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真题圈】成都市小学调考真题三步练语文六上 第五单元真题达标测试卷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____

记不清妈妈对我说过多少话,但有些话我却会记一辈子。

“享福不用学,吃苦得学啊!”我十三四岁的时候,我妈对我这样说。那时,我家六口人散落在四个地方:爸爸进了呼兰学习班,妈妈去了北京的凤凰山农场,姐姐去了密山的生产建设兵团,我与两个弟弟留在哈尔滨上学。家已经没了家的样子,幸好姥爷赶来,这个家才算有了一个大人,我半懂事不懂事的,就开始帮助姥爷持家了。

当时,家里的一切对外联络都由我担当。写信给天各一方的爸爸、妈妈、姐姐,寄信、寄邮包等都是那时学会的。那时布票多珍贵啊!布票、线票、粮票、油票、肉票……我都小心地放进抽屉里。我熟知种种票证的用法,无师自通地学会了精打细算。

妈妈偶尔回家看到我给弟弟补的裤子上补丁摞补丁,她说:“享福不用学,吃苦得学啊!”其实,当我还是小女孩时,就已经跟妈妈学了。妈妈曾拿来两块布,剪上三角口子,绷上补丁或扣让我和姐姐学着做针线活儿,像完成作业一样让她检查。那时我没想到玩一样学的本事到过苦日子时用上了。后来我想,假如当时妈妈说:“可怜的孩子!”我也许会哭,为自己,为弟弟;而妈妈说:“得去学吃苦。”

我就不以为苦是苦了,而是受了一种鼓励,去学该学的,甚至以苦为乐。于是,我补衣服的针脚越发细密了,还学会了做棉裤、缝手套、纳鞋底、绣花。我很有兴致地在书包上绣上:为人民服务。还在枕头上绣上菊花,叫“战地黄花分外香”。

苦日子把“物尽其用”四个字深深地烙在我的行为里。衣服褪色了,染一染;短了,接一接;实在太破不能穿了,也不能扔,用来扎拖布。直到现在,市面上有各种各样的新式拖布,但我仍喜欢自己扎拖布,扎好了,抖落抖落那整齐的旧布条,仍能体会到一种快意和成就感。妈妈的话让我学会吃苦,学会一种积极实际的生活态度,确实让我受用一生。

(作者:敬一丹。选文有删改)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描写了的场景,母亲此举的目的是
(2)、画波浪线的句子是母亲常对作者说的一句话,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多选)
A、这句话是母亲对作者的教导,它让作者受用一生。 B、这是母亲以自己的切身经历告诉儿女的生活经验:人生有苦有甜,享福和吃苦都要学习。 C、母亲总是用这样的话教育孩子,说明母亲是一个严厉又唠叨的人,也表明了母亲的无奈。 D、这句朴实的话教会作者乐观面对生活中的艰难困苦,成为她生活中战胜困难的动力,使她能在平凡的小事中获得成就感。
(3)、读短文,作者围绕“吃苦得学啊”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4)、请拟写一个能体现短文中心意思的标题,写在文前横线上。
(5)、阅读短文,你体会到了作者对母亲怎样的情感?你从短文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举一反三
阅读理解

童 年(节选)

高尔基

①这一天,她正跪着虔诚地祷告,外祖父打开门闯了进来,嘶哑着声音吼道:“老婆子,咱们家着火了!”

②“你说什么?”外祖母“腾”地一下从地板上跳了起来,飞奔而去。

③“叶夫根尼娅,快把圣像摘下来! 娜塔莉娅,快给孩子穿上衣服!”外祖母坚定地____道。外祖父则轻声哭泣起来:“哎哟……哟……”我连忙跑进了厨房,向着院子的厨房已经被照得金光闪闪,地板上飘动着闪闪烁烁的红光。雅科夫舅舅光着脚,边穿靴子,边在地板上蹦蹦跳跳,脚掌被火光灼痛了似的。他大喊:“是米希加放的火! 他跑啦!”

④“混蛋,你放屁!”外祖母一边呵斥舅舅一边使劲推了他一把,差点儿把他推倒在地。

⑤染坊的顶子上火舌在舒卷着,舔着门和窗。寂静的黑夜里,那燃烧的火势如红色的花朵,跳跃着盛开了。染坊墙壁宽宽的缝隙里满是通红的火苗。窗玻璃发出轻微的噼啪声和如丝绸搓揉时一样的瑟瑟声。火越烧越猛,染坊烈焰腾腾,活像教堂圣像壁那般金碧辉煌。

⑥我急忙套上厚实的皮短袄,匆匆穿上了别人的靴子,踢踢踏踏地跑到了台阶。外祖母的举动更是令人惊心动魄,只见她头上披着一只空袋子,身上裹着马被,飞也似的冲进火海,____着:“混蛋们! 硫酸盐! 硫酸盐要爆炸了……”

⑦“格里高利,快截住她,快!”外祖父吼道,“哎,这下她算完了……”

⑧可外祖母已跑出来了,浑身冒烟,弯着身子,双手抱着一大桶装着硫酸盐的瓶子。“老头子,快把马牵出去!”她边咳嗽边哑着嗓子____地叫喊,“还不快把我肩上的马被脱下来,瞎啦,我都烧着了!”

⑨格里高利拿下她肩上披着的马被子,把大块大块的积雪往染坊门里抛。雅科夫舅舅拿着斧头围着他蹿来蹿去。外祖父在外祖母周围奔来跑去,把雪块往她身上扔。外祖母把瓶子塞进雪堆后打开了大门,对着跑来的人直____:“街坊邻居们,快救救这大火吧!马上要烧到仓库了,我们家要是被烧光了,你们也会遭殃的! 来吧,把仓库的顶子扒掉,把干草都扔出去! 各位街坊,一齐动手干吧! ……格里高利,快! 雅科夫,别吓跑……”

阅读文章,完成各题。

端午节的传说

①五月五,是端午。人们争相插艾叶、佩香囊、吃粽子、赛龙舟,好不热闹。每逢此时,人们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端午节的传说故事。
      ②公元前29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陈述利害。可是,得到秦国贿赂的靳尚等人不断撺掇楚怀王去赴会,楚怀王没听屈原的进谏。
      ③楚怀王如期赴会,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悔恨交加,三年后便死在秦国。继任的楚顷襄王同样改变不了楚国迅速败亡的局面,楚国苟延残喘到了公元前278年,最终被秦国攻下了都城。
      ④屈原在流放中接连听到这些坏消息,万念俱灰。五月初五这天,屈原满怀忧思,在写下了绝笔《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自尽。江上的渔夫和岸边的百姓听说屈原投江自尽,纷纷到江中打捞。他们唯恐江中的鱼虾吞食了屈原的尸体,便拿来饭团、鸡蛋投入江中喂鱼。人们又怕饭团被蛟龙所食,就用楝叶将饭团包好,外缠彩丝,投入江中。这就是后来的粽子。
      ⑤从此,每年这一天,人们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了下来。
ㅤㅤ【资料链接】战国中后期,楚国仍然相当强大,成为秦国一统天下的强大障碍。为了削弱楚国的实力,秦国使用了各种手段。当时屈原很受楚怀王器重,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一生忠于国家,却两次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

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开在心里的橘子花

徐光惠

①周日的清晨,我穿上运动装前往郊外的南山。转过一座小山坡,顿觉眼前一亮,这里竟是一片翠绿的橘林。[甲]小小的橘子花缀满枝头,金黄的花蕊一团团,一簇簇,挤挤挨挨,肆意绽放,像调皮可爱的小精灵。

②小时候,故乡很多人都会栽种橘树,父亲在老屋后也种了两棵。用不着精心打理,经过阳光雨露的沐浴,橘树很快长得高大茂盛,绿意盎(àng)然。[乙]每年清明几场春雨后,初夏的某天,似乎只一夜之间,你家的橘子花开了,他家的橘子花开了,全村的橘子花开了,整个村子浸透在醉人的花香里。

③橘子成熟了,我们兄妹几个帮着父母采摘橘子,分享着收获的喜悦。橘子圆溜溜、黄澄澄的,酸甜可口。父母每年都会送些给亲戚、乡邻,自家也留一些。有一年,橘子遭了虫害,收成很少,母亲把橘子锁在柜子里,家里来了客人才拿出来招待,我们才能分到几瓣吃,让人觉得心里欠欠的。

④一次放学路上,我和同伴路过一片橘林,树上的橘子笑红了脸,像一个个晶莹的橘灯笼,刺激着我们的味蕾。我咽了咽口水,瞄了一眼身边的同伴。同伴环顾四周悄然无人,便给我使了个眼色,我们迅速摘下两个橘子,飞也似的逃离橘林,心儿怦怦乱跳。掰开橘子一阵狼吞虎咽,酸甜的滋味让我们开心不已。我舍不得全吃掉,便留下几瓣放在书包里。

⑤晚上,我悄悄拿出剩下的几瓣橘子,不巧被我父亲发现。他沉着脸问:“小惠,哪来的橘子?”“我……我……别人给的……”我低下头不敢看父亲的脸。“是不是在村头树上摘的?听说下午有人摘橘子了。”我的脸唰地一下红了:“爸,我……我错了!”

⑥“你记住了,别人家的东西,咱千万不能拿,做人一定要堂堂正正。”我点点头,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父亲的声音不大,却重重地敲打在我的心上,让我牢记一生,时刻提醒自己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⑦橘子花开了一年又一年,父亲已过世多年,不知那老屋后的橘子花开了吗?[丙]于我,橘子花一定开了,开在我的心里,芬芳着我生命中的每一天。

(选自《人生十六七》,有删改)

绝 桥

谈 歌

①唐河河面宽阔,水势汹汹,却无桥。那年汤连池之父收购药材时,落入唐河而死。汤连池悲恸(tòng)欲绝,便变卖家产,要在河上造桥。汤连池重金求得巧匠设计了一张石桥图纸,让人从山里采来上好的石料,整整两年,一座石桥才造好。桥中预留一处空穴,乃桥之命脉所在,汤连池原本想在百年之后,葬在空穴之中,以志纪念。

②汤连池不到百年,日本人打进来了,炮火渐渐逼近了唐河。

③那天,当了城防团长的汤云龙来见父亲汤连池。年近八十的汤连池坐在太师椅上,听了汤云龙吞吞吐吐的话,勃然大怒,老手颤抖着,青筋直暴:“不肖之子,不……”一口痰堵在胸口,脸涨成了紫色。汤云龙呆呆地退了出来。

④汤云龙在桥上布置炸药,几经爆破,那桥竟是坚不可摧。汤云龙仰天长叹……却听到身后一声冷笑,汤云龙猛地回头,见汤连池正在身后怒目而视。

⑤三日之后,日本人兵临唐河,两军在石桥上激战,血洒石桥……

⑥汤云龙黑着一张脸再来拜见汤连池,扑通跪倒:“父亲,请您炸桥吧!”汤连池声色不动。汤云龙吼起来:“您老能看着我们军人的尸体一层层地铺上去?”

⑦日军大兵压境,汤云龙率队伍被迫后撤……

⑧汤连池让家人搀扶着到了桥上,直直站了一宿。次日黄昏,汤连池呆呆地看着日本人的队伍开上桥来。远远望去,太阳旗下,一支黄蛇样的队伍,游上了石桥。汤连池慨然长叹:“连池死无葬身之地了啊。”他软软地挥挥手,让家人散去了。

⑨西天之上,一抹斜阳烧得正急。浓浓的云层,千变万化,似奔马,似悬崖,急速地时聚时散。刹那间,奔马扑倒了,悬崖崩塌了。汤连池一双老眼,赤赤的,一双枯手,抖抖地点燃了药线。药线像一条受惊的红蛇,急急地向桥中移动,一声惊天动地的爆炸,那石桥就飞了起来,石桥上的黄蛇也飞了起来,无影无踪了。

⑩硝烟散尽了。大石桥没有了,汤连池不见了,只有唐河水怒吼着,奔腾着……

(有删改)

阅读。

收获

ㅤㅤ    花鸟草虫,凡能被人养着的,你必说其珍贵,即使不漂亮,你也会夸它超凡脱俗,具有野性美。正因为这一点,当我看见那盆“满眼绿”——一种大叶子奇异植物时,心中便涌起一丝特别的感觉,这盆似花非花,像草非草的东西,使人联想到春天,联想到生命,似乎还有别的什么,说不清。
ㅤㅤ    “怎么,想要这个?”精明的店主看出我的心思,转动着小眼睛问。
ㅤㅤ    “嗯——多少钱?”我装出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
ㅤㅤ    “老弟,看你也是识货之人,咱这‘四季青’要价十元,今儿图个吉利,你八元抱去得了。”
ㅤㅤ    “太贵,四元钱!”
ㅤㅤ    “折中,五元,谁也不亏谁!”
    ㅤㅤ就这样,“四季青”绑在了后车架上。我仿佛觉得身后有一团绿色的火焰在燃烧,在雀跃,生命的律动透明得几乎看得见,春天被我一溜烟地捎回了家。
ㅤㅤ    “你买的是什么呀?”母亲站在门口问。
ㅤㅤ    “‘四季青’,常年绿呢!”
ㅤㅤ    “我怎么觉得像菠菜?”母亲随手从菜堆里拣出一根来,递在我眼前。
    ㅤㅤ一点不假。跟庄稼打了一辈子交道的母亲不会弄错,尽管“四季青”叶子很绿、很肥硕。
ㅤㅤ    咋办?我有点哭笑不得。跟那骗子去算账?犯得上吗?
ㅤㅤ    “养着吧!”母亲平静地说。
    ㅤㅤ我点点头。像对待其他花草一样,每天定时给“四季青”浇水,施肥,它长得很旺,很茂,为小屋增添了不少春意。
    ㅤㅤ转眼间,春节到了。来来往往的客人对这盆菠菜很是赞扬,说又实惠,又好看,不花钱,却有蓬荜生辉之效,羡慕之情溢于言表。年轻的朋友跟我一样,不认得这是菠菜,问我叫什么,留种子还是留根?我笑着说是“四季青”,繁殖需要嫁接,他们听得莫名其妙,却又肃然起敬。
ㅤㅤ    六月,“四季青”抽了苔,结了实,我仔细一看,是地道的菠菜籽,黄得发亮。我细细收起,约有一把多一点,捧给母亲看,她笑笑,说:“收获还不小哩!”
    ㅤㅤ我细一寻思,真的,“收获”还不小哩!

返回首页

试题篮