⑩原来,一份陌生的关爱,可以来得这么简单,简单到仅仅是出自母亲的本能,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别人的孩子;原来,一份陌生的关爱,可以来得这么高贵,高贵到在施爱的同时仍惺惺相惜地维护他人的尊严。这,才是爱的真谛啊。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孔乙己那脱不下的长衫

刘云龙

    ①中学课本里鲁迅先生的文章,让我认识了那位在咸亨酒店里以几粒茴香豆下酒的孔乙己。且莫言他的潦戗和窘迫,留在我记忆里的是他那似乎永远也脱不下的长衫。孔乙己无疑是旧知识分子的一个典型代表。透过他那破旧的长衫,我们窥见的是那个时代的无奈与守旧,是那种既不愿意承认窘境又执意恪守“清高”的心态,这,不得不让我寄予极大的同情和怜悯,其间夹杂些许困惑。

    ②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虽不见了孔乙己的长衫,但类似的人远没有绝迹。虽说一些人不再身着那灰布长衫,但在他们名牌服饰的里面还固执地罩着那件脱不下的无形的“长衫”。

    ③很显然,这“长衫”存在于人们的意识深处。它禁锢了思维方式的变化,妨碍了观念的更新和思想的解放,使一些人的视野不能开阔.目光流于短浅。在现实生活中,何曾不见这“长衫”一如影子似的制约和束缚着我们?我们这个时代倡导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而在一些人眼里,这只是一句书面的口亏,一些文字材料上的“添加剂”。这些人思想僵化,因循守旧,处处为自己考虑,不愿放弃既得利益,把解放思想当作装点门面的饰物。

    ④毕竟我们生活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必须迅即脱下那陈旧的“长衫”,做一个健步如飞的先行者,做一个敢为天下先的弄潮儿。遗憾的是,那些“长衫者”对瞬息万变一日千里的形势无动于衷,依旧我行我索,沉浸于往日的陈规陋习之中,甚至连承认那件长衫存在的勇气都没有。只要我们认真搜寻和思索一下周围的人和事,就不难发现,这该死的“长衫”还继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现实生活的舞台上仍然存在着那不死的身影。我们到底是以此为荣,还是以此为辱?

    ⑤孔乙己的时代早已消失。往昔渐去渐远,思想常虑常新,只要触及关于思想、关于观念的问题,我便会很自然地想到孔乙己那件灰布长衫。这互不关联的东西所引发的思考一直萦系于心。可以断言,彻底脱下“长衫”之日,便是时代进步之时。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奔跑

对一个肢体残疾的人来说,人生最美好的梦想,莫过于奔跑。对于从小就因患小儿麻痹症失去奔跑能力的她来说,“奔跑”像一束阳光,照亮了她的生命。

那天,她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那端是陌生的声音:“我是残联的,我们在排一个舞蹈,想请你参加。”

舞蹈?她的心颤动了一下,针刺样的疼痛自她心间传到了末梢,传到她那常常隐隐作痛的右脚。

“看什么看,你能跳舞吗?你这个瘸子!”

那年,她七岁,刚上小学一年级,一群小朋友正在排练舞蹈,为了在六一儿童节演出,她们奔跑,跳跃,腾揶,那么自如,那么轻盈,那么自由,真好看啊!她倚靠在门边,向舞蹈室内悄悄地张望,可是,这个稚嫩的声音,那么恶毒地将她从天堂推入地狱。

她不知道要怪谁。父母尽力了,省吃俭用,给她做了一次又一次的手术;兄弟姐妹尽力了在家,帮她做她想做却做不了的事,在外,呵护着她不让她受同学欺负,要怪,只能怪命运吧。可命运远远没有就这样放过她。她学习勤奋,成绩一直排在班級的前列。父母亲人的深恩,她无以为报,只能用好好读书,来减少他们的负累。但是大学之门并没有向她敞开……

大学梦断,父母想方设法帮她争取到会计上岗培训的机会她无比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那两个月的培训,她像海绵入水,废寝忘食,孜孜不倦,学习,再学习,不懂就问,还不懂,再问,功不唐捐,她如愿通过了考试,有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养活自己,这是她最高也是最低的人生目标。后来公司被另一家公司兼开,她和她的爱人因此相遇,从相知到相怜相惜,最终走到一起,有了一个可爱的孩于。她满心觉得,上苍待她不薄。可是,命运还是没有放过她,她七岁的儿子,在自家门口,被车撞了。那么鲜活的生命,那么强劲的双腿,奔跑起来像头小鹿,竟毫无征兆地消失了。她的心肝何,被生生摘去了。整整三年,她没有出门。像受伤的兽,躲在洞穴里,舔舐着伤口。

那一天,那个电话……

舞蹈,多么可爱的字眼,又是多么疼痛的字眼啊!仿佛远在天边的云彩,突然降落在她的眼前,她伸伸手就能握在手心,她想着,这是梦吧。一定是梦吧。电话那端的声音,又那么真实,那么真挚:

来看看,先来看看,你要是不方便,我们去接你。

放下电话后,她坐屋子里,一缕阳光从窗棂外针射进来,她感觉自己的心间好像有一股萌动像被惊蛰的雷声惊醒的地底的种子,抻着脖颈,展着身子,充满着活力。她还犹豫着,车已到了门口。

站在排练场的时候,她是羞涩的,像长途跋涉的人,闯进一个陌生的世界,手足无措.让她放开怀抱的,是那些轮椅上坚定的眼神和那含泪的笑。原来,没有强壮的双韆,真的也可以舞蹈!她怎么能不被吸引呢?那是谜一样的笑,那是梦一样的舞蹈啊,她毫无抵抗地就迷恋上了。

    排演的日子,困难数不胜数,但,那又算什么呢。来回的路那么长那么难,脚都磨破了,遇到而天,不能行走,只能打车,车费不能报销,本来靠拿低保过生活,打车去排练,多么奢侈但那又算什么呢,她从没有如此轻松愉快过。彩排那天,场地在二楼,对于地们这些轮椅上的人来说,二楼,简直就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啊。但这又算什么呢,能难过她们的人生路吗,能难过坎坷残酷的命运吗。肢残轻的,相互搀扶着,一步一步挪上去,肢残重的,只能由残联的工作人员一个一个背上去……

    大赛的日子终于来了。她们紧张,不安,手脚都轻颤着。音乐声起,灯光聚焦,掌声四起真像梦境啊。她们心都飞起来,只想到那梦境里奔跑,奔跑,奔跑。那么快乐地奔跑,像天使一样,轻盈地张开了隐形的翅膀。音乐声止,掌声雷动,她们走回场边,她们听到台上宣布:一等奖第一名,是她们!她们都笑了,又哭了,又笑了

    从此之后,海韵艺术团正式成立,她当团长……

阅读理解

最有意义的生活

一块小青石和一块小黑石被山水冲到滩上,已经一年光景了。他们身旁长着青青的草,开着可爱的小花,常常有蝴蝶和蚱蜢飞来。他们的生活平静极了,安适极了。 

一天,小青石对小黑时说:“太安静了!” 

小黑石回答说:“是的,真的太安静了。回想被山水冲下来的时候,迷迷糊糊的,不知道将要怎么样了,简直跟梦里一般。” 

小青石说:“这样安静的日子,我过厌了。一年到头呆在这儿,太乏味了。要是我能够跟蝴蝶和蚱蜢一样,想去哪儿就去哪儿,那该多好呀!” 

小黑石想了一会儿才说:“别胡说了,咱们石头天性就是老待着不动的。” 

“虽说是天性,老待着不动有什么出息呢?”小青石说,“在山上咱们的老家里不是有许多水晶和玛瑙吗?它们都到都市里去了,有的成了姑娘的发簪,有的成了哥儿的纽扣。他们到处都去,长了不少见识,过着有趣的生活。我身上也有好看的光彩,到了都市里,说不定也会成为姑娘的发簪,成为哥儿的纽扣。” 

“你的话也许没错,”小黑石说,“可是你怎么去呢?” 

小青石说:“我希望有谁把我捡去,带到都市里,老待在这里真把我闷死了。再说,要是山上发大水,把咱们冲进了大海,那就完了。咱们沉入海底,永远没有出头的日子了。” 

小黑石被太阳晒得暖洋洋的,非常舒服,它只觉得小青石的话越来越模糊,一会儿就睡着了。 

过了几天,石滩上来了一群工人,他们用铁铲铲起石块,投进小车;又把小车推上岸,把小石头装上火车,运进都市区。 

小青石得意地想:“我就要到都市里去了!说不定会跟水晶和玛瑙碰头呢。我将会成为发簪还是成为纽扣呢?不管成为什么都一样,总之是姑娘和哥儿的朋友了。” 

果然,小青石和小黑石跟别的小石头一起,被铁铲铲起来了,在投进小车的时候,不知怎么的,小黑石掉了下来,滚进了草丛里。 

小青石大声喊:“怎么啦,我的朋友?你怎么不一同去呀?” 

小青石非常可怜小黑石,大家都要到城市里去了,只有他一个仍旧留在这里。 

一会儿,小车动起来了,小青石满心欢喜,小车很颠簸,它却觉得异常的舒服。 

第三天早上,小青石和许多同伴被卸在一条宽阔的道路边上。一把大铁铲把他们铲起来,跟沙和水泥混在一起,不停地搅拌。 

大铁铲更加使劲的搅拌,小青石浑身都涂满了沙和水泥,连气都透不过来了。最后, 

它跟沙和水泥在一起,被铺在道路上,压得平平的,盖上了一张草席。 

小青石累极了,忽然觉得它跟周围一同变硬了。他原先是坚硬的石块,这时候好像比先前硬了许多倍,跟先前大不相同了。 

过了些时候,草席被揭掉了,一只草鞋正好踏在小青石上。 

“奇怪,我变成什么了?”小青石想了一会儿才明白过来,他已经成为水门汀的一部分了。 

从此以后,每天不知道有多少人脚在小青石上踩过:小朋友的穿着布鞋的脚,小贩的穿着草鞋的脚,年轻的女人穿着缎鞋的脚,乞丐赤着的脚。小青石看着许许多多人的脚,心里非常快乐。 

自己成了让所有的人走的路,真是再快乐没有了。小青石不属于姓张的,也不属于姓李的,它不是谁私有的东西,而是为大众服务的一个。它支持着大众的脚,它不再羡慕水晶和玛瑙了。它想:“我过的是最有意义的生活。” 

“小黑石说得很对,咱们石头的天性就是老待着不动的。不过,要像我现在这样老待着不动才有意义呢!”小青石这样想的吧,看着在它身上踩过的脚。 

校话剧社打算将《最有意义的童话》搬上舞台,邀你一起参加。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