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重庆市南川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感恩与善良

    ①感恩正在成为我们越来越热衷的话题。时常有各种媒体在呼吁人们要懂得感恩。我倒觉得呼吁感恩,不如呼唤善良。善良比感恩更能给人以真正的温暖。

    ②感恩首先需要有“施恩”者,没有了“施恩”,感恩便失去了目标。感恩于是让人觉得有些狭隘。我们常说,乌鸦反哺是一种感恩。且不说这是一种本能,即便它真出于理性,则它的感恩也不会惠及到所有的乌鸦,更不会惠及到其它生命。因此,一般情况下,感恩,只是一种报答。武松大闹快活林,收拾了蒋门神,就是对施恩的“施恩”的报答。当年,荆轲捡块瓦片投青蛙,燕丹立刻捧上金丸;荆轲说千里马肝美,燕丹立刻杀马取肝以奉;荆轲说艺妓的手美,燕丹立刻剁下美人的手送给他,这一系列的“施恩”,目的很明确,就是要荆轲报答——去刺秦王。这样的施者与报者,忒歹毒和混账了。

    ③因此,过分强调感恩,会让人以为,可以冷漠地对待无恩于自己的人。而这就是感恩与善良的区别。善良会将“施恩”变成一种责任,而不自认为是美德。善良可以从感恩开始,但绝不会止于感恩。

    ④近年,我们常常为发生在青岛的故事感动。先是,一位署名“微尘”的成功女性,多次为公益事业捐款,以至引起青岛市民争相效仿,使“微尘”成了青岛无价的公益品牌。之后有出租车司机拾到乘客遗落的巨额珠宝和现金,这位生活并不富裕的司机,不但归还了财物,而且拒绝了任何物质的答谢。乘客只好将黄丝带系在他的出租车上,来表达自己的感激。于是又引起青岛市民争相效仿,使得满城飘扬着充满祝福的黄丝带。又之后,一对在青岛打工的外地夫妻,为了给患血液病的小女儿挣钱治病,摆了一个充气的蹦蹦床。不想一阵风掀翻了蹦蹦床,砸伤路人。但当伤者得知这对小夫妻的生活现状时,不但未向他们索赔,反倒发动周围的人为他们募捐。再之后,我们又看到一位青岛摄影爱好者拍摄的一组照片,反映的是在突降的大雨中,两位青年人给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奶奶送雨伞的动人情景。这些事,有的很大,有的很小。但所有“施恩”者,都未将这当成“恩”,当然,他们也不会等待着别人的感恩。这便是如水的善良,润物而不思回报。这一连串的故事,让人们看到的是青岛这座城市的善良。一座善良的城市是不需要感恩的,更不需要呼吁感恩。如果有感恩,那就是激发起更多的善良,从而更多的给予。因为,善良,是一种悲悯,是对生命的怜惜,是大境界。

    ⑤我们喜欢说,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那他还会爱别人吗?其实,爱父母要比爱不相关的人容易得多。如果一个人能将自己的爱给予世间所有的生命,他还会吝啬于自己的父母吗?这应该也算感恩与善良的区别吧。

(选自《杂文选刊》)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细致阅读全文,说说作者认为“感恩”与“善良”究竟有什么区别?
(3)、文章第②段的论证结构是怎样的?试分析这一段的论证思路。
(4)、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文章第④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②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因此,过分强调感恩,会让人以为,可以冷漠地对待无恩于自己的人。

(5)、说说你对第④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一座善良的城市是不需要感恩的,更不需要呼吁感恩。如果有感恩,那就是激发起更多的善良,从而更多的给予。

举一反三
现代文阅读,完成1-4题。

时间也是“变色龙”

①我们处在一个真实的世界中,看得见飞鸟走兽,听得见琴瑟齐鸣,闻得见馥郁芳香,可是我们是如何感知时间的呢?心理学认为所谓的“时间感知”是指人对时间的知觉,它与活动内容、情绪、动机、态度有关,也与外界刺激的物理性质和情境有关。

为何会感觉时间越过越快

②人在年少时,往往会感觉日子过得很慢。孩子们急切地希望自己快快长大,有时还会盯着墙上的钟,数着时间过。然而,人上了年纪之后又总会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年纪越大,真的会觉得时间过得越快吗?

③心理学家瓦拉赫和格林研究了一群年轻人和老年人使用比喻描述时间的情况。结果显示,年轻人倾向于用静态比喻来描述时间,比如“时间就像平和、静止的海洋”;而老年人则更倾向于用“时间是一列高速行驶的火车”这类动态比喻来形容时间。

④为什么会这样呢?心理学家给出的一种解释是,当我们年轻时,面带朝气,我们在生活中不断经历之前从未体验过的新鲜事物——第一次恋爱、第一次接吻、第一次失恋、第一次成为父亲母亲……自然而然,我们会对这些新鲜事物投以更多的注意力。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那些新奇的体验渐渐变得黯淡无光,我们不会再投以那么多的注意力,于是便会感觉时间一晃而过,觉得时间的流逝变快了。这很可能就是为什么人老了以后会觉得时光流逝变快的原因。

                                                       

⑤我们都在电影里看到过这样的场景——演员以慢动作逃离爆炸现场,慢镜头的表现形式让画面显得更加惊险刺激。其实,在大银幕外,我们同样能体验到类似的“慢动作时间”。比如,在危及生命的紧要关头,人们往往会感觉时间的脚步慢了下来。那么,真的是这样吗?

⑥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让有蜘蛛恐惧症的人盯着他们十分惧怕的事物——蜘蛛看45秒,然后让他们估计时间过了多久,结果他们都高估了实耗的时间。这种现象同样存在于高空跳伞的新手身上,这些新手总会认为,从同样的高度跳下,自己比同伴所花的时间要漫长得多。

⑦这是因为身处险境时,人体会分泌肾上腺素让自己的注意力更集中,从而保证自身的生命安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让人在短短的时间内记住了比平时多得多的细节,所以,会感觉周围的一切都在以慢动作运动,觉得时间也放慢了脚步。

为何美好的时光总是格外短暂

⑧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感受:美好的时光总是格外短暂。比如,当我们和朋友聚会时,会感觉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而那些无聊的事物则会拖曳着时间……1小时无聊的历史讲座似乎比它讲的整个历史时期还要冗长。

⑨经研究发现,对待事物的态度也会影响人们对时间的感知。比如,在买东西等待付款时,人尤其会感到有资格获得更好的服务。所以,在碰到慢吞吞的收银员时,10分钟的等待就像1小时那样难熬。相反,如果是一个粉丝获得了与偶像见面的机会,那么他或她会觉得在候客室中的等待是一种运气,10分钟的等待时间并不会让人不耐烦。所以,我们往往会觉得美好的时光格外短暂,而枯燥无聊的时光却格外漫长。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①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泥滩上的水生植物群落的总称,包括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如红树、海榄雌、海桑、红茄冬等。适宜生长在风平浪静、淤泥深层的海滩、湿地或河口地区。红树林四季常绿,因其树皮中含有一种称为“单子”的化学物质而显红色,故称为“红树林”。

    ②红树林与其他类型的树林相比,有许多独特之处。为了适应盐分高的海洋环境,叶片上有排盐孔.能把吸入体内的海水盐分有效排出,其功能类似于人皮肤上的汗毛孔。另外,红树林扎根于海底淤泥,通气不良,所以大多发育有突出地面的呼吸根,形状万千。最为奇特的是红树林的繁殖为“胎生”方式,种子在母树上孕育,待成熟后,先在母树上萌发成芽,然后随同果实一起坠海,数小时内即可扎根成长为独立植株。红树林最引人注目的是有密集的支柱根,这些支柱根多在树干基部生出,逐渐下伸,插入土中形成纵横交错、抵抗风浪的弓形支架。

    ③以红树林为中心的海洋生态系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通过食物链维持自身的生态平衡。红树林吸收海底土壤中的养料而生存,其树叶、树枝是鱼虾的食物,鸟类又以鱼虾为食物,淤泥中的微生物又将植物、动物的遗体分解成无机物归还到土壤中。

    ④红树林是重要的海洋生物资源,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以海南岛的红树林为例,该系统内有鸟类1 14种(占全岛的40%以上)、昆虫100多种、水生动物100多种、平均每公顷每年可产鱼、虾、蟹等海产品750多千克,所以海南自古有“万亩红树养万人”的说法。可作鞣料和染料:有些红树植物木质坚硬,耐腐蚀,是建筑物和船舶的优质用材。某些红树植物还可入药,能治疗淋巴结核、皮肤病、癌症等。

    ⑤红树林还有很高的环保价值。红树林的根部深扎于海水中,可防御海风,抵制海浪侵袭,保护农田和村镇,被誉为“天然的海防卫士”。同时,红树林根系发达,枝叶繁茂,还可以大量吸收海洋中的污染物,净化海水。另外,红树林还有较高的生态学研究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

    ⑥由于红树林的生长环境特殊,所以种类相对贫乏。全世界共有23科、34属、81种,大致可分为两类:东方型,分布在亚洲、大洋洲和非洲东海岸,种类较为丰富;西方型,分布于北美洲、西印度群岛和非洲西海岸,种类相对贫乏。我国的红树林共有13科、24种,主要分布在海南、广东和福建沿海,以海南岛最为丰富,其面积占全国的70%以上。

(节选自苏宗祺《最具生命力的四大海洋生态系统》)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读书人是幸福人

谢冕

    ①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现实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后一个世界却为读书人所独有。由此我想,那些失去或不能阅读的人是多么的不幸,它们的丧失是不可补偿的。世间有诸多的不平等,财富的不平等,权力的不平等,而阅读能力的拥有或丧失却体现为精神的不平等。

    ②一个人的一生,只能经历自己拥有的那一份欣悦,那一份苦难,也许再加上他亲自感知的那一些关于自身以外的经历和经验。然而,人们通过阅读,却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这样,具有阅读能力的人,无形间获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阅读不仅使他认识了草木虫鱼之名,而且可以上溯远古下及未来,饱览存在的与非存在的奇风异俗。

    ③更为重要的是,读书人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人们从读书学做人,从那些往哲先贤以及当代才俊的著述中学得他们的人格。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从《史记》中学得严肃的历史精神,从《正气歌》学得人格的刚烈,从马克思学得人世的激情,从鲁迅学得批判精神,从列夫•托尔斯泰学得道德的执著。歌德的诗句刻写出睿智的人生,拜伦的诗句呼唤着奋斗的热情。一个读书人,是一个有机会拥有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

    ⑤一个人一旦与书结缘,极大可能是注定了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的人。说“极大可能”,指的是不排除读书人中也有卑鄙和奸诈,况且,并非凡书皆好,在流传的书籍中,并非全是劝善之作,也有无价值的甚而起反面效果的。但我们所指读书,总是以其优良品质得以流传一类,这类书对人的影响总是良性的。我之所以常感到读书幸福,是从喜爱读书的亲身感受而发。一旦与此种嗜好结缘,人多半因而向往于崇高一类,对暴力的厌恶和对弱者的同情,使人心灵纯净而富正义感,人往往变成情趣高雅而趋避凡俗。或博爱,或温情,或抗争,大抵总引导人从幼年到成人,一步一步向着人间的美好境界前行。笛卡儿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这就是读书使人向善;雨果说,“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这就是读书使人避恶。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