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四川省富顺第二中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田野上的白发

刘益善

    母亲50岁后,头发日渐白了。先是两鬓,后来是额前,再后来满头芦花,让我们感到心痛。

    父母都不愿离开家,家里有猪鸡水牛,有房子和责任田。上高中的小弟还要人照顾,患不治之症的父亲不能劳动,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持,她头发还有不白的么?

    4月的一个晚上,我搭同事的便车回老家,想看看父母和小弟。到家时已是晚上11点多了,家里没人,门上挂了锁。奇怪,这么晚了,父母到哪去了呢?天气乍暖还寒,夜风吹过,身上有阵阵凉意。朝远处田野望去,怎么回事呀?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我信步朝田野走去。

    到了田边,我像被人使了定身法一般,呆立在夜色里。只见母亲一手提着脸盆,一手握根棒子,敲击着,发出当当的声响。母亲在田埂上蹒跚地转悠,田埂角上放着盏马灯,灯火如豆。田里是平整的秧圃,依稀可见撒下的稻种已经抽出嫩芽。母亲身上披了件破棉袄,手里不停地敲击着。我叫了声母亲,母亲见是我。停了下来,脸上溢着慈祥的微笑。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母亲一见,立刻又敲起来,那黑乎乎的便遣散而去。母亲说今年是少有的奇怪,撒下的稻种一个晚上便被老鼠吃得精光。没有办法,大家只好日夜在田边守着。母亲告诉我,父亲被姐姐接去了,小弟住校,星期天才回,她已经在田边守了三个昼夜了。

    母亲和我说话,手里还在敲盆,沿着田埂蹒跚而行。我跟在她后面,心里沉沉的。母亲,您该休息了,把田退了吧!您劳作了一辈子,难道不该享享福么?我知道,我是劝不动母亲的,她离不开她的田野。平时我们劝她,她都说:你们不要管了,这田是不能退的,我做一天算一天,也好照料你爹和你弟。

    那个夜晚,我陪着母亲在田野上敲盆赶鼠。母亲的身影在田埂上晃动着,夜色里,只有母亲的白发看得清楚。夜风吹着,母亲的白发在田野上飘拂,飘拂,飘拂出我一脸泪花,飘拂出我又一段回忆。

    父亲病倒时,正是乡下大忙季节。母亲忍着悲痛,半夜里起来拔好秧,运到水田里。一早回家服侍父亲吃药,再赶回田里插秧。一大块白晃晃的水田里,只有母亲孤单的身影在移动。A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

    我赶回家帮母亲插秧,到田边时,一块大田,母亲已插完一大半。B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母亲的衣裤没一处干的地方,浑身是汗渍泥水。母亲跪在田里插完一行,又插一行。我含着泪水冲到田里,喊着:“妈,您不该这样拼命!”

    母亲见是我,想站起来,努力了两次却未站起。我一把抱起母亲,感到母亲已瘦得皮包骨头。母亲脸上仍是慈祥的微笑,白发被汗水湿透了,沾在额上脸上脖子上。我为母亲拂了拂头发,一阵风吹来,白发在田野里飘拂起来。母亲说:“抢季节要紧啦,这秧早插一天,就能多收一成。”我没说话。把母亲送回家,就跑到田里。没命地插起秧来。我累得腰酸背痛,但一想到母亲的白发在眼前飘拂,想到母亲跪在田里的身影,便觉得不累了,腰也不酸了。我一口气插完大田的秧,哭了……

    母亲离开我们三年了,但我忘不了母亲的白发。她的青丝变白发,是岁月的辛劳所染。母亲的白发,装点着故乡的田野,温暖了我的心灵。

    啊,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么!

(1)、请你简要说说文中的母亲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至少三点)
(2)、文中母亲的白发,让“我”“感到心痛”。文中叙述了哪两件让“我”心痛 的事?
(3)、结合语境,对文中划线的两句话作简要赏析。
(4)、本文着力描写母亲的白发,请简要分析“白发”在文中有哪些作用。
(5)、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段中“后来满头芦花”一句用乡村常见的芦花来形容母亲的白发,突出母亲 头发斑白的特征,切合母亲农妇的身份。 B、③段中“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一句看似闲 笔,实则为后文的情节发展作了铺垫。 C、④段中“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一句,既写出了 老鼠的猖獗,又侧面表现出母亲的辛劳。 D、11段中以“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么!一句结束全文,言有尽而意无 穷,含蓄地抒发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燕 子
                                                                                                                席慕容
        初中的时候,学会了那一首《送别》的歌,常常唱:“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有一个下午,父亲忽然叫住我,要我从头再唱一遍。很少被父亲这样注意过的我,心里觉得很兴奋,赶快再从头来好好地唱了起来:
“长亭外,古道边……”
       刚开了头,就被父亲打断了,他问我:“怎么是长亭外?怎么不是长城外呢?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啊!”
       我把音乐课本拿出来,想要向父亲证明他的错误。可是父亲并不要看,他只是很懊丧地对我说:“好可惜!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以为写的是我们老家,所以第一次听这首歌时就特别地感动,并且一直没有忘记,想不到竟然这么多年是听错了,好可惜!”
       父亲一连说了两个好可惜,然后就走开了,留我一个人站在空空的屋子里,不知道如何是好。
       前几年刚搬到石门乡间的时候,我还怀着凯儿,听医生的嘱咐,一个人常常在田野间散步。那个时候,山上还种满了相思树,苍苍翠翠的,走在里面,可以听到各式各样的小鸟的鸣声。田里面也总是绿意盎然,好多小鸟也会很大胆地从我身边飞掠而过。
       我就是那个时候看到那一只孤单的小鸟的,在田边的电线杆上,在细细的电线上,它安静地站在那里,黑色的羽毛,像剪刀一样的双尾。
     “燕子!”我心中像触电一样地呆住了。可不是吗?这不就是燕子吗?这不就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燕子吗?这不就是书里说的、外婆歌里唱的那一只燕子吗?
       在南国的温热的阳光里,我心中开始一遍又一遍地唱起外婆爱唱的那一首歌来了:
      “燕子啊!燕子啊!你是我温柔可爱的小小燕子啊……”
        在以后的好几年里,我都会常常看到这种相同的小鸟,有的时候,我是牵着慈儿,有的时候,我是抱着凯儿,每一次,我都会兴奋地指给孩子看:“快看!宝贝,快看!那就是燕子,那就是妈妈最喜欢的小小燕子啊!”
        怀中的凯儿正咿呀学语,香香软软的唇间也随着我说出一些不成腔调的儿语。天好蓝,风好柔,我抱着我的孩子,站在南国的阡陌上,注视着那一只黑色的安静的飞鸟,心中充满了一种朦胧的欢喜和一种朦胧的悲伤。
       一直到了去年的夏天,因为内政部的邀请,我和几位画家朋友一起,到南部国家公园去写生,在一本报道垦丁附近天然资源的书里,我看到了我的燕子。图片上的它有着一样的黑色羽毛,一样的剪状的双尾,然而,在图片下的注释和说明里,却写着它的名字是“乌秋”。
       在那个时候,我的周围有着好多的朋友,我却在忽然之间觉得非常的孤单。在我的朋友里,有好多位在这方面很有研究心得的专家,我只要提出我的问题,一定可以马上得到解答,可是,我在那个时候惟一的反应,却只是把那本书静静地合上,然后静静地走了出去。
        在那一刹那,我忽然体会出来多年前的那一个下午,父亲失望的心情了。其实,不必向别人提出问题,我自己心里也已经明白了自己的错误。但是,我想,虽然有的时候,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是应该面对所有的真相,可是,有的时候,我们实在也可以保有一些小小的美丽的错误,与人无害,与世无争,却能带给我们非常深沉的安慰的那一种错误。
        我实在是舍不得我心中那一只小小的燕子啊!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一件小事

鲁迅

       ①我从乡下跑到京城里,一转眼已经六年了。其间耳闻目睹的所谓国家大事,算起来也很不少;但在我心里,都不留什么痕迹,倘要我寻出这些事的影响来说,便只是增长了我的坏脾气,﹣﹣老实说,便是教我一天比一天的看不起人。

       ②但有一件小事,却于我有意义,将我从坏脾气里拖开,使我至今忘记不得。

       ③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大北风刮得正猛,我因为生计关系,不得不一早在路上走。一路几乎遇不见人,好容易才雇定了一辆人力车,教他拉到S门去。不一会,北风小了,路上浮尘早已刮净,剩下一条洁白的大道来,车夫也跑得更快。刚近S门,忽而车把上带着一个人,慢慢地倒了。

       ④跌倒的是一个女人,花白头发,衣服都很破烂。伊从马路边上突然向车前横截过来;车夫已经让开道,但伊的破棉背心没有上扣,向外展开,所以终于兜着车把。幸而车夫早有点停步,否则伊定要栽一个大斤斗,跌到头破血出了。

       ⑤伊伏在地上;车夫便也立住脚。我料定这老女人并没有伤,又没有别人看见,便很怪他多事,要自己惹出是非,也误了我的路。

       ⑥我便对他说,“没有什么的。走你的罢!”

       ⑦车夫毫不理会,﹣﹣或者并没有听到,﹣﹣却放下车子,扶那老女人慢慢起来,搀着臂膊立定,问伊说:

       ⑧“你怎么啦?”

       ⑨“我摔坏了。”

       ⑩我想,我眼见你慢慢倒地,怎么会摔坏呢,装腔作势罢了,这真可憎恶。车夫多事,也正是自讨苦吃,现在你自己想法去。

       ⑪车夫听了这老女人的话,却毫不踌躇,仍然搀着伊的臂膊,便一步一步的向前走。我有些诧异,忙看前面,是一所巡警分驻所,大风之后,外面也不见人。这车夫扶着那老女人,便正是向那大门走去。

       ⑫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的背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而且他对于我,渐渐的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

       ⑬我的活力这时大约有些凝滞了,坐着没有动,也没有想,直到看见分驻所里走出一个巡警,才下了车。

       ⑭巡警走近我说,“你自己雇车罢,他不能拉你了。”

       ⑮我没有思索的从外套袋里抓出一大把铜元,交给巡警,说,“请你给他……”

       ⑯风全住了,路上还很静。我走着,一面想,几乎怕敢想到我自己。以前的事姑且搁起,这一大把铜元又是什么意思?奖他么?我还能裁判车夫么?我不能回答自己。

       ⑰这事到了现在,还是时时记起。我因此也时时熬了苦痛,努力的要想到我自己。几年来的文治武力,在我早如幼小时候所读过的“子曰诗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独有这一件小事,却总是浮在我眼前,有时反更分明,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并且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

一九二〇年七月

(选自《呐喊》,吉林文史出版社。略有删减)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去月球上网不是梦

    ①现在,科学家们通过为月球提供宽带连接的展示,已经向人们证明:太空不是互联网的禁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第一次验证了通过双向激光通信这项技术,能为宇航员或未来的太空居民们提供网络连接,速度已4800倍于以往所有射频上行链路的速度,6月他们将展示“在轨测试”结果。未来人们可以跨越空间传输海量数据,甚至高清视频。

    ②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起初进军太空时,依赖于射频(RF)通信。然而,随着数据容量需求的持续增加,射频将要达到上限。而激光通信的开发和部署,将使NASA 扩展其通信功能,更能提高图象分辨率、接收来自深空的三维视频传输等。

    ③据英国《每日邮报》在线版日前消息称,麻省理工学院(MIT)林肯实验室的一组研究人员正在进行测试,他们通过专业激光通信设备,已把数据从地球传输到月球。该团队一直在相关领域创造历史,2013 年,他们的月球激光通信演示(LLCD)就曾以每秒622兆位的下载速率,在地月之间传输数据超过23.9万英里(约38.5万公里),这已经比任何射频系统的速度都要快;他们还以每秒19.44兆位的速在地月之间传送数据,这也比迄今已有最好的射频上行链路速度高出4800 倍。

    ④但此前已出炉的报告,并没有提供实现这一成果的相关细节。很快,在今年6 月8日至13 日期间,加州圣何塞市举行的2014年激光与电光学会议(Cleo)上,该团队将阐释新的细节,展示在月球与地球之间破纪录激光通信上行链路“在轨性能”的第一个全面概述。该实验室成员马克•史蒂文斯称:“这会是我们第一次展示研究的概况以及其如何实际操作。”他同时表示设备在轨性能优良,接近团队的预测,这也使研究人员相信,该成果将促进人们对基础物理学有更好的了解。

    ⑤史蒂文斯补充道,利用激光束从地球到月球之间进行高数据速率通信,十分富有挑战性,因为光束需要传播40 万公里。当穿越大气层时更是难上加难,大气湍流可能会使信号衰落或丢失。他们的团队展示了中等规模云衰减的耐受性,以及大气湍流引起的信号功率变化与衰落,而即使只留下非常小的信号,设备也能表现为“无误差”。

    ⑥LLCD被认为是NASA 构建下一代空间通信能力路线图的首要一步,与该设计直接相关的是近地飞行任务。但团队成员预测,其也将扩展到深空任务中的火星与外行星中去。

(摘自《科技日报》)

阅读

父亲的长笛

①小时候,每天晚饭后,父亲总喜欢拿出心爱的长笛吹奏一曲。那是,她特别爱听,笛声一响,她就用跑调的声音跟着哼歌。母亲也停下手边的活,侧耳倾听,发丝垂在脸上,格外柔美。

②夏天的傍晚,父亲有时会拿着长笛去巷口儿。邻居们说:“来来,吹一段儿!”“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将笛长横放嘴边。清脆悠扬的笛声从父亲的嘴边漫延开来,如哗啦啦的小河流水。大人们摇头晃脑陶醉着,孩子们停止嬉闹,围在父亲身边,眼里充满了好奇与崇拜。那样的时光里,她是红人儿,孩子们羡慕极了她有一个这样将笛子吹得声声悦耳的父亲,哄着她,把好吃的分给她一份,只为了听她父亲吹笛子时可以靠近一点儿。她亦是非常的骄傲的,那时,父亲是天,是地,是她心目中的大英雄。

③她开始讨厌父亲吹长笛,是小学五年级的时候。那天晚上,她写完作业后,父亲又拿出长笛来吹。笛声刚响,她就大吼一声:“唉呀!别吹了好不好!烦死人了!”笛声戛然而止。她看也没看父亲一眼,转身跑回自己屋。

④她三年级时,父亲的工厂倒闭,两年后,左腿残疾又没技术的父亲被安排当了环卫工,负责她学校周边街区的卫生。那天,一个捣蛋鬼在班里嚷嚷:“门口那扫地的老大爷是小敏她爸!”顿时,嘘声,哄笑声连成一片。她感到无地自容,趴在桌子哭了。那一刻,她只恨父亲没出息!

⑤她毕竟还是个懂事的孩子,没有把这件事告诉父母。只是不再喜欢父亲吹长笛了,每次父亲一吹就被她狠狠地制止。渐渐的,家里就听不到笛声了。

⑥上了初中,离家远,她从不跟别人提家里的事。可事情就是这么巧,父亲工作间隙坐在环卫车旁的马路牙子上吹长笛,竟被电视台记者录进了镜头。节目播出后,恰巧被她老师看到,把这事当作励志故事讲给同学们听,班里爽直的同学对她说:“小敏,你爸好酷哇,扫大街还不忘了吹笛子!”

⑦她万万没想到自己极力隐藏的父亲,就这样被曝光在全班同学面前。她忍无可忍,到家就跟父亲吵:“你说你扫个垃圾,还吹什么长笛,丢人都丢到电视上去了,我都快没脸活着了!”“啪”地一声,母亲的巴掌落在她脸上:“你个没良心的,你怎么这样说你爸!要不是你,你爸……”“别跟孩子瞎说八道!”父亲喝住了母亲。“你可是听着你爸的笛声长大的呀!你小时候那么爱听,你爸干一天活儿回来,多累都吹给你听……

⑧父亲的沉默和母亲的训斥并没有打动她,她还是悄悄地拿走了长笛,扔在了城边的小河里。虽然那一刻她心里也有丝丝的不舍。她等着父亲爆发,然而,没有。自此,父亲再没提过长笛的事儿。

⑨多年以后,她有了孩子,懂得了做父母的艰辛。她对父母很好,常常给他们买吃的穿的。儿子初一那年,学校要开“感恩”主题晚会,儿子在家练唱《父亲》这首歌:“想想您的背影,我感受了坚韧;抚摸您的双手,我摸到了艰辛……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人间的甘甜有十分,您只尝了三分。”儿子唱了一遍又一遍,唱得她心里一阵阵酸,一阵阵疼……

⑩第二天,她买了一支上好的长笛,给父亲送去。父亲先是一愣,随即欣喜地摩挲起来。她吞吞吐吐,说:“爸,对不起,当初是我扔了你那长笛。”父亲一笑:“傻丫头,我早知道是你干的。”母亲走过来,“还是闺女疼你懂你呀!你这条腿没白断,委屈没白受啊!”“腿?没白断?”她吃惊地问。“还不是因为你三年级那年非吵着要电子琴,你爸为了挣钱给你买琴,你爸大雪天骑车给人送货,摔断了腿……”“哎!跟孩子提这些干啥!都是过去的事儿了!”父亲笑着打断母亲。转脸看她。她赶紧抹一把泪,挤出笑来,说:来来,吹一段!“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将长笛横放嘴边。

⑪久违的笛声从父亲嘴边漫延开来,飞扬在屋子的各个角落,她跟着哼唱,母亲则满脸温柔,鬓角的白发泛着银光,格外柔美。

(作者:赵文静。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风筝

董改正

①入学前,每个年后,都有青黄不接的一段时间,我都会到外婆家打秋风,外婆爱我,这是 尽人皆知的。

②外婆听说未开口叫的公鸡仔养人,每次去,她都要杀一只。切成小方块,因为鸡不肥,总 要搁点肥肉一起炒,这一只鸡,是我一个人吃的。外婆说,整个吃下去,营养才是完整的。吃过 的鸡骨头,外婆收集起来,香油炸过,用小石磨磨碎,冲给我喝。外婆做这一切的时候,我都在 一边看着,满怀的温暖。

③那是读小学的一个周末,晒场上空飞满了风筝,我也吵着要。外婆很是为难,因为她不会 做,她一辈子都在地上,从未有过飞翔的念想。于是,外婆就拉着我去晒场看别人放风筝。天上  飘着各色的风筝,它们越是肆意地舞动,就越发引起我的委屈。又有人在放了,一个人远远地牵 线,一个人扶着风筝,说声“放!”牵线的高举着手,使劲跑,风筝跌跌撞撞,载浮载沉,好多  次后,终于扶摇直上了。外婆指给我看这些,说,其实放风筝并不好玩,看看就好。我就撒野了, 打滚撒泼,说她是笨蛋,不会做才这样说。外婆一脸尴尬,呆呆怔怔地看着我,不说话,亦不知 所措。这是隔着三十多年的时光,我才读得懂的伤感。

④外婆的生活很累,她不能陪我,我就一个人看风筝,想风筝,幻想有一天自己拥有一只绸 布的大蝴蝶风筝,我跑啊笑啊,看着它在空中猎猎展翅,感受手上线拉紧着的那种快感。孩子们 的风筝是在城里买的,她无能为力。我就一个人站在风筝底下,仰望,幻想。

⑤忽然有一日,外婆拿出一只“风筝”,竹子骨,身子是过年的对联糊起来的。虽然不是我   想要的,但它毕竟是风筝,我还是欣喜欲狂的。她似乎有点儿不好意思,说:“我们去放风筝吧!” 我确信,对所有的动作都烂熟于心,并且操作绝对规范,但外婆的风筝始终没有飞起来,它丢人   地在晒场上拖着,许多孩子都大笑起来。我失望极了,狠狠踩踏着它,像一头暴戾的小野兽一样。 +外婆却蹲下身,将我紧紧地搂在怀里,拍着我的后背,轻轻地、反复地说:“外婆再给你做,外   婆再给你做…… ”

⑥第二年,外婆托小姨带来口信,说她做了一只绸布的大蝴蝶风筝,并且和我小舅试过,飞 

上天了,我答应着,却没在意,没有回去。我有许多伙伴,并且日子也渐渐好了,不再闹春荒。 慢慢地我大了,口信渐渐不来了,她知道我真的没有时间了。

⑦中学二年级,我得到噩耗,外婆去世了。我一路哭着去的,但我知道,我在村口大叫一声 外婆,再没人远远地应我,微笑地迎我,拎着我的换洗衣服,满足我的无理取闹。

⑧她给我留下一个沉沉泛黑的不锈钢勺子,一个桐油漆过的油光可鉴的小板凳,还有那只不 再鲜艳的绸布风筝,都是我爱的。我坐在石门槛上,第一次感到痛彻肺腑的无力无助。耳边忽然 响起舅母的话:“外婆养外甥,十月放风筝,风筝断了线,不见外婆面。”又浮现外婆当时淡然 的笑容,她是知道的啊,可是爱又怎么会因为知道结局,而有所保留?

⑨这只风筝,终于没有飞起。它在我的屋顶梁上渐渐朽坏,一触即破,纷纷扬扬着时间的粉 屑。

(选自《思维与智慧:上半月》2023年,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