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西南宁市青秀区凤岭北路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1月期中试卷
风筝
董改正
①入学前,每个年后,都有青黄不接的一段时间,我都会到外婆家打秋风,外婆爱我,这是 尽人皆知的。
②外婆听说未开口叫的公鸡仔养人,每次去,她都要杀一只。切成小方块,因为鸡不肥,总 要搁点肥肉一起炒,这一只鸡,是我一个人吃的。外婆说,整个吃下去,营养才是完整的。吃过 的鸡骨头,外婆收集起来,香油炸过,用小石磨磨碎,冲给我喝。外婆做这一切的时候,我都在 一边看着,满怀的温暖。
③那是读小学的一个周末,晒场上空飞满了风筝,我也吵着要。外婆很是为难,因为她不会 做,她一辈子都在地上,从未有过飞翔的念想。于是,外婆就拉着我去晒场看别人放风筝。天上 飘着各色的风筝,它们越是肆意地舞动,就越发引起我的委屈。又有人在放了,一个人远远地牵 线,一个人扶着风筝,说声“放!”牵线的高举着手,使劲跑,风筝跌跌撞撞,载浮载沉,好多 次后,终于扶摇直上了。外婆指给我看这些,说,其实放风筝并不好玩,看看就好。我就撒野了, 打滚撒泼,说她是笨蛋,不会做才这样说。外婆一脸尴尬,呆呆怔怔地看着我,不说话,亦不知 所措。这是隔着三十多年的时光,我才读得懂的伤感。
④外婆的生活很累,她不能陪我,我就一个人看风筝,想风筝,幻想有一天自己拥有一只绸 布的大蝴蝶风筝,我跑啊笑啊,看着它在空中猎猎展翅,感受手上线拉紧着的那种快感。孩子们 的风筝是在城里买的,她无能为力。我就一个人站在风筝底下,仰望,幻想。
⑤忽然有一日,外婆拿出一只“风筝”,竹子骨,身子是过年的对联糊起来的。虽然不是我 想要的,但它毕竟是风筝,我还是欣喜欲狂的。她似乎有点儿不好意思,说:“我们去放风筝吧!” 我确信,对所有的动作都烂熟于心,并且操作绝对规范,但外婆的风筝始终没有飞起来,它丢人 地在晒场上拖着,许多孩子都大笑起来。我失望极了,狠狠踩踏着它,像一头暴戾的小野兽一样。 +外婆却蹲下身,将我紧紧地搂在怀里,拍着我的后背,轻轻地、反复地说:“外婆再给你做,外 婆再给你做…… ”
⑥第二年,外婆托小姨带来口信,说她做了一只绸布的大蝴蝶风筝,并且和我小舅试过,飞
上天了,我答应着,却没在意,没有回去。我有许多伙伴,并且日子也渐渐好了,不再闹春荒。 慢慢地我大了,口信渐渐不来了,她知道我真的没有时间了。
⑦中学二年级,我得到噩耗,外婆去世了。我一路哭着去的,但我知道,我在村口大叫一声 外婆,再没人远远地应我,微笑地迎我,拎着我的换洗衣服,满足我的无理取闹。
⑧她给我留下一个沉沉泛黑的不锈钢勺子,一个桐油漆过的油光可鉴的小板凳,还有那只不 再鲜艳的绸布风筝,都是我爱的。我坐在石门槛上,第一次感到痛彻肺腑的无力无助。耳边忽然 响起舅母的话:“外婆养外甥,十月放风筝,风筝断了线,不见外婆面。”又浮现外婆当时淡然 的笑容,她是知道的啊,可是爱又怎么会因为知道结局,而有所保留?
⑨这只风筝,终于没有飞起。它在我的屋顶梁上渐渐朽坏,一触即破,纷纷扬扬着时间的粉 屑。
(选自《思维与智慧:上半月》2023年,有删改)
时间 | 情节 | “我”的心理 |
小学的一个周末 | 外婆拉我去晒场看别人放风筝 | ① |
忽然有一日 | ② | 欣喜若狂 |
外婆的“风筝”始终没有飞起来 | 失望 | |
第二年 | ③ | 没在意 |
中学二年级 | 外婆去世后留下我爱的物品 | 痛彻肺腑 |
我坐在石门槛上,第一次V感到痛彻肺腑的无力无助。 (“ . ”表重读,“V” 表停顿,“ ”表颤音)
①我失望极了,狠狠踩踏着它,像一头暴戾的小野兽一样。(请从修辞角度赏析)
②外婆一脸尴尬,呆呆怔怔地看着我,不说话,亦不知所措。(请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
入选?请参考教材相应的“单元导语”,结合文章内容及联系自身成长阐述理由。
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导语” 亲情,是人世间最普遍、最美好的情感之一。本单元课文,从不同角度抒写了亲人之间真挚 动人的感情。阅读这些课文,可以加深我们对亲情的感受和理解,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
【材料一】
予以罪废① , 无所归。扁舟吴中,思得高爽虚辟之地,以舒所怀,不可得也。
一日过郡学,东顾草树郁然,崇阜广水,不类乎城中。并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东趋数百步,有弃地,纵广合五六十寻,三向皆水也。杠之南,其地益阔,旁无民居,左右皆林木相亏蔽。坳隆胜势,遗意尚存。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构亭北碕②号“沧浪”焉。
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极。澄川翠干,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相宜。予时榜③小舟,幅巾④以往,至则洒然忘其归。觞而浩歌,踞⑤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
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日与锱铢⑥利害相磨戛⑦ , 隔此真趣 , 不亦鄙哉!
—— 【北宋】苏舜钦《沧浪亭记》(节选)
【注释】①以罪废:因参与“庆历新政”,37岁的苏舜钦被罢职,闲居吴中(今苏州),修建沧浪亭。②碕:弯曲的水岸。③榜:驾船。④幅巾:古代男子以整幅帛巾束头发。⑤踞:蹲坐。⑥锱(zī)铢: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⑦磨戛:消磨。
【材料二】
初晴游沧浪亭 苏舜钦 夜雨连明春雨生,娇云浓暖弄微晴。 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鸽相对鸣。 | 夏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
【材料三】
【A】二子①逢时犹死饿,三闾②遭逐便沉江。 我今饱食高眠外,唯恨澄醪③不满缸。 ——苏舜钦《沧浪静吟》(节选) | 【B】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壮年何事憔悴,华发改朱颜。 ——苏舜钦《水调歌头·沧浪亭》(节选) |
【注】①二子:指伯夷、叔齐,武王灭商后,他们耻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②三闾:指三闾大夫屈原。③澄醪(láo):清醇美酒。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