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重庆市南川三校联盟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仙人掌和咚咚人

尤今

    ①贫穷,像是烈阳下的影子,无比清晰都地而又无比鲜明地盘踞在我童年的记忆里。

    ②那时,父亲是个吃力不讨好的文化人,在怡保办一份曲高和寡的报纸《迅报》,我们一家子就住在一所简陋的木屋里,名副其实的家徒四壁。然而,这一无所有的屋子,却同时又是无所不有的;日子看似苍白,整间屋子偏又闪着黄金般的璀璨亮光。

    ③为日子镀上金光的,是爱。

    ④鱼翅和龙虾是我们生活的绝缘体,可是,我们却有着比这更丰盛的东西,那就是书。

    ⑤书籍,一叠叠、一摞摞,堆得满天满地;即连空气,都漂浮着一个一个的方块字。

    ⑥父亲看书时,手中总握着笔,作眉批,眼和手俱忙,红色的蝇头小字,像标致的小蚂蚁,施施然地在书页间爬行。母亲看书时,全神贯注,那种极致安静的样子,有无可名状的美丽。在万籁俱静的当儿,书页轻轻掀动的声音,便是让人心魂俱醉的音乐。

    ⑦父母看书,也谈书:细声细气地谈、细水长流地谈。两人的语调,是如此的轻,是如许的柔,仿佛担心声调重了会使文字受到惊吓,一只只从书页中飞走。

    ⑧同样热爱文字而又彼此相爱,父亲和母亲,虽穷而不苦。

    ⑨成长后,当我回想这一段岁月时,印象最深的,不是饥饿,而是父母亲把目光镶嵌在字里行间时眉眼那份恬然的笑意。他们常常让我联想起沙漠中的仙人掌,生活里极端的贫瘠就像是无所不摧的龙卷风,可是,坚定的信念和美丽的理想却造致了他们无所畏惧的大勇气和百折不挠的意志力。龙卷风再强,也击不倒他们。

    ⑩木屋子外面,有一条河,一条邋里邋遢的河、一条会呜咽的河。每当下雨,那河便哭,哭出大量黑色的泪;那泪,顺着低洼的地势,肆无忌惮地流进了屋子里,整所木屋也因此而氤氲着一种腐臭不堪的气息。就在母亲忙忙碌碌地以竹枝扫帚一下一下地将好似永远也扫不完的污黑河水扫出去时,不识愁滋味的伊文姐姐便欢天喜地的带着四岁的我和三岁的国平弟弟到河边去玩。河已停止哭泣,但是,水位涨得很高。姐姐把事先折好的纸船分发给我和弟弟,郑重其事地对我们说道:“你们许愿,让纸船把你们的愿望送出去。”我傻傻地问:“送去哪里”姐姐沉吟了一下,然后,极有威严地说:“别多问了,问多会不灵的。”她的脸色庄严得像座庙,我当然不敢再多问了。五岁的孩子,到底许了什么愿望,现在已不复记忆了,然而,把盛着愿望的纸船放到河里去的那份雀跃,我却是记得的。

    ⑪不下雨时,姐姐便领我和弟弟在长而窄的泥径里寻找一个‘’子虚乌有”的“咚咚人”。她一脸神秘地说:“咚咚人是无所不能的,只要找到他,什么愿望都可以实现!”我们齐声惊叫:“哇,这么神奇!”我心想,姐姐口里这“咚咚人”,不正像阿拉丁神灯里那个“要什么就给什么”的巨人吗?我和弟弟心驰神往,像两只失蜜的蜂一样,在又长又窄又弯的泥路上,倾尽全力,寻寻觅觅,然而,就算把整条泥路翻了过来,“咚咚人”依然踪迹全无。奇怪的是,一次一次的找,一次一次的失望,却依然乐此不疲地找。成长后,问姐姐:“你当时怎么会无中生有地弄出个咚咚人来把我们骗得团团转呀?”姐姐讳莫如深地微笑着说:“哪有骗你们!只要你们相信有,便有。”听懂了姐姐话里蕴藏的“玄机”,我豁然微笑。

    ⑫在那捉襟见肘的贫困岁月里,我们没有任何的玩具,可是,姐姐却在我们的心田里种下了一颗“希望的树”,我们很努力地浇水施肥,虽然那棵树始终长不出果子,但是,姐姐却教会了我们,有盼望便有快乐,有憧憬便有幸福。

——选自作者博客

(1)、作者用温情的笔调回忆了童年的往事。通读全文,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些事件的内容。
(2)、文章第2段,作者为什么说屋子“一无所有”同时又“无所不有”?
(3)、结合文章内容,请你分析第⑩段划线句子的作用。木屋子外面,有一条河,一条邋里邋遢的河,一条会呜咽的河。每当下雨,那河便哭,哭   出大量黑色的泪;那泪,顺着低洼的地势,肆无忌惮地流进了屋子里,整所木屋也因此而氤氲着一种腐臭不堪的气息。
(4)、结合上下文,请你说说文章第11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她一脸神秘地说:“咚咚人是无所不能的,只要找到他,什么愿望都可以实现!”

(5)、关于文章标题和内容的表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标题“仙人掌和咚咚人”,将两样全不相关的事物组合在一起,新颖奇特,富有魅力。 B、“仙人掌”在文中是指面对极端贫瘠的物质条件而优雅从容地生活着的父母。 C、在关于父母和姐姐的回忆中,作者都使用了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文章中心的呈现自然而明晰。 D、姐姐用寻找子虚乌有的“咚咚人”的游戏教会“我”和弟弟,“有盼望便有快乐,有憧憬便有幸福”。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尊重别人的善意
        ①初到这个城市求学,我经常迷路。可是每当我拿着地图在街头眉头紧锁时,总会有人走上前来热情地给予帮助。
        ②有一次,我去市图书馆,走到一个路口的时候,那条路因为整修禁止通行,我一时不知道该怎样走才好,只好拿着地图看了又看。这时,一个路过的年轻人上前打招呼,热心地告诉我,从右侧绕行的话也是可以的。因为对这一带不熟悉,加上方言的原因,年轻人比划着,耐心地讲了好几遍,我才大致弄清楚该怎么走。
        ③年轻人走后,一直站在旁边的一位老人上前对我说:“小伙子,刚刚那个年轻人跟你说的路不对,你朝这个巷子穿过去,再左走一百米,就到图书馆了。”
        ④我听后疑惑地问道:“谢谢您,不过,您刚才为什么不告诉我呢?”
        ⑤老人说道:“那个年轻人那么热情地帮助你,我应该尊重他的善意。”我心猛地一颤,被老人的这句话打动了。
        ⑥尊重别人的善意,这是多么富有哲理的言语。生活中,每个人都希望用自己的善意去帮助别人。有时候,尊重别人的善意——哪怕别人的建议不一定正确——就能避免对“善意”和“热心”的伤害。
        ⑦这让我不由得想起很久以前看过的一个故事:有一位表演大师上场前,他的弟子告诉他鞋带松了。大师点头致谢,蹲下来仔细系好。等到弟子转身后,又蹲下来将鞋带松开。有个旁观者看到这一切,不解地问:“大师,您为什么刚把鞋带系上,现在又要将鞋带松开呢?”大师回答道:“因为我饰演的是一位劳累的旅者,长途跋涉让他的鞋带松开,可以通过这个细节变现他的劳累憔悴。”
         ⑧“那您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你的弟子呢?”
         ⑨“他能细心地发现我的鞋带松了,并且热心地告诉我,我一定要尊重他的这份善意。至于为什么要将鞋带松开,将来会有更多的机会教他表演,可以下一次再说啊。”
        ⑩是啊,别人的善意是需要尊重的,因为那是别人生在内心深处的美善,当你尊重别人的善意时,会在不经意间发现生命中更多的人性之美。      

                                                                                                                                                                                                                 (选自《初中生阅读世界》)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从前,这个问题也同样使我不能平静。在我少年和进入青年早期的时候,祖母玛丽娅是我最亲近的人。她真了不起。我心灵中所获取的一切美好的、智慧的、诚实的东西都应该归功于她。她在战前去世了。是她在我面前打开了童话、祖国语言和人类美德的世界。有一次,在初秋宁静的傍晚,我和她坐在一棵枝叶繁茂的苹果树下,望着向温带飞去的鹤群,我问道:“奶奶,什么是爱情?”

    奶奶善于用童话解释极其复杂的难题。她那双乌黑的眼睛显露出沉思和不安的神情,不知为什么,她用一种特别的,从未有过的目光看了我一眼。

    “什么是爱情?……在上帝创造世界时,他就把一切生物分散安置在地上并且教会他们传宗接代,繁衍自己的子孙。给男人和女人都分了土地,教给他们如何筑造窝棚,又给男人一把铲子,女人一把谷粒。‘生活下去,繁衍你们的后代吧。’上帝对他们说道,‘我去忙自己的事了。一年以后我再来,看看你们这里的情形。’

    “刚过一年,上帝带着大天使加夫里拉就来了。那正是清晨,太阳升起的时候。他看到,窝棚旁坐着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他们面前的田地里是一片成熟的谷物。而在他们旁边放着一只摇篮,摇篮里躺着个熟睡的婴儿。那男人和女人一会儿望望天空,一会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相互传情。在他们目光接触的刹那间,上帝从那目光中发现了一种他所不理解的美和某种从未见过的力量。这种美胜过天空和太阳、大地和麦田——胜过上帝所创造的一切。这种美使上帝迷惑不解,惊慌不已。”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寒冷也是一种温暖

迟子建

    ①在北方,一年的开始和结束都是在寒冷时刻,让人觉得新年是打着响亮的喷嚏登场的,又是带着受了风寒的咳嗽声离去的。但在这喷嚏和咳嗽声之间,还是夹杂着春风温柔的吟唱,夹杂着夏雨滋润万物的淅沥之音和秋日田野上农人们收获的笑声。

    ②故乡是我每年必须要住一段时日的地方。在那里,生活因寂静、单纯而显得格外有韵致。八月,我回到那里。每天早晨,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拉开窗帘,打开窗,看青山,呼吸着从山野间吹拂来的清新空气。吃过早饭,我一边喝茶一边写作,或者看书。累了的时候,随便靠在哪里都可以打个盹,养养神。大约是心里松弛的缘故吧,我在故乡很少失眠。每日黄昏,我会准时去妈妈那里吃晚饭。我怕狗,而小城街上游荡着的威猛的狗很多,所以我走在路上的时候,手中往往要攥块石头。妈妈知道我怕狗,常常在这个时刻来接我回家。家中的菜园到了这时节就是一个蔬菜超市,生有妖娆花纹的油豆角、水晶一样透明的鸡心柿子、紫莹莹的茄子、油绿的芹菜、细嫩的西葫芦、泛着蜡一样光泽的尖椒,全都到了成熟期,不过这些绿色蔬菜只是晚餐桌上的配角,主角呢,是农人们自己宰杀的猪,是刚从河里打捞上来的野生的鱼类。这样的晚餐,又怎能不让人对生活顿生感念之情呢?吃过晚饭,天快黑了,我也许会在花圃上剪上几枝花:粉色的地瓜花、金黄色的步步高或是白色的扫帚梅,带回我的居室,把它们插入瓶中,摆在书桌上。夜深了,我进入了梦乡,可来自家园的鲜花却亮堂地怒放着,仿佛想把黑夜照亮。

    ③如果不是因为十月份要赴港,我一定要在故乡住到飞雪来临时。

    ④在香港,我每天晚上跟妈妈通个电话。她一跟我说故乡下雪的时候,我就向她炫耀香港的扶桑、杜鹃开得多么鲜艳,树多么绿,等等。但时间久了,尤其进入十一月份之后,我忽然对香港的绿感到疲乏了,那不凋的绿看上去是那么苍凉、陈旧!我想念雪花,想念寒冷了。有一天参加一个座谈,当被问起对香港的印象时,我说我可怜这里的“绿”,我喜欢故乡四季分明的气候,想念寒冷。他们一定在想:寒冷有什么好想念的?而他们又怎能知道,寒冷也是一种温暖啊!

    ⑤十一月上旬,我从香港赴京参加作代会,会后返回哈尔滨。当我终于迎来了对我而言的第一场雪时,兴奋极了。我下楼,在飞雪中走了一个小时。能够回到冬天,回到寒冷中,真好。

    ⑥年底,我收到了一份沉甸甸的礼物,是艾芜先生的儿子汪继湘先生和儿媳王莎女士为我签名寄来的艾芜先生的两本书《南行记》和《艾芜选集》,他们知道我喜欢先生的书,特意在书的扉页盖了一枚艾芜先生未出名时的“汤道耕印”的木头印章。这枚小小的印章,像一扇落满晚霞的窗,看上去是那么灿烂。王莎女士说,新近出版的艾芜先生的两本书,他们都没有要稿费,只是委托新华书店发行,这让我感慨万千。在我们这个时代,那些垃圾一样的作品,通过炒作等手段,可以获得极大的发行量,而艾芜先生这样具有深厚文学品质的大家作品,却遭到冷落。这真是个让人心凉的时代!不过,只要艾芜先生的作品存在,哪怕它处于“寒冷”一隅,也让人觉得亲切。这样的“寒冷”,又怎能不是一种温暖呢!

阅读下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好一朵木槿花

宗 璞

又是一年秋来,洁白的玉簪花挟着凉意,先透出冰雪的消息。美人蕉也在这时开放了。红的黄的花,耸立在阔大的绿叶上,一点儿也不在乎秋的肃杀。接下来该是紫薇和木槿。在我家这以草为主的小园中,它们是外来户。偶然得来的枝条,偶然插入土中,它们就偶然的生长起来。紫薇似娇气些,始终未见花。木槿则已两度花发了。

木槿以前给我的印象是平庸。“文革”中许多花木惨遭摧残,它却得全性命,陪伴着显赫一时的文冠果,免得那钦定植物太孤单。据说原因是木槿的花可食用,大概总比草根树皮好些吧。学生浴室边的路上,两行木槿挺立着,花开有紫、红、白等色,我从未仔细看过。

近两年木槿在这小园中两度花发,不同凡响。

前年秋至,我家刚从与母亲死别的悲痛缓过气来不久,又面临了小弟的生之困惑。我们不知道下一分钟会发生什么事,陷入极端的惶恐中。我坐立不安时,只好到草园踱步。那时园中荒草没膝,除了我们的基本队伍亲爱的玉簪花之外,只有两树忍冬,结了小红果子,玛瑙扣子似的,一簇簇挂着。我没有指望还能看见别的什么颜色。

忽然在绿草间,闪出一点紫色,亮亮的,轻轻的,在眼前转了几转。我忙拨开草丛走过去,见一朵紫色的花缀在不高的绿枝上。

这是木槿。木槿开花了,而且是紫色的。

木槿花的三种颜色,以紫色最好。那红色极不正,好像颜料没有调好;白色的花,有老伙伴玉簪已经够了。最愿见到的是紫色的,好和早春的二月兰、初夏的藤萝相呼应,让紫色的幻想充满在小园中,让风吹走悲伤,让梦留着。

惊喜之余,我小心地除去它周围的杂草,做出一个浅坑,浇上水。水很快渗下去了。一阵风过,草面漾出绿色的波浪,薄如蝉翼的娇嫩的紫花在一片绿波中歪着头,带点调皮,却丝毫不知道自己显得很奇特。

去年,月圆过四五次后,几经洗劫的小园又一次遭受磨难。园旁小兴土木,盖一座大有用途的小楼。泥土、砖块、钢筋、木条全堆在园里 ,像是零乱地长出一座座小山,把植物全压在底下。我已习惯了这类景象,知道毁去了以后,总会有新的开始,尽管等的时间会很长。

没想到秋来时,一次走在这崎岖的山路上,忽见土山一侧,透过砖块钢筋伸出几条绿枝,绿枝上,一朵紫色的花正在颤颤地开放!

我的心也震颤起来,一种悲壮的感觉攫住了我。土埋大半截了,还开花!

土埋大半截了,还开花!

我跨过障碍,走近去看这朵从重压下挣扎出来的花。仍是娇嫩的薄如蝉翼的花瓣,略有皱褶,似乎在花蒂处有一根带子束住,却又舒展自得,它不觉得环境的艰难,更不觉得自己的奇特。

忽然觉得这是一朵童话的花,拿着它,任何愿望都会实现,因为持有的,是面对一切困难的勇气。

紫色的流光抛散开来,笼罩了凌乱的土地。那朵花冉冉升起,倚着明亮的紫霞,微笑地看着我。

今年果然又有一个开始,小园经过整治,不再以草为主,所以有了对美人蕉的新认识。那株木槿高了许多,枝繁叶茂,但是重阳已届,仍不见花。

我常在它身旁徘徊,期待着震撼了我的那朵花再来。

(原文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回忆我的母亲

贾平凹

ㅤㅤ①人活着的时候,只是事情多,不计较白天和黑夜,人一旦死了,日子就堆起来;算一算,再有二十天,我妈去世就三周年了。

ㅤㅤ②三年以前我每打喷嚏,总要说一句:这是谁想我呀?我妈爱说笑,就接茬说:谁想哩,妈想哩!这三年里,我的喷嚏尤其多,往往错过吃饭时间,热夜太久,就要打喷嚏,喷嚏一打,便想到我妈了,认定是我妈还在牵挂我哩。我常在写作时,突然能听到我妈在叫我,叫得很真切,一听到叫声我便习惯地朝右边扭过头去。从前我妈坐在右边那个房间的床头上,我一伏案写作,她就不再走动,也不出声,却要一眼一眼看着我,看的时间久了,她要叫我一声,然后说:世上的字你能写完吗,出去转转么。现在,每听到我妈叫我,我就放下笔走进那个房间,心想我妈从棣花来西安了?当然房间里什么也没有,却要立上半天,自言自语:我妈是来了又出门去街上给我买我爱吃的青辣子和萝卜了,或许,她在逗我,故意藏到挂在墙上的她那张照片里,我便给照片前的香炉里上香,要说上一句:“我不累。”

ㅤㅤ③我妈是一位普通的妇女,缠过脚,没有文化,户籍还在乡下,但我妈对于我是那样的重要。已经很长时间了,虽然再不为她的病而提心吊胆了,可我出远门,再没有人啰啰嗦嗦地叮咛着这样叮咛着那样,我有了好吃的好喝的,也不知道该送给谁去。

ㅤㅤ④在西安的家里,我妈住过的那个房间,我没有动一件家具,一切摆设还原模原样,而我再没有看见过我妈的身影,我一次又一次难受着给自己说,我妈没有死,她是住回乡下老家了。今年的夏天太湿太热,每晚湿热得醒来,恍惚里还想着该给我妈的房间换个新空调了,待清醒过来,又宽慰着我妈在乡下的新住处里,应该是清凉的吧。

ㅤㅤ⑤三周年的忌日一天天临近,乡下的风俗是要办一场仪式的,我准备着香烛花果,回一趟棣花了。但一回棣花,就要去坟上,现实告诉着我妈是死了,我在地上,她在地下,阴阳两隔,母子再也难以相见,顿时热泪肆流,长声哭泣啊。

(摘自《读者》)

文学作品阅读

向着一棵楝树走去

吴慧琴

    又见到了楝(liàn)树,一棵真正的长在水边的楝树。近落时分的太阳照耀着,楝树散着一层光辉。

    我们向着这棵楝树走去,楝树的根一半扎在河岸的土里,另一半裸露在水里。几近透明的黄叶子疏密有致地长在枝上,一簇一簇黄绿的楝果悬垂着。此时此地,这棵临水而立的楝树有着最好的生长的姿态,清旷的水面接着纯蓝的天空,远处的岸上有芦苇、杂树、房屋立在水天之间,河水的气息在风中飘荡,细密的水纹泛着波光。

    一颗颗亮着光芒的楝果挂在枝上,自然地昭示在水天之间,显现着植物柔软的躯体,果子芳香的气息。离我最近的一簇楝果注定要被采撷。楝果在我的掌心里呈现着饱满而完美的果实样子,从现在的秋到即将来临的冬,楝果会日渐干枯,落进土地与河流的怀里。

    我把采到的楝果分给菡、萏、杰。

    菡很是好奇地问,姑姑,这个叫什么来着?

    楝果果。

    它有什么用吗?

    可以做弹皮弓的子弹。以前的男孩子就是这么玩的。

    姑姑,这个楝树果果还是我第一次见到呢。

    你的家就在这儿,怎么会没见过呢?

   水气又随风送来,我把手里的楝果扔进了河里——“咚”一个轻亮的波声。不知道为什么,杰的兴致一点都不高,他故意落在后面,有点不耐烦不情愿。在我塞给他楝果的时候勉强接过。杰的个子已比我高出小半个头,比起才读一年级和四年级的菡和萏高出了一大截。一个初中男生被妈妈拉着在乡间野地闲走,还采楝果玩,    杰一定是觉得他妈妈的举动幼稚到让他难为情。

   杰小时候,我曾买了弹皮弓给他,他就在家里拉长了橡皮筋“叭叭”地朝墙壁、项灯、橱柜空射,我对杰喊:幼稚!“叭——”于是,杰会把弹弓朝向我。

    菡也把手里的楝果扔向河里,萏跟着姐姐用力掷出她的楝果,因为太用力而差点摔倒。掷出的楝果只落在离岸一点点的水里。菡笑得拍手,萏也傻傻地跟着大笑。杰绷着的脸终于露出一丝笑意,继续将手插在衣兜里一晃一晃地走过来。

    比菡还小的叶候,我常常觊觎家门前楝树枝上垂着的楝果,可是悬在头顶上方的楝果太高太高了,麻雀在枝上飞走又飞来。落在地上的楝果总是枯皱干瘪,被我拾起来又扔掉。即便像现在这样采到了完美的楝果,最后的结果还是将它扔进河里。如果将一颗楝果保存起来呢?杰一定会觉得更可笑。

    我站在楝树的光辉之下,但采下的楝果是苦的吧,不然为什么又叫苦楝呢?也曾剥出它内在的核,可终究没有尝过楝果真正的味道。我曾采过无数颗楝果,青涩的、成熟的、枯萎的,春夏秋冬,楝果在我眼里生生不已,岁岁年年。楝果在男孩的眼里就是弹弓里包裹的子弹,射向枝上躲着的麻雀和白头翁。

   我这么一意地说着楝果楝果,却把楝花忘了。楝花开的叶候,初夏的风便在枝头轻轻地摇,那淡紫的花儿细碎微小得在风里隐了身。一直以为开到荼蘼花事了,却原来不是,二十四番花信风里,始梅花,终楝花,直到楝花开罢,花事才真正了。可是为什么人只说花到荼蘼花事了,却是把楝花忘了?

    楝树的前面,坐着一排的钓鱼人。我们向钓鱼人走去。

    杰和菡、萏围看桶看,几尾小鱼在桶里碰壁,又看了看毫无动静的水面,觉得无趣,便催着要回了。我知道杰一心想着回去完成他的作业。

    看看看,前面还有漂亮的芦花啊!

    菡和萏犹豫了一会儿,还是跟着杰回去了。我跟在孩子们后面,再次经过楝树继续慢慢地走回去。姨在一排腌菜缸前择菜备饭。我的手里还握着一粒饱满结实的楝果,只是我将它存在哪里呢?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