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试题来源:河南省郑州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复习试卷
①林则徐 ②邓世昌 ③奕 ④曾国藩 ⑤李鸿章 ⑥左宗棠 ⑦张之洞
收藏 纠错
组卷次数:10次 +选题
材料一:(清朝统治者)不会轻易地忘掉英法联军占领北京这一耻辱。清政府……准备为将来抵御列强而积蓄军事和财政上的力量。……(曾国藩、李鸿章)对西方技术的兴趣是直接由镇压叛乱引起的。在1860 年和1862 年初,上海英法联军的火力轻易地打退了太平军,这给曾国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费正清《剑桥晚清史》
材料二:洋务派进行的近代化军事工业建设,带来了一系列连锁反应。为供应工厂燃料等,各类民用企业纷纷出现。即使在洋务运动停办后,许多民间企业也并未消失。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材料二:
①“民主”“科学” ②三民主义 ③变法图强 ④“自强”“求富”
【艰难探索】
材料一:洋务运动中李鸿章的作为
图1江南制造总局
图2北洋舰队致远舰
材料二:李鸿章因为洋务.被天下的读书人唾骂,也因为洋务,被天下的世俗功利之人崇拜,而我之所以推崇他,责备他、惋惜他,也是因为洋务……李鸿章出生以来,实为中国与世界发生密切关系的时代,也是中国与世界各国交流艰难的时代。
——梁启超《李鸿章传》
材料一:2017年7月1日,习近平在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19世纪40年代初,区区一万多英国远征军的入侵,竟然迫使有80万军队的清王朝政府割地赔款、割让香港岛。之后,中国更是一次次被领土幅员和人口规模都远远不如自己的国家打败,九龙、新界也在那个时候被迫离开了祖国的怀抱。那时的中国历史,写满了人民的屈辱和人民的悲痛。
材料二:经历了从“师夷长技”到变法维新的探索,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旧制度。于是,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共和国。接着,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